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肌康复训练器在周围性面瘫治疗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01
/ 3

舌肌康复训练器在周围性面瘫治疗中的应用

刘国军 王庆锁 王远长

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总医院 150088

【摘要】目的:探讨舌肌康复训练器在周围性面瘫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行传统康复治疗方法;研究组应用舌肌康复训练器对周围性面瘫患者进行治疗。结果:研究组对康复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且p<0.05,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舌肌康复治疗器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显著,安全性高,操作简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近年来,随着脑卒中患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导致脑干损伤而引起周围性面瘫患者数量不断上升,而周围性面瘫患者在康复治疗中,主要是依靠针灸治疗改善面瘫问题1,国内尚无针对性的手法训练方法。大多数周围性面瘫患者,经康复治疗后仍遗留不同程度的面部肌群瘫痪。舌肌康复训练器作为一种治疗舌肌瘫痪,改善吞咽言语功能的康复治疗器材,是便于随身携带的简单康复训练器材,更是周围性面瘫首选的手法治疗设备。

舌肌康复训练器由吸球吸嘴等组成。它被用于行口部肌肉治疗是由莎拉罗森菲德-庄臣(sara Rosenfeld-johnnson)创立,训练的理念是先要通过密集及有层次的治疗去训练好口部肌肉的力量技巧,然后将这些技巧用于发音表达上,改善受训者说话的清晰度。近年来,舌肌康复训练器广泛用于治疗发音障碍、言语训练、吞咽功能功能障碍等。随着该技术的不断发展完善,我院把舌肌康复训练器拆分开,使用吸球,对面部肌群进行吸引牵拉,刺激面部肌肉感受器,诱导肌力产生,改善面部肌群活动功能,从而达到治愈面瘫的目的。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周围性面瘫患者120例,按随机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研究组男35例,女25例,年龄20~70岁,平均年龄(46.8±10.6)岁;对照组男36例,女24例,年龄21~71岁,平均年龄(47.9±11.8)。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

1.1.1纳入标准:①临床确诊为周围性面瘫;②依从性好;③签署知情同意书。

1.1.2排除标准:①同时患有其他疾病;②其他性面瘫;③孕妇或哺乳期患者;④患有精神性障碍疾病;⑤同时进行其他治疗方案。⑥口腔破裂溃疡患者。

1.1.3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方法

1.2.1对照组行常规康复治疗。康复治疗师一对一对患者进行吞咽、咳嗽、进食等面部功能训练。

1.2.2研究组使用舌肌康复训练器进行康复治疗。

1.2.2.1应用舌肌康复训练器进行口腔感觉刺激训练:为减轻口腔高敏状态,强化唇、舌、颊粘膜等口腔感觉。①将舌肌康复训练器吸嘴放进门牙前的双唇间,同时用手撵动吸球,并用转动的吸嘴摩擦双唇,一定要坚持30秒;②将舌肌康复训练器吸嘴放进口内牙齿外侧,并轻摩齿龈和口腔磨牙区的两处颊粘膜处,如此反复训练一、二十次。③将舌肌康复训练器吸嘴放入口中,轻摩舌面和上腭部位,一定要反复训练一、二十次。

1.2.2.2应用口腔康复训练器进行舌肌运动训练 为加大舌活动范围,强化舌肌力量和舌灵活度,同时强化舌对食团的控制,以及传输能力。①用舌肌康复训练器牢牢吸住舌头后,轻拉舌头,做往返以及双向绕唇运动,一定要坚持反复训练一、二十次。②利用舌肌康复训练器抗阻伸、收舌运动,抗阻舌绕唇的运动,一定要坚持反复训练一、二十次。③将康复器吸嘴放置舌同上腭间,用舌重复挤压吸嘴,一定要坚持反复训练一、二十次。

1.2.2.3 应用口腔康复训练器进行训练口面肌群运动 为强化口轮匝肌、颊肌、喉部内收肌,以及咬肌的生理功能及运动协调性,减少或消灭流涎,强化口腔对食团的控制能力。

1.2.2.3.1应用舌肌康复训练器进行口轮匝肌、颊肌和喉部内收肌的运动训练 ①将舌肌康复训练器的吸嘴放置在患者双唇间,指导患者利用双唇来挤压吸嘴,同时嘴角上翘的微笑状,维持5秒,然后放松,重复10到20次。②指导患者用口含舌肌康复训练器吸嘴,做收颊吮吸舌肌康复训练器吸嘴运动,然后指导患者抗阻、鼓腮、吹舌肌康复训练器吸嘴的运动。要求患者每个动作,一定要坚持5秒钟,然后放松,同时一定要反复做一、二十次。

1.2.2.3.2应用舌肌康复训练器训练患者咀嚼肌运动 ①指导患者利用门牙,以及两边犬齿和臼齿,来不断交互咬嚼康复器吸嘴。 ②指导患者利用门牙和两边犬齿和臼齿来不断交互咬住舌肌康复训练器吸嘴,同时阻止舌肌康复训练器吸嘴被拉出。③导患者下颌张开到最大,将舌肌康复训练器吸嘴竖起来,放到患者嘴里,伸进去,然后在拉出来,一定要尽量避免牙齿咬住吸嘴。应用舌肌康复训练器训练咀嚼肌运动可不受时间限制,应该以患者不累作为标准。

1.3观察指标和评定标准

①H-B面神经功能评分:根据1988年第五次国际面神经外科专题研究研讨会确定的House-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评价分级系统来评定。其中I级为面部所有运动功能全部正常;II级为患者有轻度功能障碍,而且患者的联动运动也表现为轻度;III级为患者的两侧面部有明显差异,同时可以观察到患者伴有不严重的痉挛,以及并不严重的联动运动,而且患者也没有严重外形损伤;IV级为患者的面肌瘫痪非常明显可见,患者的外形也出现明显损伤;V级为患者的面神经控制部位只有轻微可见的运动;VI级为患者的面神经控制部位没有明显的运动。②Sunnybrook评分:根据Sunnybrook面神经评定系统表对患者来进行评分,主要对患者的张嘴微笑、唇吮吸等动作进行评分,还有患者的嘴等面部器官的静态进行评分,分值为0~100分,而且患者的得分越高神经功能就越好。③临床疗效评估:痊愈:H-B评分为I级;显效:H-B评分为II级;有效:H-B评分为III-IV级;无效:H-B评分为V-VI级。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对本研究的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并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60b5e07cbb28d_html_7423b915515bc095.gif 表示,并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H-B面神经功能情况,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H-B面神经功能情况对比

组别 n 时间 Ι Ⅱ Ⅲ Ⅳ Ⅴ Ⅵ

研究组 60 治疗前 1(1.7) 2(3.3) 13(21.7) 20(33.3) 17(28.3) 7(11.7)

治疗后 40(66.7)13(21.7) 4(6.7) 3(5.0) 0(0.0) 0(0.0)

对照组 60 治疗前 0(0.0) 4(6.6) 16(26.7) 18(30.0) 20(33.3) 2(3.3)

治理后 17(28.3)12(20.0)11(18.3) 15(25.0) 4(6.7) 1(1.7)

2组组内治疗前后及治疗后组间比较,p<0.05

2.2对比两组患者Sunnybrook评分情况,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Sunnybrook评分情况对比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

研究组 60 53.15±12.79 87.95±10.26ab

对照组 60 52.64±13.13 78.67±17.39 a

与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比较,bP<0.05

2.3对比两组患者康复治疗效果,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康复治疗效果情况对比

组别 例数 痊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

对照组 60 12(20.0) 12(20.0) 16(26.7) 20(33.3) 40(66.7)

研究组 60 30(50.0) 18(30.0) 11(18.3) 1(1.7) 59(98.3)

X2值 13.720 8.565 8.413 9.620 8.631

P值 0.001 0.020 0.020 0.011 0.035

3 讨论

周围性面瘫又被称为贝尔氏(Bell)面瘫和面神经炎,是临床的多发病和常见病。一侧面部肌肉麻痺和口歪眼斜是该病的主要临床症状。该病春天的康复治疗方法常为针灸1、电针2-3、微波治疗,以及康复治疗师一对一对患者进行传统康复治疗等4-6,但是大多数周围性面瘫患者经过传统的康复治疗后,仍然还会留下不同程度的面部肌群瘫痪。

由于国内以前尚无针对周围性面瘫的手法训练方法,随着舌肌康复训练器的发明,无疑为广大周围性面瘫患者带来了康复治疗的安全性高、携带方便、使用简单、疗效显著的首选手法治疗设备。

本研究中,我院经过临床的不断实践,进一步验证了,研究组应用舌肌康复训练器对周围性面瘫患者的康复治疗效果,明显高于使用传统康复方法进行治疗的对照组。而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应用舌肌康复训练器治疗周围性面瘫患者,康复效果明显,安全性高,临床操作简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林晓红,针灸配合早期康复治疗周围性面瘫67例疗效观察[ J].内蒙古中医药, 2017, 33(29)47-48.

[2]王国荣,电针推拿按摩康复治疗早期周围性面瘫的50例临床疗效观察[ 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7, 15(38)159.

[3]吴洁,康复训练与电针、理疗综合治疗早期周围性面瘫的效果探究,[ J]内蒙古中医药, 2016, 35(7)21-22.

[4]冯皓,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J]中国民康医学, 2017, 25(24)67-84.

[5]王兵,杨金洪,陈枫,不同中医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评价[ J]中医杂志, 2017, 58(22)1929-1933.

[6]孙丽,针刺加康复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J]中国医药导刊, 2016, 12(10)1675-1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