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生物标志物检验中化学发光免疫法的有效性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19
/ 2

肿瘤生物标志物检验中化学发光免疫法的有效性分析

张丽

大庆市第五医院 黑龙江 大庆 163711


摘要:目的:探讨化学发光免疫法应用于肿瘤生物标志物检验中的有效性。方法:共纳入38例肿瘤患者(研究组)以及38例体检健康者(参照组)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9-8至2020-12。采取两组研究对象的血液样本,采取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其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糖类抗原199(CA199)、糖抗原153(CA153)、糖类抗原125(CA125)等肿瘤生物标志物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CEA、AFP、CA199、CA153、CA125等肿瘤生物标志物分别为(7.10±2.32)ng/mL、(10.20±0.45)ng/mL、(40.65±5.10)U/mL、(40.67±4.19)U/mL、(45.33±6.91)U/mL,均明显高于参照组(2.75±0.31)ng/mL、(4.28±0.20)ng/mL、(13.46±2.37)U/mL、(6.52±1.08)U/mL、(6.46±1.16)U/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学发光免疫法应用于肿瘤生物标志物检验中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可为肿瘤疾病的诊断、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化学发光免疫法;肿瘤生物标志物;有效性

受到环境、饮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肿瘤疾病的发病率正逐年上升,已经成为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肿瘤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细胞代谢异常,主要表现在组织、排出物以及体液出现质与量的改变即肿瘤生物标志物。肿瘤疾病的筛查、诊断以及预后判断可通过肿瘤生物标志物检测实现,而化学发光免疫法作为肿瘤生物标志物的测定方式,可发挥重要作用[1]。为彰显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的有效性,现进行以下研究。

  1. 资料及方法

1.1临床资料

共纳入38例肿瘤患者(研究组)以及38例体检健康者(参照组)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9-8至2020-12。研究组中男性、女性分别22例、16例,年龄27-75(50.23±6.98)岁;肿瘤类型:乳腺癌6例、胃癌14例、肝癌8例、甲状腺肿瘤6例、前列腺癌4例。参照组中男性、女性分别20例、18例,年龄22-79(50.98±6.77)岁。两组性别、年龄比较具有同质性(P>0.05)。

纳入标准:患者均经实验室、手术病理等证实为原发性肿瘤;意识清晰可正常交流;入院记录和病程记录完全;知情同意且配合度较高。

排除标准:手术禁忌症患者;合并老年痴呆等精神性疾病;未成年者。

1.2方法

两组研究对象均接受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肿瘤生物标志物测定。取研究对象的清晨空腹状态下静脉血3~5ml放置于含有分离胶的促凝管内,使用离心机离心处理,离心速度3500r/min,时间为5min,取血清待测。使用贝克曼库尔勒化学发光检测仪以及配套试剂盒进行测定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糖类抗原199(CA199)、糖抗原153(CA153)、糖类抗原125(CA125)等肿瘤生物标志物。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CEA、AFP、CA199、CA153、CA125五项指标。CEA正常范围参考值≤5ng/mL、AFP正常范围参考值≤7.5ng/mL、CA199正常范围参考值≤35U/mL、CA153正常范围参考值≤35U/mL、CA125正常范围参考值≤35U/mL。

1.4统计学

分组数据输入SPSS20.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采用“例数,率”表示,以χ2检验对比。计量资料以(60a472c780cba_html_48c826e8c0886032.gif ±s)表示,以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 结果

两组肿瘤生物标志物检测结果对比

研究组CEA、AFP、CA199、CA153、CA125等肿瘤生物标志物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见表。

表 两组肿瘤生物标志物检测结果对比(60a472c780cba_html_48c826e8c0886032.gif ±s)

组别

CEA(ng/mL)

AFP(ng/mL)

CA199(U/mL)

CA153(U/mL)

CA125(U/mL)

参照组(n=38)

2.75±0.31

4.28±0.20

13.46±2.37

6.52±1.08

6.46±1.16

研究组(n=38)

7.10±2.32

10.20±0.45

40.65±5.10

40.67±4.19

45.33±6.91

t

15.201

17.254

22.958

23.854

25.652

P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3.讨论

肿瘤疾病致死率较高,会对人类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因此临床越来越重视肿瘤疾病的筛查、诊断和治疗。肿瘤标志物检测是判断肿瘤疾病的有效手段,可辅助临床医师制定更准确有效的治疗方案,因此提高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准确性十分重要。现阶段,化学发光免疫法是检测肿瘤生物标志物的有效方法,主要是借助化学发光剂标记抗原和抗体,准确的找到肿瘤标记物,便于更好的诊断。本次研究显示,研究组CEA、AFP、CA199、CA153、CA125等肿瘤生物标志物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说明检测肿瘤生物标志物时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化学发光免疫法将特异性较高的免疫反应与灵敏度较高的化学发光测定技术结合用于抗体、半抗原以及抗原的检测,因此其检测灵敏度较高,线性范围较宽[2]。另外检测技术操作简单,稳定性好,检测结果不易被影响,波动范围较小,准确率较高。可见化学发光免疫法的应用能帮助医生更好的诊断肿瘤疾病,为临床诊断及预后评估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黄赛男[3]等研究显示,患病组各项肿瘤生物标志物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组(P<0.05),这一结果与本次研究结果一致,说明本次研究结果具有可性度。

综上所述,化学发光免疫法应用于肿瘤生物标志物检验中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可为肿瘤疾病的诊断、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张继田.观察化学发光免疫法在肿瘤生物标志物检验中的价值[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27):105,107.

[2].吴丹,朱建奎,张艳, 等.化学发光免疫法检验原发性肝癌肿瘤生物标志物的应用价值研究[J].实用癌症杂志,2019,34(6):1002-1004.

[3].黄赛男. 化学发光免疫法在肿瘤生物标志物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探讨[J]. 系统医学, 2020, 5(22):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