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疗法对小儿哮喘的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01
/ 2

免疫疗法对小儿 哮喘的效果

张文勇

宣汉县妇幼保健院 四川 达州 636150


过敏原免疫性治疗属于临床中的一种常用治疗方式,这一种治疗方式属于改变疾病免疫球蛋白介导的抗过敏治疗方式。皮下免疫治疗方式与舌下免疫治疗方式均属于成年人、儿童变应性鼻炎、哮喘等疾病的有效方式。但是,虽然近些年已经证明了免疫疗法的有效性,但是因为患儿需要接受3年频繁性注射治疗,所以也存在较高的全身性反应风险。对此,为了更好的明确小儿哮喘的治疗方式,本文简要分析免疫疗法对于小儿哮喘的效果,希望可以为相关工作者提供理论帮助。

1.免疫疗法

免疫疗法主要是借助调节过敏原暴露后的IGE介导免疫反应实现对患儿呼吸道过敏症状的改善,借助先天免疫、适应性免疫在内的多种机制方式,实现对T、B细胞的调节,从而降低介质释放与炎症细胞的组织迁移,从而改善患儿的体内免疫平衡,达到最终的治疗目的。免疫疗法治疗之后,树突状细胞会形成IL-12、IL-17、IL-10,激活Tregs的不同表型涉及到诱导与自然细胞。AST细胞降低过敏原特异性的IGE合成,并借助和过敏原无关的方式实现对B细胞的促进,降低过敏原特异性IGE的形成,提升IGA与IGG4水平。IGG4竞争性的结合IGE,并发挥免疫阻断的效果。另外,近些年有研究者发现,IG4共同刺激一致性IGG受体,可以实现Fc与Ri的结合,其中IGG4还能一定程度的抑制TH2细胞与2型先天性淋巴细胞,并抑制TH2细胞因子,从而降低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以及分泌IGEB淋巴细胞的活性。

2.免疫疗法对小儿哮喘的效果

哮喘属于常见的慢性疾病,6岁儿童1年内约有20%的概率会经历哮喘发作。成年哮喘伴变异性鼻炎的可能性较高。有统计数据显示,患儿虽然可以接受吸入性皮质类固醇治疗,但是部分患儿的症状并不会改善,甚至可能存在较高的复发、发展性特征。免疫疗法属于近些年的重要研究方向,其属于一种安全且高效的治疗方式,对于儿童的治疗作用也比较突出。

对于小儿哮喘而言,特异性免疫治疗主要是按照病因的治疗措施为主,特别是对于无法回避变应原或治疗后哮喘症状仍然无法控制时便可以达到一定的治疗效果。对于特异性免疫治疗而言,因为存在年龄的相关问题,所以也有研究人呢为吸入性变应原反应在3岁以内没有完全建立,所以特异性免疫治疗的年龄应当在3岁以上。但是也有研究认为,特异性免疫治疗可以将年限放宽到1岁甚至是更小,但是在治疗期间需要提高重视,首先是对潜在风险做好全面分析;其次是对溶媒过敏的患儿不能接受特异性免疫治疗;再次是气道阻塞突出的患儿不采取特异性免疫治疗;最后是每次治疗后必须观察30分钟。整体来看,特异性免疫治疗属于一种安全、高效的治疗方式,可以作为小儿哮喘的有效治疗方式之一。采用脱敏注射液按照皮试阳性变应原临时调配药物,如果存在多种变应原阳性,则需要采用相应的变应原配置混合的脱敏液。脱敏液的浓度总共有1:108、1:106、1:104、1:103、1:102,最初以1:108为主,剂量为0.1ml,每次逐渐增加0.1ml,最高为增加1ml。隔日皮下注射用药,总共治疗10次。之后实行高浓度脱敏液治疗,直到1:102后维持治疗,剂量为0.5ml,每周用药2次。之后按照患者的实际情况逐渐延长注射的间隔并最终停用。

免疫疗法属于一种有价值的干预方式,特别是在儿童阶段,其可以借助改变过敏性疾病的进程与预后为主进行治疗。免疫疗法对于过敏性鼻炎与新发哮喘的儿童具备比较突出的干预作用,因为免疫疗法可以改善患儿气道的高敏症状,可以有效的降低哮喘发生的频率与风险。但是,当前关于持续性哮喘的治疗是否可行仍然不明确。在以往的临床中,个体化医学背景之下,免疫疗法的干预方式得到了许多的发展,在过敏原的临床与免疫学耐受机制、疫苗接种策略等方面的研究得到了明显的进步。同时临床试验的标准化和未来儿科研究的规划都有明显的发展,这也为免疫疗法治疗小儿哮喘提供了许多的证据支持。

因为免疫疗法属于针对过敏原特异性治疗方式,所以相关的临床病史、适应过敏诊断测试的正确识别和临床相关过敏原的分析非常重要。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注重患儿的收益和风险的对比情况,并做好个体性的评估。虽然部分研究已经证实了免疫疗法的治疗价值,但是在免疫疗法开始治疗之前,特别是低年患儿而言,安全性问题仍然非常突出。虽然免疫疗法的治疗有效性可靠,但是对于患儿治疗时可能存在无反应特征。对此,免疫疗法的有效性潜在预测性生物指标属于近些年儿童哮喘免疫治疗的重要评价环节。强化接受免疫疗法治疗的患儿选择与临床管理,不仅可以显著提升免疫疗法的治疗效果,还可以进一步降低患儿治疗不良风险。

3.总结

综上所述,免疫疗法属于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尤其是对于小儿而言,其能够有效地改变过敏性病程的发展,对于过敏性鼻炎与新发型哮喘的有效治疗方式。因为免疫疗法对于这一类患儿的气道高敏状态,可以有效的降低哮喘的发生频率与困难。但是,临床中持续性哮喘仍然属于免疫疗法的禁忌症,将新的生物疗法和免疫疗法结合应用属于一种新型可行方式,但是具体的治疗标准方案的研究仍然需要深入进行,这也是今后的研究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