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非即时死亡的死因鉴定要点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01
/ 2

交通事故非即时死亡的死因鉴定要点分析

李蕾

贵港市方舟司法鉴定所 537120

摘要:当前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展十分迅速,一方面方便了人们的交通出行,另一方面也使得因为交通事故造成的人员死亡的现象增多。本文立足于交通事故非即时死亡的死因鉴定,着重对伤后并发症死亡原因展开分析。本文首先分析了交通事故非即时死亡的死因及死因鉴定的意义,再分析交通事故非即时死亡死因鉴定存在的问题,包括医学检验不规范,质量低,对伤后患者的资料分析不系统,缺乏对治疗过程等。最后分析交通事故非即时死亡的死因鉴定要点,通过医学检验中的要点,对伤后患者的临床资料的分析以及伤后并发症的医疗过程分析等方面着手解决死因鉴定的问题。

关键词 交通事故;非即时死亡;死因;鉴定;要点

引言

交通事故非即时死亡的死因鉴定,关系到交通事故时候人员救治的处理水平,是当前交通事故事后分析的一个重要领域。随着交通事故的不断增多,该领域的研究也在逐渐深入,本文着重研究的是伤后并发症死亡的分析。

1交通事故非即时死亡的死因及死因鉴定的意义

交通事故后容易造成人员伤亡,在严重的交通事故中,会造成相关人员的直接死亡。也有大部分的相关受伤人员会在后续的治疗处理中死亡。对于交通事故后造成人员的死亡死因的研究与分析,对于提升交通事故人员的救治水平和挽救人员的生命健康都具有积极的意义。1死因鉴定对于明确交通事故当事人的司法责任,最终影响到交通事故的公平处理。可以看出,对于交通事故非即时死亡的死因进行科学的鉴定和分析,是关系到社会公平稳定的重要内容,因此提升交通事故非即时死亡的死因鉴定的科学性,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2交通事故非即时死亡死因鉴定存在的问题分析

2.1医学检验不规范,质量低

当前对于交通事故受伤患者的治疗处理中,由于都是应急处理救治,因此一些医院在对待受伤患者的治疗中,本着抢救第一、生命至上的原则,很难和普通病人的救治一样严格按照完整的程序进行身体的检查和各项指标的检验。因此在医学检验规范上存在一定的漏洞和不足,医学检验不规范质量低就会直接影响到法医对于患者因并发症等原因造成的死亡的鉴定结果。2

2.2对伤后患者的资料分析不系统

交通事故中的伤者的救治资料需要结合患者的治疗过程进行系统性的综合分析,由于一些患者本身具有一些基础性疾病,伤后并发症造成的死亡人员中,如果不结合患者的治疗材料进行全面的分析,是很难进行科学的判定的。伤者到底是由于交通事故造成的死亡,还是原有的基础性疾病占据主要原因,车祸只是其中的影响因素。以上因素都是影响交通事故相关人员责任划分的重要影响因素。由于部分工作人员在进行资料分析的过程中,没有对全部的治疗治疗进行系统性的分析,所得出的分析的结果可能存在偏差,这就会对交通事故责任的判定的公平性和客观性造成影响。

2.3缺乏对治疗过程的严谨分析

虽然当前的医院治疗交通事故患者已经具备了丰富的经验,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升,对于交通事故患者的治疗一般都能够按照程序和治疗原则开展治疗。但是在实际的救治中,会存在医生救治中不按照治疗原则进行治疗,甚至会出现医疗事故,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伤害。这种治疗过程的不严谨也会对死亡的鉴定的造成干扰。如果工作人员没有对医院的治疗过程进行程序性的验证和分析,就可能受到医院因为治疗过程不当引起患者伤害的结果的影响。

3交通事故非即时死亡的死因鉴定要点

3.1医学检验中的要点

在交通肇事案件办理过程中,因案情一般较为清楚,且有80%的案件是事件发生瞬间或24h内死亡川,事故双方多无疑义,因此未进行系统而全面的解剖检验、组织病理学检验和毒物分析检验。但是也存在一些患者本身具有一定的基础性疾病,甚至有些相关人员在事故中正好处于发病状态,这些因素都会对交通事故造成的伤亡的结果判定造成重要的影响。如某例交通肇事案件,伤者伤后神志清楚,无头痛、恶心、呕吐等,送医院诊治,诊断为右胫骨平台外侧骨折、骨盆骨折、高血压病。人院后2天进行“右胫骨平台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植骨术;骨盆骨折外支架固定术”治疗,手术顺利,次日突然意识丧失,呼吸心跳骤停,抢救无效死亡。由此可以看出这种结果很可能是患者的原发疾病比如脑动脉瘤破裂或者栓塞等原因造成的,通过完整的医学检验是可以及时发现的,如果不进行完整的医学检验,得出的致死的原因可能和实际情况存在较大的差距。3

3.2对伤后患者的临床资料的分析

在相关案件中,除系统而全面的尸体检验外,抢救诊疗病历及病史资料的收集、审查和分析工作也很重要。特别是在伤者自身患有疾病的情况下,完整的病历资料能反映死者生前疾病情况、伤后身体恢复情况,便于伤病关系的分析。一般经过正规医院正规程序的治疗中,都可以发现患者的自身疾病的情况,这就容易判断患者伤后并发症对于患者死亡所造成影响的程度。临床资料是较为客观的第一手资料,这些资料的任何一项细节都应该进行仔细的推敲和研判,以此确定更为可靠的治疗结论。

3.3伤后并发症的医疗过程分析

根据临床等资料判断医疗机构所实施的医疗过程是否存在过错,也是相关案例鉴定地重要一环。如某例事故伤者人院诊断为轻型颅脑损伤,给予脱水、抑酸、营养脑神经等治疗,病情稳定,住院l0天后出现胸闷、气喘,血压下降,神志渐昏迷,四肢无力,双足末端紫给,4天后,心跳呼吸骤停,抢救无效死亡。尸检及病理学检验显示右心室及肺动脉附壁血栓,左下肺血栓栓塞,局灶性肺出血,肺水肿,左肺化脓性炎症,左大脑额叶脑挫伤、脑出血,右骼外静脉血栓栓塞等。后来在审查患者的相关病历的过程中,发现了患者以前有肺癌的经历,并且进行了右肺切除手术,因此患者是因为肺栓塞死亡的可能性较大,由于医院在治疗的过程中没有对患者的病史进行仔细的审查检查,导致治疗的结果和实际结果存在较大出入。4


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对于交通事故的非即时死亡的患者的死亡鉴定,要着重对患者的病历、治疗的过程等进行综合性的研判,尽可能排除非主要因素的干扰。本文先是分析了交通事故非即时死亡的死因及死因鉴定的意义,其次是交通事故非即时死亡死因鉴定存在的问题分析。最后是交通事故非即时死亡的死因鉴定要点,通过医学检验中的要点,对伤后患者的临床资料的分析以及伤后并发症的医疗过程分析等方面着手解决死因鉴定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祁强强. 2010—2019年我国特别重大事故规律研究[J]. 工业安全与环保,2021,47(03):58-62.

[2]陈新山. 全面完整的死亡鉴定及其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建议[J]. 医学与法学,2020,12(02):70-73.

[3]丛贵年. 交通事故致体位性窒息死亡鉴定一例[A]. 中国法医学会.法医临床学专业理论与实践——中国法医学会·全国第十六届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法医学会:中国法医学会,2013:2.

[4]刘昱,丛贵年. 多车肇事致人死亡鉴定一例[A]. 中国法医学会.法医临床学专业理论与实践——中国法医学会·全国第十六届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法医学会:中国法医学会,2013:2.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