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病科普,保护儿童免受结核病袭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01
/ 1

结核病科普,保护儿童免受结核病袭击

周李梅

成都市武侯区红牌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四川 成都 61000


初生至14岁儿童所患的结核病即儿童结核病。据统计,目前我国每年约有6万例新增儿童结核病患者。该疾病不同于成人结核病,儿童多为第一次感染结核杆菌,通常年幼患儿的家庭成员、邻居为其主要感染源,而学校、公共交通工具以及剧院等公共场所为年长儿童的主要感染。一旦儿童发生结核杆菌感染,可使其机体对结核杆菌逐渐产生特异性免疫,大多数的儿童体内结核杆菌可经治疗后消灭,而少部分患儿机体仍可存在潜伏病灶,可发展为活动性肺结核者约占6-8%。初次感染结核杆菌的儿童机体结核杆菌具有较高敏感性,且可广泛受累于其淋巴系统,出现全身播散的情况,从而引起原发性肺结核、结核性脑膜炎以及急性血行播散性结核病等,对其生命健康产生危及。那么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有关结核病的相关科普知识,希望对大家有多帮助。

一、结核菌感染发病关系的概述

结核菌感染患者发病率并非百分之百,也就是说当人体发生结核菌感染后,大部分人并不会发展成为结核病患者。(1)为什么会发病?患者机体对结核菌的抵抗力以及感染结核菌的毒性、数量、频度等因素均与其是否发病存在一定关联。(2)结核病易发病人群都有哪些?目前临床结核菌感染者中约有10%的比例为终身发病,而感染结核菌后具有较高发病风险的群体主要为幼儿、青春期人群、营养不良者、老年人、糖尿病患者、尘肺患者、HIV感染者以及免疫抑制剂应用频繁者。另外结核菌感染者若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状态或是长期生活不规律,学习、工作、劳累而降低机体免疫力时,结核病的发生率也可相应提高。

二、儿童结核病临床症状表现概述

通常儿童结核病初期多无症状表现。大多数儿童原发性肺结核疾病起病缓慢,不会出现明显的中毒症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时间的进展,患儿可出现一些长时间的精神萎靡、午后低热、易怒烦躁、疲乏、盗汗、无力、体重减轻以及食欲降低等全身中毒症状。当患儿表现出呼吸困难、多痰、咳嗽以及咯血等症状时,多说明其病情较为严重。通过为其行CT检查、B超检查以及核磁共振等检查,可发现原发综合征患儿胸片表现为广泛淋巴结病变,包括纵膈淋巴结肿大、肺门淋巴结肿大、腹膜后淋巴结肿大以及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等。随着患儿肺门淋巴结肿大、纵膈淋巴结肿大病情逐渐发展,可进一步使其发生百日咳样痉挛性咳嗽、喘息以及气促等支气管受压症状,病情严重时亦可表现出呼吸困难、窒息以及气管受压等症状,此现象与患儿年龄可成反比,即年龄越大的患儿症状表现越不明显。当患儿发生广泛淋巴结收侵时,多可表现出腹胀、腹痛等症状,少部分患儿亦可表现出肠结核、结核性腹膜炎。

三、儿童结核病感染及检查概述

儿童肺内的任何部位都可发生原发性肺结核疾病,其中以其肺下叶上部、上叶下部以及中叶外侧更为多见。由于小儿还尚处在机体各器官功能发育到成长阶段,且不具备较为健全的免疫功能,因此在其感染结核杆菌后极易出现全身播散的情况。最多见的依次为淋巴结结核、中枢神经系统结核、胸膜结核、粟粒或播散性结核以及骨结核,分别占比67%、13%、6%、5%以及4%。患儿的年龄与结核性脑膜炎、全身播散性结核病等儿童重症结核病成反比,患儿年龄越稚嫩,则其病情越严重,具有更高的病死率。

诊断儿童结核病相较一些成人结核病的诊断来说,具有一定难度。一般主要使用阳性结核菌素试验,与结核病相符合的临床表现、放射学表现,以及经证实或怀疑的成人结核病患者有接触的流行病学证据(三联征)给予临床诊断,另外辅助诊断可选择免疫学诊断,确诊依据可依靠病原学诊断。由于我国目前临床上存在医师对该疾病临床特点认识不充分以及儿童胃液、痰培养阳性率低等问题,且部分结核菌菌素试验可呈现假阴性,因此可在一定程度增加误诊、误治的几率,为其应用纤维支气管镜可将确诊率提高。

四、 儿童结核病预防措施概述

(1)由于儿童家庭成员中痰涂片阳性的成人肺结核患者为其发生感染的传染源所在,因此预防和避免儿童感染结核菌的关键就是及时发现、彻底治愈上述患者;(2)为儿童进行卡介苗的接种可将其机体对结核菌的特异性抵抗力提高,避免和减少发生结核性脑膜炎、血行播散性肺结核等疾病;(3)存在阳性结核菌素试验强反应的儿童应特别注意和检查是否存在活动性结核病,若其仅为结核菌感染,未发生结核病,应积极听从专科医生的建议与指导行预防性治疗,同时采取相关干预措施将其一般抵抗力增强。

以上就是有关结核病相关知识的科普。总之我们一定要重视儿童结核病,同时主动保护儿童免受结核病袭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