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微课助力小学音乐课堂歌曲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29
/ 2

巧用微课助力小学音乐课堂歌曲教学

颜敏

南宁市民主路小学


【摘要】节奏与旋律都是音乐的重要元素,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尤为重要。由于学生个体因素等原因,在短短的课堂教学环节里,很难让每个孩子都能较好的掌握歌曲的节奏与旋律。我和学校音乐组的老师们在信息教研组的指导和帮助下,在小学音乐课中尝试“微课”辅助教学,通过训练小片段、技巧小课件、练习小展示等视频将歌曲的节奏、旋律进行形象化的展现,将节奏练习进行提前指导和训练,较好的解决了学生对歌曲节奏及旋律的掌握,解决了个体与群体的矛盾,真正带领学生们开展丰富多样的艺术实践活动,提高了音乐课堂教学的实效。

【关键词】微课 节奏 旋律 小学音乐 实效


节奏与旋律都是音乐的重要元素,节奏仿佛是音乐的萌芽,旋律就如同是音乐成长的花朵,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尤为重要。同时,音乐课程标准强调音乐教学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小学音乐教学必须重视学生参与各项艺术实践。而多年来我所在的学校一直存在班级学生人数都在60以上,由于学生个体因素等原因,在短短的课堂教学环节里,很难让每个孩子都能较好的掌握歌曲的节奏与旋律,如采取大量的方式和时间进行个别或者小众辅导,又会牺牲大量时间,导致大部分孩子没办法开展更丰富的教学实践活动。

“微课”是近几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的教育教学资源,它的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课件、反思、练习测试及反馈点评等,在学科教学中满足学生对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对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斯特拉文斯基说过:“音乐必须被看见, 这样才能得到恰当的呼吸。”一年来,我和学校音乐组的老师们在信息教研组的指导和帮助下,在小学音乐课中尝试“微课”辅助教学,通过训练小片段、技巧小课件、练习小展示等视频将歌曲的节奏、旋律进行形象化的展现,将节奏练习进行提前指导和训练,较好的解决了学生对歌曲节奏及旋律的掌握,解决了个体与群体的矛盾,真正带领学生们开展丰富多样的艺术实践活动,提高了音乐课堂教学的实效。

一、借助“微课”增强节奏学习的趣味性和可持续性。

节奏是音乐的脉搏,学生在唱歌、舞蹈、器乐等活动中,首先要面对的就是节奏,小学生的音乐素养还较薄弱,他们对节奏掌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音乐教学的实效。

1.尝试利用微课最大化地发挥优秀课件的作用。我们日常教学课件特别是优质课课件制作精美,往往经过年级组甚至专家指导,能较好的针对重难点的突破进行设计,但是这些课件在课堂中就播放一次后,就封存起来,没有完全发挥其作用。我就将音乐组老师们平时上优质课、研究课的课件中的节奏教学部分节选出来,利用“微课”展示。使孩子们在课后复习、练习的时候随时能观看和学习。

2.有针对性的制作节奏训练的小视频,增强学生课后练习趣味性。节奏是学好唱歌的重要前提,但节奏训练相对比较枯燥,学生一般不感兴趣,于是除了常规的方法外,我还尝试利用微课小视频增强学生课后学习节奏的趣味性。由于我所带的学生对我很熟悉,为了提高学生兴趣,我动员年级组教师或交叉年级或整合成4-6人小组拍摄节奏训练小视频。学生们看着自己喜欢的老师们出现在视频中,学习和模仿的兴趣和主动性自然就提高了。

3.年级的学生作为拍摄“微课”主角,调动学生学习音乐动力。不少学生在歌曲学唱时节奏把握不准,有些难度较大的节奏经过较长时间练习效果也不好,学生们容易存在倦怠和失落情绪。为此,我特意在课前组织选择班里面音乐基础一般的学生,拍摄节奏训练和展示的“微课”。由于一经播放同学们都欣喜的发现“微课”主角都是自己认识的同学,他们居然都能掌握我自己也不会有难度,提高了学习的信心。“主角”们看到自己的视频能上“电视”动力十足信心百倍,家长更是万分高兴。这一来增加了“微信”的浏览,提高了学生们课后自觉练习的时间,使得课堂学习得到了延伸和持续,大大增强音乐教学的实效。

4.形象化地将大自然中的声音的视频与节奏结合起来制作“微课”,提高兴趣。例如,学生在学认60b1e974ca3f3_html_2aad1a908c7e5593.jpg 这一节奏时,我将母鸡60b1e974ca3f3_html_1c7325f6358b5b1f.jpg 的叫声的视频与节奏型结合起来;在学认60b1e974ca3f3_html_b5eb8057d027476b.png 这一节奏时,我将大摆钟当 当︱当 当︱的敲响的视频与节奏型结合起来;在学认60b1e974ca3f3_html_c1a690481c9f0f3.png 这一节奏时,我将流水的哗啦啦的视频和声音与节奏型结合起来,让学生形成初步形象。然后在课堂中经过读歌谣、拍节奏、律动、唱歌等反复巩固,以后再见到这些节奏时,他们就很快认识并能准确地再认、再现这些节奏的时值,达到延长记忆的效果,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5.在四年级的歌曲学习中,当遇到需要解决的节奏时,我改变了以往的教读法,而是让孩子们自己找规律,如何做到让孩子们自己找出规律呢?课前制作微课,微课中出现四个小节,每个小节有两个正方体,表现了2/4拍的节奏,接着每个方块上出现一个节奏:“60b1e974ca3f3_html_410c46ba569358bf.jpg ”我数着一二一二的拍子进行示范,接着出现下一组节奏:

60b1e974ca3f3_html_a86ccdd08314846b.jpg ,同样的方法再演示一次,第三次出现新节奏让学生在前两条教师演示的微课上找规律,自行读出节奏。

二、借助“微课”围绕旋律线帮助学生掌握歌曲旋律。

旋律线是音乐中的生命主线,在音乐旋律进行中,由于音高走向的变化而形成的起伏线条。在音乐教学中巧妙地运用旋律线来进行音乐歌唱教学和欣赏教学,可以更好地帮助教师灵活处理音乐教学中碰到的难点问题,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和质量。

一是,视频MV配合旋律线制作“微课”,帮助学生感知歌曲旋律及意境。在教学生欣赏世界名曲时,孩子总是听不明白,感受不到乐曲的美与意境。这时我想到了MTV这种音乐表现形式,我将搜集到的音乐MTV配上旋律线描绘出歌曲的旋律走向。孩子们在倾听音乐的同时,不仅仅通过画面去帮助感知音乐内涵,更能通过高低起伏的旋律线去感受歌曲内在的情绪起伏,帮助学生克服歌曲旋律、情感把握的障碍,事半功倍。

又例如:在表现下雨的歌曲中,一般作者都用到了旋律下行的表达方式。桂教版三年级下册的歌曲《小小雨点》中出现了“60b1e974ca3f3_html_fc3cdf92843b9489.jpg ”、“60b1e974ca3f3_html_fe0a39bfd52a158f.jpg ”的旋律,呈下行,正好符合雨点落下的轨迹,教师在教学中首先可以引导学生们说出下雨的雨点轨迹,并画出来。接着再带领学生认识旋律也有它们的轨迹,有向上爬升的上行旋律,还有往下走的下行旋律,还有连绵起伏的像波涛像群山一样的旋律,而所学的歌曲是描写雨点了,结合前面说的雨点轨迹,请学生们找出歌曲里面出现了哪种跟雨点轨迹相同的旋律线。在学生认识了这样的旋律规律后音准已经不要太过于去纠结,因为学生的心里已经有了下行的旋律感,在演唱时已经会循着这种感觉去表达,由此可见,旋律线的掌握比单纯的教唱更有优势。

二是,微课配合旋律线突破歌曲识唱难点。我们音乐组的老师每周都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将课堂中的难点进行交流反馈,并集体商讨如何利用微课结合旋律线进行突破。

在教学桂教版四年级下册的歌曲《雨中》教学中,风趣的歌曲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歌曲旋律的学习进行得非常顺利,我认为掌握不好的弱起节奏学生都出乎意料的唱准了,演唱歌词时,结束句最后三句:“60b1e974ca3f3_html_73febe18a86de56c.jpg ……”前两句旋律完全一样,第三句的旋律有变化,加上歌词“哪管它大于哗啦啦啦啦”重复三次的时候,很多学生在唱最后一句时习惯按照前两句的音高继续演唱,不是将尾音翻高八度,而是继续将落点唱在低音上,教师马上纠正,可是发现越是强调感觉越糟糕。于是我针对这一难点设计了一段微课。微课中,我先出示大自然下雨时的声音,然后接着播放歌曲后三句音乐,提示学生找出最后三句歌曲的旋律走向,提出问题:“为什么这样设计旋律?表达了什么?”孩子们纷纷回答:“下行的旋律模仿了大雨落下的情景。”教师接着抛出问题:“为什么最后一句旋律走向是向上的呢?”我根据这一问题设计了大雨初停后阳光明媚,彩虹飞跨的情景,帮助学生去思考与理解。课堂上当我再次问道这一问题的时候,学生答道:“雨停了,太阳出来了,我们都很开心呀!”按照学生们找出的旋律走向规律,再演唱最后的三句,唉,没错了,孩子们都知道最后一句要把按照旋律走向向上扬起,结束音准确无误地落在了“6”音上,完美!

近一年来我和同伴们对微课进入小学音乐课堂进行了一些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成效。“微课” 不仅仅能展示教学视频片段,也可以将学生们课后的训练、课后学习活动、情景表演等相关内容制成视频进行播放,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后续我们还将继续在小学音乐课堂上进行微课的尝试,以期更好地达成教学三维目标,突破重难点,真正带领学生们开展更为丰富多样的艺术实践活动,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实效。




参考文献 :

(1)《音乐教学ABC》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小学音乐新课程教学法》 高等教育出版社

(3)《新音乐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4))《在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多媒体课件》 郭丽娟 2008年

(5)《巧用旋律线,让音乐教学事半功倍》朱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