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宝新1#高炉高氧化铝炉渣冶炼生产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18
/ 3

三宝新 1#高炉高氧化铝炉渣冶炼生产实践

邹佳均,郑忠玉,谢晶鑫,谢成都

福建三宝钢铁有限公司技术中心 福建漳州 363000


摘要:三宝高炉渣中Al2O3一直处于较高水平,炉渣易出现难排、流动性差、稳定性差等情况,继而引起炉墙粘结与炉缸堆积。本文对三宝新1#高炉炉渣高Al2O3的操作经验进行了总结。通过精料入炉、优化炉料结构、调整操作制度及加强炉前管理等措施,实现了炉渣高Al2O3的强化冶炼,炉况顺行、指标良好。

关键词:高Al2O3;流动性差;稳定性差;总结;优化;强化冶炼;顺行

1 引言

三宝新1#高炉于2020年11月6日正式点火投产,设有26个风口,呈对称的东、西2个出铁口,高炉本体采用铜冷却壁薄衬,从炉底至炉喉钢砖下缘共设置15段冷却壁,采用软水密闭循环。热风系统采用3座卡卢金式热风炉,炉顶采用串罐无料钟炉顶装料设备,炉顶设置净煤气一次均压系统两套,放散系统设置三套、氮气二次均压系统一套,均压放散采用旋风除尘技术,煤气净化系统采用重力除尘器+布袋除尘器及配套辅助工序。高炉从规划、设计、施工,均参照国际最先进的节能降耗、绿色环保、超低排放的指标 ,是三宝钢铁以“绿色、科技、发展”为核心理念投产的高炉。

投产后受限于环保约束、产能淘汰等大市场趋势变化,供需结构随之变化,出现了原燃料价格飞涨、优质原燃料难采购等问题。企业迫于市场压力,不得不转变经营思路,以应对供求态势短期的变化。至此,烧结开始采用高Al2O3等相对低价的矿粉、后续炼铁工序不得不针对原料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其中渣中Al2O3含量上升炉渣流动性变化,制约了高炉的稳定、顺行,近3个月渣中Al2O3、MgO含量如图一。

60a3674a8b78c_html_5dadb33308139728.gif

2 渣中Al2O3含量增高的原因及危害

2.1渣中Al2O3含量增高的原因

炉渣的Al2O3主要来源于燃料和原料。新1#炉投产后渣中Al2O3含量由14.05%逐步上升至17.32%,调查得知烧结矿中Al2O3含量由1.90%逐步上升至2.10%,烧结矿Al2O3的含量增加的原因主要是烧结配矿结构的变化,归结于矿粉种类的变化,受限于价格波动和采购等方面,结合自身工艺水平,从成本的角度出发,烧结配矿方面加大了PB粉、PMI粉等Al2O3含量较高矿粉(成分见表一)的使用,造成烧结成品Al2O3的含量大于2.0%。结合现有炉料结构情况,可知烧结矿(配比80%)中Al2O3的含量增加,是造成炉渣Al2O3上升的主要原因。

表一 矿粉化学成分

种类

TFe

CaO

MgO

SiO2

Al2O3

MnO

P

S

Pb

Zn

PMI粉

56.09

0.32

0.25

6.43

3.5

0.03

0.188

0.016

0.005

0.004

PB粉

61.65

0.22

0.21

3.86

2.27

0.17

0.109

0.019

0.005

0.004

巴西卡粉

64.96

0.18

0.17

1.94

1.61

0.34

0.062

0.022

0.005

0.006

金布巴粉

60.6

0.16

0.18

4.62

2.67

0.09

0.117

0.027

0.003

0.003

马坑精粉

65.21

2.54

0.66

5.16

0.4

0.78

0.004

0.073

/

/

委粉

65.89

0.14

0.12

1.97

0.77

0.03

0.067

0.022

0.005

0.001


2.2危害

生产实际表明,随着渣中Al2O3含量的增加,会出现炉渣粘度增加、渣铁流动性变差、料柱透气性和透液性变差、风量难守等问题,直接制约着炉况的稳定顺行。具体表现在高Al2O3的炉渣在初渣形成时易堵塞炉料的空隙,使料柱透气性变差,增加煤气通过时的阻力。同时易在炉腹部位的炉墙结成炉瘤,引起炉料下降不顺 ,甚至形成崩料、悬料,破坏冶炼进程。炉渣中Al2O3含量增加时,若炉温不足,极易引起炉缸的渣铁堆积。

炉渣Al2O3第一次超过16.0%时,渣铁流动性开始变差、渣铁排不尽,炉内风量在4500m³/min~4600m³/min区间存在憋压现象。为保顺行被迫采用大钻头缩短出铁时间,憋压严重时选择双铁口出铁。当渣中Al2O3超过17%时,炉身渣皮有结厚的现象,表现为炉身温度下降明显、水温差下降到临界点,同等风压下风量萎靡约150m³/min,渣皮不稳定,时有掉落,造成炉温难控。炉型的变化致煤气通路发生改变,导致煤气利用率波动大。

3 渣中高Al2O3含量下冶炼措施

针对新1#高炉渣中Al2O3含量的不断上升,为保证稳定、高产,技术团队通过严控入炉原燃料质量、上下部制度调整、操作制度优化、炉前出铁管理,找出了渣中高Al2O3含量下、连续高强度冶炼的可行办法,使利用系数控制在3.60t/m3.d、燃料比520kg/t,其余各项指标均处于同类型高炉中上游。

3.1 入炉原燃料管控

加强对原燃料的监管,控制入炉料的强度和优化粒度组成、提高入炉料的冶金性能、做好入炉料成分稳定的工作等系列。主要开展工作:

  1. 适当增加烧结矿中FeO含量,由7.9%提升至8.8%,以降低烧结矿低温还原粉化性。

(2)将烧结矿中MgO含量由2.0%提升到2.2%,改善渣铁流动性。

(3)适当提高熟料比,保证熟料比大于85%,稳定入炉在球团12%左右。

(4)控制烧结碱度在1.80-1.85,确保了烧结强度,同时也保证了降低烧结配比后的碱度平衡。

(5)加强原燃料筛分管理,为达到优化粒度组成的目的,焦炭振动筛速度控制在2.5t/min,保证筛分质量。控制入炉矿石粒度在6.5mm~17mm,入炉粉末率(小于5mm)比例不得高于5%,每天观察并调整筛分速度,每天对筛下物进行筛分实验。每周定期测试筛速,保证筛网速值准确性。

(6)入炉焦炭要求CRI≤28、CSR≥63,保证料柱骨架的稳定性。

通过以上措施,稳定入炉原燃料的物理、化学稳定性,为克服渣中高Al2O3的强化冶炼提供物质基础。

3.2 上下部制度调整

(1)下部调剂:保持适宜的风速和鼓风动能以及理论燃烧温度,使初始煤气流分布合理,炉缸工作均匀活跃,热量充沛、稳定。新1#高炉共有26个风口,为应对渣中Al2O3的提升,风口布局由φ115mm*14+φ120mm*12调整为φ115mm*18+φ120mm*8,鼓风动能大于53KJ/S,风量控制在4200-4300m³/min,富氧上限18000m³/h。日常生产中风量、富氧稳定在一个相对合理区间,保持初始煤气流的稳定分布,合理的送风制度既能保证吹透中心又避免中心过分发展。

(2)上部调剂:上部调剂的目的在于控制煤气流在炉内的合理分布,它是通过运用原料的特性及其分布规律和料柱透气性而进行的,并且与下部调剂密切配合。结合原燃料情况和下部调剂情况,进行不断摸索尝试。确定出不同矿批下的布料矩阵,对下部调剂缩小风口面积、中心进一步活跃之后,上部适当疏松边缘。为防止炉身渣皮有结厚的,控制好边缘气流,保证有较高的炉身温度,布料矩阵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布料矩阵由C36135.5233230.5228225.52232O36135.5133230.5228225.52逐步调整为C34232230227.5225222.52O33.5331.5229226.5223.52

3.3 操作制度优化

调整入炉结构,使渣中预测镁铝比控制在0.50-0.60,保证有足够的流动性和稳定性。保证铁水物理热大于1500℃,使用风温大于1150℃。新1#高炉属于矮胖型高炉、炉缸直径偏大,必须保证有足够的炉缸热量去支撑料柱透气性和透液性。第一步实行中硅低硫操作,【Si】按0.5-0.6控制,适当下调炉渣碱度为1.20-1.23;第二步在物理热充沛的情况下开始低硅低硫操作,【Si】按0.3-0.5控制,碱度控制在1.15-1.18。两步均为保证炉渣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

3.4 炉前出铁管理

(1)加强关键设备的点检力度,对开口机、泥炮的点检频率由每班1次改成2次,专业点检人员巡检一次、炉前班长巡检一次。

(2)量化操作参数,稳定打泥量在2.2-2.3格,钻头备φ50mm、φ55mm、φ60mm三种,根据不同炉温需求来选择不同钻头去控制出铁时间。大钻深度统一到2.6m时换螺纹钢点破余下深度。

(3)每炉由副工长、炉前班长共同对主沟、渣铁沟进行检查确认后汇报工长,出铁指令由工长发出,不得擅自开铁口。

(4)炉前操作室接空压管,大钻钻至2.6m时退出,换空压管进入已开深度进行吹扫1-2min,后方可用螺纹钢开出余下铁口,保证铁口的通透性。

3.5效果

4 束语

面对炉渣高Al2O3的不利影响,通过摸索、时间,制定出炉渣高Al2O3下的冶炼操作和管理方案,三宝新1#高炉取得的不错的经济指标,也寻找出一套适合本高炉的冶炼方法。新1#高炉3月利用系数达3.60t/m3.d,燃料比最好单日508kg/t,创开炉后最好水平。

(1)从大风量大富氧的传统强化冶炼思想转变为将风量、富氧稳定在一个相对合理区间,保证了高强度冶炼的连续性、稳定性。

(2)不单纯只考虑渣中Al2O3含量增加而盲目调整渣结构,选择适宜的镁铝比是关键。实际生产中,炉温充沛的情况下,渣中Al2O3含量在18%之内对流动性的影响是可控的,炉缸热量充沛是核心。

(3)可以通过炉身温度变化,去微调边缘气流的强度,保证炉身温度处于相对受控的状态。

(4)炼铁是个系统工程,从原燃料管控到操作制度的选择,都直接影响着最后结果。

(5)应对渣中高Al2O3的情况,首先保证炉缸热量充沛,稳定后再考虑降Si操作。

5 参考文献

[1]熊亚飞, 舒文虎, 董遵敏.武钢6号高炉炉渣高Al2O3的冶炼实践.炼铁, 2009(02):17-21.

[2]古勇合,桂小娟.炉渣Al2O3上升时10#高炉采取的措施.冶金丛刊, 2014(12):38-40.

[3]赫戈森.6#炉炉渣适宜氧化镁含量分析.冶甘肃冶金, 2013(12):25-28.

[4]郁庆瑶,林成城,周瑜生.提高高炉炉渣Al2O3含量的配矿效益.宝钢技术, 2010(01):69-72.

[5]周传典.高炉炼铁生产技术手册[M].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2:313-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