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少先队小骨干自主能力的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25
/ 2

浅谈 少先队小骨干自主能力的 培养

付容

四川 天府新区合江小学 611137

内容摘要: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少年儿童和少先队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少先队活动课自2012年开始以必修课的形式进入了中小学课堂。少先队小骨干是少先队大、中、小队各级组织的核心,也是在各级组织与活动中起着模范带头作用,因此,培养骨干力量是少年儿童组织必备的工作和任务之一。本文以此为依据,探讨如何提升少先队小骨干的自主能力。
关键词:小骨干 制度 选拔 自主能力

每一个集体或组织,都需要一个“领头羊”,少先队小骨干在少先队工作中起主要作用。它往往会直接影响到一个组织的凝聚力,影响到一个集体的学习氛围。因此,积极培养少先队小骨干的工作能力,加强对他们思想意识教育,不段强化少先队组织的作用,有助于小骨干今后学习、工作成长的发展。

一、目前少先队小骨干能力培养所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少先队小骨干选拔任用制度不健全

就目前少先队组织情况而言,少先队小骨干的选拔与任用制度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规章要求,小骨干的选拔任用制度也不健全,没有相对统一的标准,然而会出现个别小骨干的个人能力与岗位不能匹配的情况,这是大部分学校所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因此,科学合理的进行小骨干选拔是少先队骨干队伍建设的源头保证。所以,如何建立少先队小骨干选拔任用制度这个一个值得深思研究的问题。

(二)少先队小骨干缺乏规范化的培训

少先队的组织活动与工作是多样的,小骨干如果未能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带领少先队活动,对于小骨干工作也是吃力的,也可能影响其工作积极性。因此,对于少先队小骨干培训的必要性就显现出来了。但是目前,少先队小骨干缺乏规范化的培训,部分学校的领导与教师没有深刻意识到少先队组织的重要性,不能给予少先队充分的重视,因而忽略了关于少先队小骨干的培训工作,没能及时而全方位地对小骨干的课程学习、能力学习、知识理论学习做出恰当的安排,没能给予小骨干以少先队工作方面的指导,培训内容形式化,脱离了少先队的实际状况,培训活动的开展比较随意,不能针对具体的问题进行培训。

(三)少先队小骨干的主体地位未体现

都说班级中的小骨干是老师的左膀右臂,是老师的好辅助,然而笔者认为,少先队组织作为一个儿童性的组织,活动主体应该是学生。通过笔者亲身经历和调查发现,大多数都是班主任和辅导员亲力亲为,学生习惯于服从班主任指挥,缺乏主见,渐渐习惯依赖于老师,这样的班级骨干建设将毫无意义,班主任事事参与,也是造成学生独立解决问题能力较差的原因之一,并没有让学生得到能力的锻炼。在少先队这个组织中,教师应该是小骨干的辅助,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在自己组织中的自主权利,我们要学会放手,让小骨干们在组织活动中锻炼自己。

二、提升少先队小骨干自主能力的具体措施

少先队是一支具有政治性和儿童性的组织,是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预备队。我们要让孩子们从对少先队的认识开始,逐步地开始认识共青团、共产党,进而认同我们的核心价值体系。少先队要采取适合少年儿童特点的教育内容和方式,要既注重教育活动的形式与过程,更应注重实践主体的内心体验。

(一)规范选举制度,合理运用激励措施

少先队小骨干是组织建设的关键环节,完善选举制度,是少先队骨干建设的必要条件及开展少先队活动的前提。因此在小骨干选举方面,一定要制定合理而规范的制度,选举出能力优秀的少先队带领人。运用制度进行管理,加强少先队的组织教育,它可使少先队教育管理有章可循,从而形成良好的少先队教育管理秩序。自荐的方式有利于调动小骨干工作组织中的积极性,民主选举的方式有利于增强团队组织对小骨干的信服程度。笔者认为,可以将这些任用标准综合起来,简单来说,可以先通过自荐的方式,进行个人自述,确定小骨干候选人,再进行民主投票,最后辅导员或班主任在尊重选举结果的基础上通过综合条件考究,确定最后人选,合理安排各级小骨干岗位。同时,给予参与者肯定及鼓励,并制定相应的少先队小骨干工作考核制度。以此激励促进小骨干工作积极性及自主能力的提升。

(二)提高对少先队的重视,加强对小骨干的培养

随着新时代发展,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教育模式也在发生变化。少先队以其特有的组织教育形式,影响着千千万万少年儿童的成长。学校应当给予少先队足够的重视,加强对少先队小骨干进行各方面的培训,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地激发出小骨干的工作热情,锻炼小骨干独立开展少先队工作与活动的能力,从而从根本上提升少先队小骨干的自主能力,从整体上提高少先队自我服务、自我管理以及自我组织的能力。具体措施如下:第一,定期开展少先队小骨干工作技能培训会,可通过专家讲座、小骨干工作会,加强培养少先队小骨干的工作能力,加强对他们的思想意识教育,只有思想觉悟提高了,才能更加积极的投入工作状态,以及注重对他们沟通能力、交往能力、组织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树立其工作自信和团队协作意识。第二,采用岗位轮换制,定期半年或一年进行一次岗位轮换,让更多的人有机会展示自己,锻炼自己,得到能力提升,增强其主人翁意识。可通过再次竞选及前少先队骨干推选表现优异的队员进行良性竞争,并且有利于激发大家的工作积极性。第三,定期举办少先队小骨干总结交流工作会,让小骨干们学会总结自己的工作得失,并学会倾听他人意见,以旧带新的方式,不仅能增进上一届小骨干的工作引导能力,也能迅速提高新任小骨干的自主工作能力。第四,合理分工,优化考核制度。集体组织中,各级小骨干有着不同的工作内容,因此辅导员要根据小骨干的个性特长与职位差异分配不同的工作任务,将小骨干合理安排在适合的岗位,大胆放手让少先队员们独立开展各项工作,把内容细分,责任落实到个人,人人有岗位,个个担职责,使小骨干们明确自己的职责与任务,才能在工作中积极发挥主动性,增强自我责任意识。并且需建立考核制度,工作中有考核,才能督促小骨干的工作积极性,也是从严谨的工作中提高其自身能力。第五,搭建平台,提供展示机会。小骨干们需要将自己所学运用到工作实践中去,在工作中总结经验,才能更好的促进其自身发展。

结论:

少先队小骨干是少先队组织的核心关键,一个有责任心、热爱少先队工作、自主能力强的小骨干,对于少先队的建设与发展来说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学校对此应给予充分的重视。用心选拔少先队小骨干,营造良好的少先队组织发展氛围,以明确的制度建设规范管理,成就优秀的少先队组织。加强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成长成才中有着重要地位和作用。因此,班主任和辅导员应大胆放手,将少先队组织还给学生,明确学生主体地位,提高少先队员主人翁意识,他们才能更好的投身于少先队建设。注重小骨干自主能力培养,为他们提供充足的实践机会,小骨干们才能更好地发挥出对于少先队管理与组织工作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赵国强,少先队管理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04:45-46

  2. 王晓红,少先队干部激励机制研究--以s小学为例[D],西北师范大学,2018.07:6-7

  3. 刘翠玲,少先队小骨干自主能力提升研究[J],下一代,2019:3-4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