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理念在工业建筑领域的拓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26
/ 2


绿色建筑理念在工业建筑领域的拓展

黄青文

广西中聿博成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广西南宁 530022

摘要:建筑行业在不断的发展,促使工业建筑有所提高,绿色建筑理念也在不断的创新,但是还未根本扭转高消耗、高排放的粗放发展模式,科技进步与创新的支撑作用也未体现出来。而且由于绿色建筑更加复杂,因此发展过程中面临更大的挑战和风险。我国绿色建筑推广的步伐较慢,这是与我国的国情和国力相关的,且在推广的过程中存在着多方面的制约因素

关键词:绿色建筑理念在工业建筑领域的拓展

引言

建筑行业的高速健康发展,需要融合新型管理念模式,这无论是对于工程还是对于环境来说,都具有一定的意义。伴随着现在建筑行业的持续发展,也让建筑工程的管理工作逐渐严格了起来,所以相关人员必须要对工程管理的理念进行创新并落实,只有采取高质量的创新技术管理,才能对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效率和安全有所保障。现在的建筑工程也都是围绕着绿色建筑理念下对工程进行管理的,该理念也在极大程度上减少了对周围环境的危害,并体现出了绿色建筑工程管理效果。

1绿色建筑的定义与发展

绿色建筑是指在全寿命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绿色建筑不仅仅是屋面绿化、墙体绿化的简单表现,它是更高层次的人与自然共存方式,减少从环境中对资源、能源的获取,合理利用自然环境资源,却又不会破坏自然的生态平衡,来源于自然回归自然。随着世界绿色建筑思潮的发展,中国政府相续颁布了若干相关纲要、导则和法规,大力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2004年9月建设部“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的启动标志着中国的绿色建筑进入了全面发展阶段。2006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正式颁布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则标志着绿色建筑进入实施阶段。2009年,《绿色工业建筑评价标准》的颁布,则预示着我们的工业建筑领域“绿色的希望”。截至2015年12月10日住建部发布的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公告全国绿色建筑标识项目累计总数已有3636项,其中2015年新增1098项,创历年同期新高。绿色建筑理念在工业建筑领域中的应用与发展,则是代表了我们在为了生活的更美好的道路上,所做的努力。

2建筑工程管理现状及绿色建筑发展的原因

2.2缺乏相关配套的法律法规

我国的绿色建筑发展的起点较晚,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等均不健全,也缺乏相关的绿色建筑标准认证体系,政府对于绿色建筑推广与发展的调控力度也不足。绿色建筑在建设前期需要投入的成本较大,而且建设完毕之后的投资回报周期长、回报率较低,开发商缺乏相关的投资保障。所以如果国家不对起进行一定的政策引导和相关宏观调控,开发商不愿意投资绿色建筑。而且我国对于绿色建筑的相关信贷政策也未放宽,即使有部分企业和开发商愿意投资和创新绿色建筑,也难以筹备需要的资金,从而被迫放弃绿色建筑的发展。因此需要国家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

2.3建筑材料不合格

在建筑行业管理的期间,根据以往的建筑工程状况来看,相关的工作人员需要根据建筑的多方面进行材料购买,但是在整个过程期间采购人员为了节约工程的成本,就会选择一些价格低廉的材料,这样虽然在经济效益上的确有所提升,但是为工程质量的管理就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并且伴随着这种材料的加入,也会危害工作人员的健康,在工程管理的期间更是失去了相关规范标准的约束,从而影响了建筑总体质量。

2.4绿色建筑设计的难度

由于相对于现代的现有建筑来讲,绿色建筑完全是一个新颖的设计理念,因此这个理念还处在探索的阶段,很难保证成型的绿色建筑能够达到最终的设计质量要求,也很难保证人与自然的和谐自然相处。绿色建筑的使用需要保证建筑的结构体系、建筑功能、设备安装等都能够体现人与自然的连接,需要环环相扣,因此对于建筑物的选址以及建筑物之间的距离都需要进行合理规划,我们当前的城市规划难以保证这样的布局,因此设计绿色建筑的难度是非常高的,难以保证当前建筑发展的需求。

3绿色建筑在工业建筑中的应用

3.1绿色工业建筑在选址方面的体现

绿色工业建筑在选址用地方面除了满足相关规划要求外,还要求不选择影响环境的区域,以节约优良土地资源,不选择不适宜建设区域,以节约生产资源,从远期近期结合层面考虑建设场地的总体规划。在土地利用上则是发挥创造力,采用联合厂房、多层建筑、高层建筑、地下建筑或利用地形高差来做阶梯建筑,以达到提高场地利用系数,容积率和建筑密度的要求;发散思维,利用没有其他用途废弃土地来配合生产建设。现在很多重型工业建筑,大部分采用联合厂房,不但节约了用地还缩短了生产环节,如钢铁冶炼厂房、垃圾焚烧发电厂房等,都是各部分有机的组合在一起,不仅有良好的生产效果而且减少了占地;而很多轻型厂房则是往高度方向拓展,如纺织、服装、光学、食品等行业都是以多层厂房为主。在区域位置选择上,则是尽量考虑临近生产资源或社会运输资源,如公路、铁路、码头或空港,以节约生产资源的损耗,这个因素在工业建筑中几乎是必须考虑因素,所有厂址基本都可以找到它的影子。在场地建设上主要表现在保留可用植被和适于绿化种植的浅层土壤资源,不破坏场地和周边原有水系,合理确定场地标高和建设土方量。这些都要统筹考虑,充分权衡,才能真正做到节约用地。

3.2加强绿色施工技术的应用

绿色施工技术的应用,是当代建筑企业必须重视的问题。现阶段,我国的建筑工程中出现了多种节能技术。例如,在建筑外墙装饰装修的过程中,外墙保温能力影响建筑项目整体的节能效果。作为建筑物内外空间隔绝的主要结构,建筑外墙保温性能良好,可以有效降低热量散失,避免出现室内热量过度消耗。基于此,在外墙装饰装修施工环节,需要对保温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检查,可以适当增加保温层的厚度,或者在保温层安装施工完成后涂抹保温砂浆,提升建筑外墙的保温性能。通过节能技术的应用,可以减少建筑能耗,达到节能效果。另外,企业方面需要加强各种绿色材料的应用,取代原有的建筑材料,降低建筑污染,真正落实绿色理念,推动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

3.3绿色工业建筑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方面的体现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的具体要求体现在控制单位产品的取水量指标,单位产品废水产生量指标来衡量,很多具体的措施及设备已经在项目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验证。在节水方面,很多工程通过工业废水再生回用系统节约了大量的新水,而通过合理的设计绿化树种,以及采用喷灌、微灌的灌溉系统,则大量减少了绿化用水的量;在有的项目中,通过设置蓄水的景观水池,来收集屋面和地表水径流,不但可以进行雨水的综合利用,还可以美化环境,一定程度上影响区域的小环境;大部分的清洗或冲洗工器具都已采用节水或免水技术。水资源利用则主要表现在综合利用各种水资源,例如按照水点、水质和水量要求采用分系统供水,生产用水、景观、绿化、冲洗水、消防用水、建筑施工用水考虑非传统水源等,这些综合利用水资源的措施与水资源的节约是相辅相成的。

结语

总之,绿色生态建筑设计不仅符合现代化发展的需求,同时还符合我国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实现了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强对绿色生态建筑的研究,促进我国建筑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江帆.论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有效策略[J].砖瓦,2020(11):92-93.

[2]王晓斐.基于市政园林绿化设计中的创新性研究[J].砖瓦,2020(09):76-77.

[3]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9)[S].2019.

[4]祝云华,邓甜,陈楠,等.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现状、趋势及效益评价[J].建筑技术开发,2020(20):156-158.

[5]王晓玲,张丽娟.绿色建筑在新标准下的评价标识要求与检测方案[J].绿色科技,2020(16):191-193+201.

[6]杜常华.适用性绿色建筑实践技术及发展思考[J].河北地质大学学报,2020(3):77-81.

[7]王清勤,叶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9的编制概况、总则和基本规定[J].建筑科技,2019(20):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