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锆修复体在口腔修复中的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01
/ 2

二氧化锆修复体在口腔修复中的疗效观察

刘 洋

黑龙江省口腔病防治院 口腔医学 150000


[摘要]目的:分析二氧化锆修复体在口腔修复中应用的效果。方法:以我院2019年5月-2020年5月收治的口腔修复患者10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盲选法均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常规修复体治疗,研究组患者应用二氧化锆修复体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咀嚼功能指标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咬合力及咀嚼效率指标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咬合力、咀嚼效率改善情况相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1.89%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20.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修复中应用二氧化锆修复体治疗的整体效果明显,患者各指标改善情况显著且不良反应较少,有一定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二氧化锆修复体;口腔修复;咀嚼功能;不良反应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牙体功能及美观修复方面都有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多借助烤瓷冠修复术进行牙体修复。相关研究指出[1],随着医疗新技术的发展进步,口腔修复学领域发生了较大改变,除了注重修复效果外还对牙体美观度、色泽保持情况有更高要求。另有研究表明[2],口腔修复中应用二氧化锆修复体进行干预可取得更好效果,提升整体修复效果减少后期不良反应出现率,效果显著。本研究主要对口腔修复中应用二氧化锆修复体的整体效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以2019年5月-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106例口腔修复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经临床确诊符合口腔修复标准,排除神经功能异常、凝血功能异常等患者,排除资料不全或不能完成本研究调查者;采用盲选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男女比例为25:28例,年龄为30-64岁,平均年龄为(47.63±3.67)岁;研究组患者男女比例为29:24例,年龄为28-66岁,平均年龄为(47.21±3.43)岁;两组患者基础临床资料方面对比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入院后常规进行口腔疾病检查,对存在牙龈炎、牙周炎患者应对症消炎处理,借助口腔影像学相关检查技术有效观察患者牙位情况,针对性选择适当大小修复体,采用镍铬合金修复体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检查基础上应用二氧化锆修复体进行治疗,方法:依照全瓷冠准备要求准备患牙,根据标准进行印模制作,提前做好健康牙体清洁工作,残存病牙有效拔出后,对修复牙体借助锥形钻在表面打磨出倒凹形,黏合剂置入后配合光照,借助计算机进行修复亚冠辅助设计,应用二氧化锆研磨机进行整形抛光,严格按照标准操作得到修复体完成治疗。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咀嚼能力改善情况,主要通过咬合力及咀嚼效率进行判定。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主要包括修复体折断、牙龈黑线、牙龈灰线及修复体崩瓷等方面。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所有数据分析均应用统计学分析软件SPSS 20.0 进行处理,计量资料咀嚼能力指标借助均数标准差描述,以t检验;计数资料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借助%描述,以X2检验;两组对比结果以P<0.05时表示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咀嚼功能指标变化情况

治疗前,对照组患者咬合力及咀嚼效率指标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咬合力及咀嚼效率方面较治疗前相比均存在显著改善,且研究组各指标改善情况显著好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牙体功能变化情况对比

组别

n

咬合力(Ibs)

咀嚼效率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对照组

53

80.96±2.75

99.07±3.42

0.82±0.25

1.02±0.26

研究组

53

80.99±2.83

156.90±3.29

0.83±0.29

1.63±0.22

2.2 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发生率

对照组患者5例修复体折断、2例牙龈黑线、3例牙龈灰线、1例修复体崩瓷,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0.75%;研究组患者仅1例出现轻微修复体折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9%。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9%,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20.75%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3 讨论

相关研究指出[3],口腔修复在治疗口腔功能缺陷中应用效果显著,以往多借助镍铬合金修复体治疗,但存在一定不足,如易染色、边缘密合性不佳、美观性不足、诱发机体过敏等,寻找更优质的修复材料对临床治疗效果的提升有积极意义。生物陶瓷材料目前已经逐步应用于牙科修复,该材料具有安全性高、尺寸稳定性强及具有生物相容性等特点,整体应用效果显著[4]。相关研究发现[5],二氧化锆属于生物陶瓷材料,在口腔修复中应用具有抗高温、耐腐蚀、耐磨损等优点,具有较高生物相容性,治疗效果好患者满意度高。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经二氧化锆修复体治疗的整体效果显著,治疗后患者咀嚼功能恢复效果显著好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通过分析认为,二氧化锆修复体的应用可以对以往修复体应用存在的缺陷进行有效弥补,无需再次应用金属支撑物,牙齿美观性较好,且应用该修复体不易变色,不存在过敏性及刺激性,整体安全度较高,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修复体应用时间,整体效果较好。

综上所述,口腔修复中应用二氧化锆修复体治疗的效果显著,可作为优选治疗方案进行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何洁,李相如.二氧化锆修复体应用于口腔修复的效果[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30(16):167-168.

[2]李英英,王雪峰,杨占宝.口腔修复中应用二氧化锆修复体的咀嚼能力的影响及其应用效果观察[J].河北医学,2020,26(07):1100-1104.

[3]于欣,孙仁礼,苟翌晨.二氧化锆修复体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国处方药,2020,18(07):157-158.

[4]周金爱.二氧化锆全瓷技术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应用[J].基层医学论坛,2020,24(08):1102-1103.

[5]刁秀春.二氧化锆修复体在口腔修复中的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9,25(22):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