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概念在白血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19
/ 2

优质护理概念在白血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巫文娟

上海市静安区北站医院,上海 200070


【摘要】目的:研究优质护理概念在白血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白血病患者60例进行研究,根据入院奇偶顺序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行优质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满意度、生活质量均高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可减轻患者的不适感,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满意度,值得应用与推广。

【关键词】优质护理;白血病临床护理;生活质量;满意度


随着人们对护理服务需求的增加,导致对护理的关注度也随之增加。白血病患者医疗护理过程中不但要有专业的治疗方式,对护理安全也要尤为重视。常规的护理方式在临床上针对患者的护理具有较好的效果,但是极易因为病房环境、护理人员操作及沟通等问题引起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影响整体护理服务质量[1]。因此,应当采取更为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最大限度的降低护理中的安全隐患,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2]。基于此,本文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60例患者分别予以不同护理措施,对比分析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白血病患者60例进行研究,根据入院奇偶顺序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行优质护理,对比护理效果。实验组男女18:12,平均(54.52±2.52)岁;对照组男女16:14,平均(54.63±3.42)岁,一般资料P>0.05。

1.2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予以患者健康宣教及心理疏导,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治疗的正确认知,以积极的态度应当治疗与护理。

实验组行优质护理:(1) 应加护理人员之间的协调配合,增强对患者的巡视管理,并为护理人员制定规范化的排班工作,合理安排护理人员的休息与工作时间,使护理人员能够在工作期间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主动向患者及其家属普及疾病知识,讲解成功的治疗案例,提高患者治疗的信心和热情。患者在治疗中由于个性不同,呈现出不同的心理状态,因此有必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心理护理计划:在治疗之初,患者容易产生愤怒和不公正,逐渐转变为绝望,最后转变为消极治疗,甚至麻木,因此,有必要根据患者心理发展情况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为患者提供优质的病房环境:保持良好的光照、温度、湿度等,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相应的康复训练指导。例如轻体力活动;给予膳食结构指导,要求患者均衡营养摄入,并督促患者多吃含高纤维、高蛋白和维生素的食物,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患者早日康复。(2)加强人员职业素养培训,定期进行考核,完善科室法规制度,提高护理人员职业素养。组织全体护士进行礼仪培训,规范自己的语言和行为,从细节做起,行为、仪表大方,语言规范,精神饱满。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实施礼貌用语,以便在患者入院时留下良好印象,切身感受到医院专业优质的护理服务态度。(3)完善科室内的器具与约束带等设施、设备,减少患者坠床等情况的发生。加强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心理疏导,解决患者的焦虑情绪。

1.3观察指标

(1)对比患者满意度。(2)对比两组生活质量评分。

1.4统计学分析

SPSS22.0软件进行t、x2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

  1. 结果

2.1两组满意度对比

实验组90.00%满意度高,P<0.05,见表1:

表1 满意度对比(n%

组别

例数

非常满意

一般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度

实验组

30

20(66.66%)

7(23.33%)

3(10.00%)

27(90.00%)

对照组

30

11(36.66%)

7(23.33%)

12(40.00%)

18(60.00%)

X2

-

-

-

-

11.5236

P

-

-

-

-

0.0000

2.3生活质量对比

实验组生理(95.23±2.55)分、心理(95.69±2.78)分、精神(93.56±2.32)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生活质量对比(60a47d747e7eb_html_c7056288646e3de7.gif ±s)

组别

例数

生理(分)

心理(分)

精神(分)

实验组

30

95.23±2.55

95.69±2.78

93.56±2.32

对照组

30

87.52±2.34

72.42±2.02

81.20±2.28

t

-

7.5286

12.5214

14.5235

P

-

0.0000

0.0000

0.0000

3.讨论

近年来,受思想观念的变迁与人们医疗意识的增长,对于护理质量的需求也日益增高,使得护理人员工作量与工作压力增加,稍有不慎就会引发护理风险因此,亟需采取更为优质的护理措施提高是白血病患者护理安全的关键所在[3]。随着我国的医疗体系逐步趋于完善,现行的临床护理理念秉承着人本主义,而非是沿用原先的生物护理模式,能够使患者的社会需求、心理需求以及生理需求都得到极大的满足。历经多年的发展,临床护理已然完成了由常规向优质方向转变,相较于常规护理而言,优质护理是近年来临床广泛应用的护理理念之一,主要是指相关护理人员采用人道主义,综合患者的生命健康与权力需求,在考虑患者人格尊严的基础上,充分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从而实现临床护理质量的提升[4]。优质护理无论是在效果层面,还是在效率方面,都要更高一些,它的实现是在改进传统护理中不完善的地方和总结护理经验的基础上完成的,大大推动了临床护理的系统化和科学化发展。目前,大部分医护理人员都相对紧缺,且工作量与工作压力较大,工作风险较高,通常很难同时满足患者的人格尊严等方面的护理需求[5]。基于此,本文通过采用优质护理后发现,采用优质护理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使患者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治疗,还可减少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事件情况的发生,提高对护理人员的信赖,满足患者的人格尊严需求,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能够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减少患者的不适感,促进白血病护理工作的良好展开,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优质护理在治疗前将疾病治愈的可能性告知患者,增加患者对治疗的信心,改变患者消极的心理状态,全面了解疾病,提高患者治愈的信心,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树立生活信心,帮助患者转移注意力,提高生活质量。优质护理通过增强护理管理,能够从根本上降低护患纠纷事件的发生,加强白血病护理人员服务意识,做到以患者为服务核心,提高整体护理服务效果。优质护理能增强护理人员预见性护理意识,提高对风险事件的预见性能力,在风险发生前及作出应对措施,从而提高白血病患者护理的整体质量。通过本文论述可知,实验组(X2=11.5236,P=0.0000)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生理(t=7.5286,P=0.0000)、心理(t=12.5214,P=0.0000)、精神(t=14.5235,P=0.0000)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可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与人格尊严需求,促进白血病护理工作的良好开展。

参考文献:

[1]丁瑶.优质护理对白血病化疗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和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20,36(15):150,152.

[2]吴君燕,刁婕.对白血病患儿进行优质护理的效果探究[J].当代医药论丛,2020,18(1):250-251.

[3]张月,钟静霞,陈靖安.人文关怀与优质护理在儿童白血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0,39(5):885-888.

[4]朱玲.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应用优质临床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J].白求恩医学杂志,2020,18(1):53-55.

[5]李红.观察优质护理对白血病患者不良情绪以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20,37(4):405-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