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新时期保障农村饮水安全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20
/ 2

探讨新时期保障农村饮水安全措施

周爽

重庆市万盛经济技术开发区万东镇人民政府 400800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村的饮水问题也成为了各级政府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农村的饮水安全问题,不但和农民的生活存在直接的联系,也会影响到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因此,需要对农村饮水安全管理问题进行重点思考,了解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农村的发展情况思考饮水安全问题,从多个角度提供有效地管理措施。

关键词:农村建设;饮水安全;安全管理

水是生命之源。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重点对象,饮用水是人们的生活必需品,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无任何东西可以取代,其质量的好坏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问题。因此,关注农村饮用水质量,分析农村饮水安全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并给出对应的解决方案,帮助提高农村饮用水质量,呵护农村居民身体健康,提高农村生活质量水平,从而促进社会良好发展。以下主要围绕着当前农村饮水安全中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与探讨。

1 目前我国农村饮水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农村的水质比较差,农民取水存在问题

这些年来,我国在农村饮用水的管理方面已经投入了相当丰富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但是仍然无法防止一些农村地区由于地处偏远而存在的水质差和取水 难度大的问题,这些问题使农村人员无法正常饮水,导致农村的发展落后,经济水平低,限制了农村的进一步发展,也限制了我国全面发展的脚步。农村的水质情况会受到农业、工业等多个方面的影响:其中,农业使用农药或化肥时,没有认识到化肥的危害,导致一些有害的物质渗透到土壤中,或者残留在地表的水中,最终进入到土层以及河流中,导致农村的饮用水受到了严重的污染。其次,工业建设所产生的残留物质没有进行合理地处理,导致水资源受到了污染。除此之外,由于受到地区条件的限制,一些农村地区比较偏僻,饮水工程建设尚不完善。 即使是建设饮水工程之后,经过多年的运行,水管已经老化,这些饮水工程难以满足农业户的日常需求。同时,对于水质净化问题也没有投入充足的资金,影响了农村饮水安全问题。

2.2 动物的粪便导致水中的微生物含量指标

在现代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动物的粪便导致水体中微生物超标,造成水质变差,存在比较严重的污染问题,也是影响农村饮水安全管理的重要原因,因此动物的粪便问题不容忽视。

2.3 农村人口的安全用水意识相对比较差

目前我国大多数农村地区人民体现出安全用水意识薄弱的特点。在对农村用水情况进行检查和观测过程中,发现农村偏远地区存在饮用水微生物超标以及 微量元素超标的问题,还有一些饮用水具有特殊气味,导致当地村民的日常生活受到严重的影响,也难以使饮水的质量得到有效地保障,农村饮水安全管理的水 平不高。

2.4 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力度不足

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过程中,由于工程的整体建设方式尚不明确,也缺乏足够的运行以及管理经费,导致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以及运行情况不好,缺乏专业的服务。首先,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运行以及管理不到位。体现为整个工程没有制定出明确的管理办法、依据以及制度,在工程进行中缺乏有效的管理依据以及管理措施落实不到位的情况,难以体现出农村饮水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价值。其次,农村的供水工程管理人员通常是兼职人员,他们对于饮水安全工程管理的了解存在一定的不全面性,维修养护经验不足,主要是由于农村地区的经济比较困难,用于农村饮水工程维护养护的资金不足。通常农村的饮水安全工程收取的水费仅仅能满足自身的电费,管理人员工资等部分支出,用于饮水工程的维修养护资金缺乏。还有农村饮水工程的水价核算缺乏标准,没有严格按照标准来进行征收核算,还有一些工程的水费收取利益太低[1]。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农村的干部将供水作为给农村群众的福利,甚至由村部来承担农村供水管理人员的工资和维修养护费用。

3农村饮水安全管理的有效解决措施

3.1 重视水资源的保护

在解决农村饮水安全管理问题中,要求能够对水源进行充分地保护,达到净化水质的要求。在对饮水安全进行保障的过程中采取适当的措施,加强对饮水安全的有效治理,并选择水源地保护和水质的处理有效结合的方式,提高对饮用水保护的效果,重视对水资源污染的治理,有效保障农村饮用水的水质安全。配合政府对农村的水源进行检测,了解水源的指标和影响到水源中生物指标较高具体原因,有效地对具体问题进行解决。

3.2 提高农村人口的用水安全意识水平

在农村的发展过程中,应当注意水资源的保护,禁止村民随意排放生活废水,保障农村水质和水体的稳定性,培养用水安全的意识,帮助农民减少由于不良水质问题产生的影响,保障村民的日常生活。对此,可以集中对农村的整体环境进行治理,重视用水工程的进一步建设和完善,投入适当的人力资源以及资金来保障农村用水的安全性,而针对发展比较快速的农村地区,可以采取城乡统筹供水的方式来解决农村在用水的问题,进一步完善用水工程项目的建设,保障用水工程项目的需要。

3.3 完善相关方面的政策法规制度

结合目前的政策法规,需要对其进行完善以及健全。重视水资源的统一监管和分配,保障在各个农村地区都能够结合发展需求来选择相对应的原则,确定水资源的发展对象,并明确具体的发展任务,在此基础上为农村供水的持续性发展作出有效的贡献和保障,在对农村饮水安全管理的过程中有法可依,防止水资源受到破坏的行为产生,保障水资源的安全性。

3.4 健全农村饮水安全监测体系

需要对人员队伍进行有效地建设,建立区域检测站点,实现水质监测的规模化管理。在基层供水的流程中,技术力量比较薄弱,同时具有较大的管理难度。 因此,重视农村饮水安全管理中的资金和人力资源投入,了解饮水安全管理监测体系建设的重要性。

3.5 全面落实农村饮水安全管理的责任体制

为了保障农村饮水安全管理责任体制的落实,要求全国各地能够重视地方人民政府的主体责任以及相关行政部门的监管责任,还有供水单位的运行管理责 任,从多个方面来确保农村饮水安全管理责任体制的正常落实,实现对农村饮水安全组织的统筹规划以及协调发展,使农村饮水供水的水质和水量符合要求,达到农村人口的日常用水需求,并重视水源巡查、工程运行管理机制、水质检测工作等的定期检查,保障供水工作的顺利开展。

  1. 建立并完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体系

4.1 强化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组织体系

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中,需要相关部门对其进行重视。发挥出组织以及人员的具体作用,强化组织领导结构,确保组织领导人员能够了解相关政策,不断完善责任制度,建立严格的工作考核机制,实现对负责人员的工作了解。除此之外,还应当规范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标准,与此同时,投入足够的资金来保障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2]

4.2 重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的质量

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工作的落实过程中,应当始终明确管理质量的重要价值,使农村饮水安全管 理工作能够体现出各个流程的价值。首先,应当结合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实际需求开展整体工程的规划和设计,在具体的工作中执行相对应的规范要求,有效地解决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客 观问题。其次,对应用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中的材料,要保证其质量,使其具备长期使用的良好效果,增加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使用的时间,让其在未来的农 村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价值。最后,需要保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的资金使用价值,让每一分钱都用到必 要的地方。

4.3 建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后期管理工作体系

强化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后期管理工作,主要是为了建立更加完善的用水运行机制。首先,应当强化 管理流程,让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现规范化管理。其次,要创新管理的模式,建立并完善整体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保障的体系。再次,需要加强在对农村饮水安 全工程管理中的各个流程的重视,在工程建成之后,落实管理责任制度,确保后续的工程能够实现长期使用,保证群众在日常生活中饮水的安全,实现集中管理,达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的效果。

  1. 结语

总体来说,针对农村饮水安全管理的重要价值,应当对具体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结合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来解决农村饮水安全管理中存在的 问题,从多个方面提升村民的用水安全意识,并促进相关方面的法律法规建设,保障农村饮水的安全性,为村民安全饮水提供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孙迪. 新时期北京市做好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的若干思考[J]. 中国水利, 2019, 861(3): 67-68+72.

  2. 次旺普赤.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加快农村水利建设思考[J]. 居舍, 2019, (5): 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