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趣味化识字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26
/ 2

浅谈小学语文趣味化识字教学

何欣莹

重庆两江新区金州小学校 400021

摘要:语文是小学最基础的学科,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然而,由于小学生学习能力弱,上课注意力不足,无法激发他们学习枯燥汉字的兴趣,给教师的识字教学带来诸多不便。本文结合教师的实际教学经验,阐述了如何通过有趣的识字教学将枯燥的汉字生动地展示给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关键词:小学语文; 趣味化; 识字教学; 学习效率;

汉字距今已有几千年的发展历史,期间经过了数次演变和简化形成了如今的汉字体系,它是我们日常生活交流的重要工具。但是由于汉字结构复杂,含义多变,而且小学生学习能力不强,对于感兴趣的知识才能集中注意力学习。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深入了解汉字的发展历史,分析汉字的结构特点,了解学生对于汉字学习的难点所在,据此探索出适合小学生的趣味化教学方式和策略,提高学生对汉字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一、利用字形结合,促进形象记忆

象形造字法是汉字造字的最主要方式之一,它通过线条和笔画勾勒出物体的轮廓和外形,来指代这个物体。但是随着汉字的简化和发展,大多数象形文字光从外表已经很难看出它的含义,这就是为什么汉字具有很强抽象性的原因。而小学生由于身心发展、思维方式不够成熟,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主要以形象记忆为主,对于这些抽象文字的记忆有着一定的困难。因此,教师可以采用汉字和实物图片相结合教学方法,即通过图片将汉字的字形和字义传达给学生,一方面能将抽象的汉字变的形象起来,便于学生形象记忆,另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例如,在学习“休”字的时候,我通过多媒体播放一个动画短片,一个人筋疲力尽走到树荫下乘凉并背靠着树休息的场景。接着我在黑板上画出抽象的“休”字和现在的简化休字进行对比,让学生对“休”字有了更深刻的记忆和理解。而在学习“田”字的时候,我通过多媒体展示有关田地的图片,因为田字在汉字演变的过程中并没有巨大的改变,所以不需要我过多解释,学生们一看到图片就能够想到“田”字的含义。通过这种图片和象形文字结合的教学方式,学生不仅对象形文字有了形象的记忆,对象形汉字的含义也有了充分的认识,同时也让学生认识到了文字创造的趣味所在,从而激发学生对识字课堂的兴趣。

二、加强字形辨析,构筑汉字体系

学生在学习识字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读音、字形相同,但含义都是截然不同的汉字。教师可以通过将这些同音、同形字集中起来教学的方法,帮助学生构筑汉字体系,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然而,低年级小学生对事物的观察不够细致,对形近的汉字无法正确地进行区分,这增加了教师识字教学上的困难。为此,在小学语文识字课堂中,教师可以利用趣味辨析的方法,即对同一组同音或同形字进行集中学习,通过编撰儿歌、顺口溜的方式来凸显形近字的细微差距。从而帮助学生构筑形近汉字系统,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例如,在教学“戍”字的时候,我引出戌、戊、戎。这几个字字形相似,但是读音和含义有着很大的区别,学生很容易将这几个字弄混淆。因此,我通过编撰顺口溜:“横戌点戍空心戊画个十叉就念戎”。学生通过背诵这个顺口溜就能很容易的区分出戍、戊、戌、戎这四个字。但是此时学生对这几个字的含义还没有清楚的认识,随后我通过组词辨析的方法来教授学生每个字的含义。“戊青”有着大地的意思,戊也就是土,“戍边”是指防守边疆,戍有着防守、守卫的意思,“戌时”指晚上的七点到九点,“戎装”指军装,所以戎有着军队的意思。通过编撰顺口溜和形近字组词的方法,可以让学生对形近字组的读音、字形、释义有了更进一步的记忆和理解。同时这种辨析方式使得原本独立的汉字能够相互联系起来,构筑成体系,也使得原本枯燥的汉字变得生动形象,从而提高了学生对汉字的学习兴趣。

三、导入趣味识字教法,激活学生学习兴趣

一是在小学低年级识字课堂中,教师可以根据汉字的释义、结构、读音,编造一个简短、有趣的小故事,让学生可以在故事中学习到汉字的知识,并通过故事达到强化记忆的目的。通过故事化识字教学的方法,让汉字变得鲜活起来,从而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汉字含义、结构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学生的识字课堂学习效率。

例如,在学习“团圆”这个词的时候,我便为学生讲述如下故事:一天上午,“团”在逛街时遇到了“员”,他热情地上去打招呼:“你好啊,小圆”,“员”感到十分意外回答说:“我不认识你啊。你是不是认错人了?”“团”说:“我们之前还一起去给人家拜年了,祝人阖家团圆,怎么天气一热,脱了外套就不认识我了。”故事讲完,我提出问题:“团”的朋友是谁?学生通过故事很容易想出“员”加上外套之后是“圆”字,于是我展开本节课“团圆”一词的教学。通过这种故事化教学方法,不仅增加了汉字学习的趣味性,提高学生课堂专注度,还加深了学生对汉字含义和结构的理解,从而达到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目的。

二是借助顺口溜轻松识字。遇到难字,易错的字,借助顺口溜教学。如教学“美”字:羊字没尾巴,大字在底下;“金”字:一个人,他姓王,口袋装着两块糖。如此借助顺口溜识字教学,幽默风趣寓教于乐,琅琅上口,易学好记,学生印象深刻,既能展现语文课的趣味性,活跃课堂气氛,又能提高识字效率。

三是借助猜字谜比赛识字,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进行自主性识字和创造性识字。如“午”字:远看像头牛,近看牛没头,要问是啥字,看看日当头。“告”字时,大胆想象成:“一口咬掉牛尾巴”。通过编字谜同学们牢牢地记住了这些字。

总而言之,教师在低年级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应该从学生的兴趣入手,采用学生感兴趣的识字教学策略,认真分析汉字特点,向学生展示汉字的趣味,提高学生对汉字的学习兴趣,从而为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相丽芝.小学语文教材识字教学策略[J].基础教育研究,2019(24):78-79.

[2] 赵煜.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52):186-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