手术室人性化护理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心理状况、护理服务质量的影响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01
/ 2

手术室人性化护理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心理状况、护理服务质量的影响研究

姚伟君 颜雅燕 郑美仙 潘巧燕

福建省永春县医院 福建泉州 3626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手术室人性化护理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心理状况、护理服务质量的影响。方法:纳入我院2019年5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66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33例,分别开展手术室人性化护理、常规护理干预,就两组患者心理状况、护理服务质量进行比较。结果:术后研究组患者HAMA、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护理态度、专业素养、手术体验、护患沟通等方面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手术室人性化护理有助于改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围术期心理状况,提升护理服务质量。

【关键词】手术室;人性化护理;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心理状况;护理质量



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群中的常见骨折类型,主要与骨质疏松导致的骨质脆弱、平衡调节功能减弱等因素相关,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目前治疗本病的主要术式。为改善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的心理状况,降低心理应激对手术开展的影响,我院近期对部分患者开展了手术室人性化护理干预,本研究主要就具体应用效果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纳入我院2019年5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66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男女各36例、30例,年龄66~87(74.27±4.21)岁,骨折发生至手术时间12~37(25.41±4.29)h,股骨颈骨折类型:头下型骨折21例,经颈型骨折19例,基底部骨折26例。均接受手术治疗,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33例,组间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开展手术室常规护理,术前常规巡房,依据手术要求做好各类手术物品、药品、医疗器械的准备,按时将患者送入手术室,术中完善护理配合与生命体征监护,术毕观察期后将患者转回病室。

1.2.2、研究组:开展手术室人性化护理,①术前护理:术前巡房时,在常规宣教的同时加强患者心理干预,通过介绍手术流程及安全性、术中注意事项、预期预后效果等缓解患者紧张情绪,耐心与患者交流解答其疑问,嘱家属多给予患者鼓励支持。术前将手术室温湿度调节适宜,安全将患者送入手术室,期间积极与患者交流,通过环境介绍、询问患者舒适度等方式转移其注意力。②术中护理:考虑到老年患者的血管弹性相对较差,建立静脉通道时开放两条并连三通装置,加强体位干预,避免神经、血管受压,非手术区域做好保温覆盖。配合麻醉及手术医师的工作,术中密切监护患者生命体征。补液、冲洗液等均采用37℃的预处理液体,术中渗液渗血及渗出的骨水泥及时冲洗干净,降低感染风险。③术后护理:术毕为患者进行皮肤清洁并穿戴好衣物,盖好手术被后转回病室,做好手术情况及术后注意事项的介绍。术后巡房时评估患者整体情况,并予以针对性健康指导。


1.3、观察指标

1.3.1、心理状况评定:于手术前后24h左右,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心理状况评定,总分分别为56分、76分,评分越高则相关负性心理状况越严重。

1.3.2、手术室护理质量评定:术后巡房时采用手术室护理质量调查表,从护理态度、专业素养、手术体验、护患沟通四方面进行护理质量的评定,各方面总分100分,评分越高则质量越高。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用(60b5eeb40ae12_html_40a4b0ee1f355f0e.gif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心理状况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HAMA、HAMD评分比较(60b5eeb40ae12_html_40a4b0ee1f355f0e.gif ,分)

组别

时间

HAMA

HAMD

研究组/33

术前

40.27±5.24

53.28±6.94

对照组/33

41.16±4.93

54.10±7.12

t

0.711

0.474

P

0.480

0.637

研究组/33

术后

23.17±2.31

29.74±3.42

对照组/33

30.43±3.85

36.95±4.01

t

9.289

7.859

P

<0.001

<0.001

注:与术前相比,P<0.05


2.2、两组手术室护理质量对比:见表2。

表2 两组手术室护理质量比较(60b5eeb40ae12_html_40a4b0ee1f355f0e.gif ,分)

组别

护理态度

专业素养

手术体验

护患沟通

研究组/33

95.74±1.21

98.94±0.55

94.27±2.04

97.87±1.03

对照组/33

92.16±1.95

97.10±0.81

90.64±3.31

93.46±1.18

t

8.961

10.796

5.363

16.174

P

<0.001

<0.001

<0.001

<0.001


3 讨论

股骨颈骨折后患者日常活动功能会受到极大影响,既往诊疗中针对本病的治疗以保守干预为主,患者需要长期卧床,发生压疮、深静脉血栓等不良事件的风险较高,同时死亡率较高[1]。近年来伴随医疗技术的发展进步,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成为了股骨颈骨折的首选治疗方式,能够有效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降低功能障碍的风险[2-3]。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难度大,手术会造成一定的生理创伤,对老年患者生理、心理等均有着较大的考验[4]。手术室人性化护理是一种“以人为本,以患者为核心”的护理模式,强调对接受手术患者的关怀护理,符合“照顾、人道、帮助”的护理本质,近年来在各级医疗机构中逐步推广。研究组患者接受了该护理模式干预,术前护理中重视患者认知与心理等方面的干预,有助于缓解负性情绪,解除心理应激。术中体位、保温等方面的干预,可提升患者生理状况的稳定性。术后护理要点为注意事项介绍与健康指导,有助于避免患者的不良行为对术后恢复造成的影响。本研究显示,护理后研究组患者心理状况评分优于对照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人性化护理效果较为满意。

综上所述,手术室人性化护理应用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中,在改善患者心理状况,提神能够护理服务质量方面价值突出,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Tallant A,Ambros B,Freire C,et al.Comparison of intra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pain during canine ovariohysterectomy and ovariectomy[J].Can Vet J,2016,57(7):741-746.

[2]尹珊珊.综合手术室护理干预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手术及预后状况的影响[J].当代护士(下旬),2020,27(24):111-113.

[3]魏洁畅.高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中手术室护理的应用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20, 18(21):268-269.

[4]王媛媛.医护一体化康复模式对股骨颈骨折患者临床效果及预后的影响[J].现代医药卫生,2021,37(4):663-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