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装配式住宅建造成本及控制措施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20
/ 2

预制装配式住宅建造成本及控制措施研究

张鹏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北京市 100160 摘要: 预制装配式建筑的建设成本与之前较为传统的现浇建筑成本而言较高 , 这对装配式建筑的使用和大范围的应用造成了不好的影响 ,也直接影响到我国建筑行业产业化发展的速度。如何解决上述问题 ,是当前应该研究的重点。 本文主要分析装配式住宅建造成本构成,提出装配式住宅在项目中控制成本的策略。

关键词:预制装配式;住宅建造成本;控制措施

一、预制装配式的定义
  装配式建筑是指用预制的构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其所需要的主体结构基本在厂内完成,这种建筑的优点是建造速度快,受气候条件制约小,节约劳动力并可提高建筑质量。现场大量的装配作业,比原始现浇作业大大减少大量的建筑部品由车间生产加工完成,构件种类主要有:外墙板、楼梯、内墙板、预制梁、叠合板、阳台、空调板、预制柱等。预制装配式结构一般分为三类,1、预制装配式刚结构。2、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3、预制集装箱式房屋。预制装配式采用施工、装修一体化设计、建筑,其中理想状态是装修可以随主体施工同步进行。管理的信息化和设计的标准化,只有当构件越标准,配合工厂的数字化管理,相应的构件成本就会下降,生产效率越高,整个预制装配式建筑的性价比也会迅速提高。还满足符合绿色建筑的要求。预制拼装比较多变,在进行内部装修的同时装修风格也完全不一样。

二、成本技术分析与建议
  2.1费用组成
  1)材料费、生产费(人工和水电消耗)、模具费、蒸汽养护费、工厂摊销费、税金(指预制工厂按税法所需缴纳的税金,而非建安税金)等;PC构件费用中,从中可看出,排在前4位的为主材费(39%)、人工费(24%)、税金(19%)、模具费(8%)。
  2)运输费主要包括预制构件从工厂运输至工地的运费和施工场地内的二次搬运费。
  3)安装费包括构件运输(运输费、场地道路加宽)、卸车、堆放(堆场区域临时支撑、加固费用)、吊装、定位、安装、人工配合;预埋件埋设;顶撑、斜撑安装与、拆除;接缝处理、打胶及外墙清洗等。目前外墙构件(外墙、阳台、空调板等)安装费较高(占42%),内部构件相对较低。外墙部分构件主要是外围护、定位固定、接缝处理及立面处理等工序较多,成本较高,需优化这几方面工序从而控制PC安装费,如减少构件接缝数量、优化接缝处理材料(如灌浆料及密封胶)、简化连接工艺、提升集成化程度、减少工人数量、提高效率等。
  4)措施费主要包括脚手架、模具等费用。
  5)管理成本主要是吊装风险较大,增加管理人员以加强管理。
  6)深化设计费用。
  2.2增量成本分析
  2.3.1构件费
  1)构件费单价高于现浇混凝土综合单价,预制构件费用为2500~3000元/m3,现浇结构仅为1200~1500元/m3。
  2)装配式构件材料用量比同规格现浇稍多,如混凝土、钢筋、预埋件、连接件等。
  3)30%预制率情况下,预制构件主要为外围护墙板、阳台、楼梯等,属于较复杂构件,构件费略高;40%预制率情况下,预制构件需再增加内部剪力墙、叠合楼板等,均为简单构件,构件综合单价有所降低,其成本增速放缓。
  2.3.2安装费
  1)塔式起重机增量较大,按构件重量不同,一般需要QTZ125型号;相较传统现浇QTZ63,增量约40元/m2。
  2)预制率不高情况下,现浇工作量未明显减少,交接面较复杂,周期无优势,现浇部分人员无明显减少,安装需专项队伍,安装人工费增加。
  3)耗材成本增加,灌浆料、封堵料、防水材料等增加较多,为30~40元/m2,周转材料比较成熟固定,约10元/m2。
  2.3.3税费
  预制构件的工业化生产属于生产企业,构件工业化生产产品需交纳17%的增值税,再度提高生产成本。
  2.3减量成本分析
  1)工期缩短设计周期较现浇结构稍有增加,招采前置,要求提升,周期延长,目前土建主体基本持平,首层安装稍长,落架时间稍短。但在7层或结构施工到一半时即可申请预售,资金周转周期缩短。2)人工减少在预制率提高、设计优化后人工减少的优势逐渐体现,目前现浇部分减少,装配部分需增加,人工单价上升,单人效率下降,将来采用机械代替人工,集成化、精细化、简化连接,可逐渐实现人工大幅减少的目标。
  3)外立面一体化,外饰面、门窗集成保温、饰面、窗框预埋一体化基本可行,技术成熟度有待提高,新产品推广需要过程。
  4)管线预埋,安装量减少随着SI分离技术的推进和工业化内装接口的标准化,相关管线、线盒、点位实现规范化、标准化、一体化,可促进建筑的工业化和装配化,减少现场安装量,降低安装成本。
  5)预制内部隔墙,砌筑减少隔墙产品集成度逐步提高,现场湿作业减少。
  6)无外架技术该技术逐步实施,需设计前期精细考虑预留各种后期处理功能;存在安全风险,与现场管理密切相关。

三、影响建造成本的因素分析
3.1资源耗用因素
  工程成本在耗用资源方面受两个因素影响。一是工程所消耗和耗用的资源数量。二是工程各项活动所消耗与占用资源的价格。前者是内部因素,相对可控;后者为外部条件决定,相对不可控。
3.2施工安全因素
  施工安全成本包括安全管理投入费用和安全损失费用。安全管理投入费用是为保证安全生产而进行的管理、宣传培训、设施等安全控制而发生的费用。安全损失费用是因管理不善而发生的事故损失、赔偿、罚款等。它们是此起彼伏的关系,二者总和最低点即为安全控制管理的最优点。
3.3工程质量因素
  质量成本是将建筑产品质量保持在设计质量水平上所需要投入的相关费用与未达到预期质量标准而产生的一切损失费用之和。在质量管理过程中,为控制质量而进行适当地投入,质量总成本就会接近我们期望的最低值,但如果投入太少或盲目加大投入,都会使质量总成本加大。

四、预制构件成本控制措施
    1、优化生产工艺,采用合理工法
  对预制构件厂进行优化设计,使其形成合理的生产流水线;对形状相似的预制构件进行分组,用一个模具来生产多个预制构件,使模具最大化利用,减少生产成本。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保证质量、高效地生产构件;对预制剪力墙的形式和生产方式进行优化,降低其成本;扩大预制构件生产,在政策和制度的引导下,形成预制装配式住宅产业链,充分发挥规模化经济效益,降低单位成本。
  2、优化建筑方案及结构体系
  从设计源头优化方案可有效减少现场施工措施费,建筑物造型规则、洞口整齐统一,构件的平板化、简单化可大大提高生产效率;采用适当的预制率,合理拆分构件,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施工难度;使预制部分和先交部分达到合理的比例,从而降低成本。现阶段构件预制率过高,将造成处理构件之间缝隙连接的材料、人工费增高,导致安装成本、运输费及辅料成本过高,不可盲目追求高构件预制率,而是提高建筑整体的装配化率。

结语
  通过具体案例得出国内预制装配式住宅的建造成本实际高于传统现浇式成本的结论,并对原因进行了研究分析;然后又分别对使用期间成本和处置成本进行了分析,得出装配式住宅建设成本虽高,但在住宅运营维护阶段后几年得到节能回报,预制装配式住宅成本在全寿命周期的成本与传统现浇式住宅成本基本持平,甚至略低的结论。

参考文献
[1]李颖.基于价值链模型的装配整体式建筑成本分析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7):10-14.
[2]马博.装配式建筑综合效益分析方法研究[J].施工技术,2016(4):39-44.
[3]赵永生.工业化建筑建造成本影响因素探析[J].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04)

窗体底端


窗体底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