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区分抗菌药和消炎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19
/ 2

如何正确区分抗菌药和消炎药

李永伟

安岳县人民医院 四川省资阳市 642350


提到抗菌药和消炎药也许大家并不陌生,但是很少有人能分清二者的区别,在现实生活中,有不少人甚至将二者混为一谈,随意使用。但是这样的行为会造成许多不良后果的发生,例如抗菌药的滥用会增强细菌的耐药性,从而制造出“超级细菌”,给治疗造成极大的阻碍;而消炎药的错误使用也会导致人体受到损害。因此,正确区分抗菌药与消炎药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文就将详细阐述如何正确的区分抗菌药和消炎药。

一、感染与炎症

要区分抗菌药与消炎药,首先就要了解“抗菌”与“消炎”的区别。“抗菌”指的是抵抗细菌感染的过程,而“消炎”则是减轻身体的炎症反应。由此我们就能够推出,想要正确认识抗菌药和消炎药,一定要先认识感染与炎症。感染是指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病原体侵入人体,在体内生长、增殖,从而引发机体组织破坏、正常代谢功能紊乱,造成局部组织发生损伤性改变和全身性炎症反应。而炎症是指具有血管组织的活体对刺激的一种防御反应,刺激因子的来源很多,比如体外细菌、病毒、寄生虫的入侵,外伤、异物对机体的刺激;体内的各种坏死组织、损伤因子的释放等。炎症反应是一把双刃剑,它是机体对自身的一种保护机制,当机体出现损伤时,机体通过炎症反应对受损部位进行保护性应答。而如果炎症反应过度,会攻击机体的正常组织和细胞,从而造成机体的损伤。炎症的表现为受损部位的红肿热痛,血管反应为炎症的中心反应,在病理分析中,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可以概括为局部组织的变质、渗出和增生。因此,抗菌药主要针对的是因细菌感染所造成的炎症反应,而消炎药则主要应用于机体炎症反应过度的情况。

二、常见的抗菌药与消炎药

抗菌药主要包括抗生素、合成抗菌药与半合成抗菌药,其中抗生素的应用最为普遍。很早以前,人们就发现某些微生物可以通过分泌一些物质来抑制另一种微生物的繁殖,1928 年,英国科学家亚历山大·弗莱明成功分离出了青霉菌中能够起到杀菌作用的物质,并命为青霉素。但介于当时的条件,弗莱明无法将青霉素提纯,而后澳大利亚人瓦尔特·弗洛里与德国科学家鲍利斯·钱恩成功重复了弗莱明的实验并对其进行了改良,成功提纯了青霉素并大量生产,1945年,弗莱明、弗洛里钱恩共获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青霉素的发现对于人类治疗细菌感染类疾病有重大意义。而后人们又发现和制造了红霉素、链霉素、头孢霉素等抗生素,随着制药工艺的不断发展,在抗生素的领域中又添加了合成和半合成抗菌药,如

磺胺类、喹诺酮类,呋喃类。大大增加了治疗细菌感染的手段,提升了杀灭细菌的精准度。

消炎药是一类能够抑制致炎物质产生或释放的药物,临床上主要发挥其解热、镇痛的作用。临床上的消炎药指的是非甾体类消炎药(NSAID),根据对COX-2(环氧化物水化酶2)是否具有选择性分为选择性NSAID与非选择性NSAID药物,NSAID药物通过与COX-2受体结合发挥解热镇痛作用,但非选择性NSAID还可以与COX-1结合,从而造成胃肠反应。而选择性NSAID是目前较为新型的NSAID药物,因为其选择性结合COX-2受体,减少与COX-1受体结合,保证了解热镇痛效果的同时还减轻了胃肠道反应。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消炎药有阿司匹林、扑热息痛、保泰松和布洛芬等。这类药物通过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从而减轻炎症反应,对于慢性钝痛的患者有较好镇痛效果,临床上也用其缓解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症状。

三、正确使用抗菌药和消炎药

目前市面上可以见到种类繁多的抗菌药,每一种抗菌药都有其对应的抗菌谱。所谓抗菌谱就是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如青霉素的抗菌谱主要包括革兰阳性菌和部分阴性球菌,链霉素的抗菌谱主要是部分革兰阴性杆菌。而四环素类的抗菌谱覆盖面广,包括一些革兰阳性和阴性细菌,以及立克次体、支原体、衣原体等。在使用时,要根据感染细菌的种类不同选取合适的抗菌药,若盲目使用、滥用,不但起不到良好的治疗效果,还会降低细菌对抗菌药的敏感度,也就是产生了耐药性。并且,抗菌药仅针对细菌感染有杀灭作用,对于病毒感染、无菌性感染均无明显疗效。在使用抗菌素时,应遵循以下原则:①根据抗菌谱选取抗菌素。②有窄谱选窄谱。③有低级选低级。④能使用一种就使用一种。⑤治疗的剂量要足,疗程要够。

在使用消炎药时,要明确消炎药仅仅用于缓解炎症的反应症状,没有灭菌及治疗的作用,也无法组织疾病的进展,其降温作用也仅仅是针对有发热体征的患者,对于正常体温无影响,对于采用非选择性NSAID药物缓解症状的患者而言,还要承受此类消炎药所导致的胃肠道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还有胃溃疡的可能。虽然已经研制出了选择性NSAID药物,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但这种药物价格较高,并不适合所有患者应用。因此,应用消炎药只是为了缓解症状而采取的对症治疗,要想真正的治疗疾病,还需要前往医院经过正规的检查,诊断后采用有效的治疗手段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作者简介:李永伟(1980.02-),女,汉族,四川资阳市安岳人,学士,安岳县人民医院药师,科室:药剂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