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新能源与节能技术应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17
/ 2

汽车新能源与节能技术应用研究

施俊校

身份证号码: 33072519810817****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经济收入也不断提高,汽车作为生活中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基本,在给我们生活提供了便利的同时排放的大量尾气也给自然环境带来了危害,大量的能源消耗也面临枯竭的危机。汽车行业造成的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是当下阻碍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研发新的汽车技术是时代发展下的必然趋势。以绿色环保的理念出发,对汽车动力原料进行创新,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的问题。

关键词:汽车新能源;节能技术;应用措施

1导言

新能源汽车的出现,在为人们生活带来便利与优惠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与挑战。主要是因为汽车新能源与节能技术还不够成熟,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才会阻碍新能源汽车的全面普及。因此在今后的发展中,就要针对这些问题,展开详细深入的分析,然后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策略,来提高新能源与节能技术的应用力度,促使其获得长远持续发展。

2新能源汽车的优缺点分析

传统的燃油汽车,虽然技术已经相对成熟,有着高强的动力与续航能力,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耗油高、尾气污染较大,已经上升到国家与生态层面。再加上我国石油资源非常紧缺,生态环境的污染与破坏也在不断加剧,这就需要减少燃油汽车的制造,才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因此新能源汽车与节能技术的研发与制造,就深受全世界人们的高度关注与瞩目,也成为了汽车领域的未来发展道路之一。现阶段,我国的新能源汽车已经实现了批量生产,而新能源汽车在带来优点与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与缺点。比如其优点为:能源动力为绿色、环保、无污染的太阳能、电能等;能源的使用率也非常高,能够减少或者避免污染物的排放;价格比较低廉,受国家补贴较多;没有限号限制,方便人们的出行;能够保护生态环境,保障人们身体健康。其缺点为:我国的新能源汽车技术还不够成熟,比如电动汽车,充电桩就非常少,无法实现全面普及,不利于在高速路上行驶;新能源的续航能力与行车里程较低,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汽车的贬值较快,零部件的维修更换费用较高;新能源的维修技术还不够成熟,很难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因此在今后的发展中,就需要加大新能源汽车技术的研究与测试,来不断提高其动力技术,才能赢得人们的追捧与信赖。

3汽车新能源与节能技术的应用

3.1混合动力

混合动力汽车是将驱动系统由多个能同时工作的驱动系统联合,车辆的行驶功率依据实际的车辆行驶状态由单个驱动系统单独或共同提供。通常是指油电混合动力汽车,即采用内燃机(柴油机或汽油机)和电动机作为动力源,驱动方式灵活。混合动力的电动力系统包括电动机、发电机和蓄电池(铅酸电池、镍锰氢电池和锂电池)。混合动力既发挥了发动机持续工作时间长,动力性好的优点,又能达到电动机无污染、低噪声的好处。热效率可提高百分之十以上,废气排放可改善百分之三十以上。

3.2氢动力技术

氢动力技术在国内同样属于较为常见的新能源技术研究方向,对氢动力技术的研究主要体现在氢动力汽车的推出与使用。较之传统的动力汽车,氢动力汽车排放的不是含有害物质的尾气,而是排放纯净水,从真正意义上做到了“零排放”概念。氢动力技术现阶段作为最常见的几种新能源技术之一,为新能源汽车的研发与生产奠定了坚实基础,氢动力并非只有益处,同时该项技术也存在很大的弊端,例如研究成本偏高等等。较之传统车辆的技术成本,氢动力汽车的技术成本要高出20%左右,但是作为未来的主要研发方向,氢动力技术还是“利大于弊”的。其一,氢动力技术的能源转化率高,是普通新能源技术的2-3倍;其二,氢动力技术不见化学反应,零损耗、电池工作噪音小等等。

3.3太阳能技术

众所周知,太阳能是一种绿色、环保、可持续能源,因此太阳能的应用范围也非常广泛。比如将太阳能发电技术,应用到建筑照明、热水供应中,都能够取得显著的成效,深受人们的欢迎与追捧。因此将太阳能技术,应用到新能源汽车领域中,一直深受人们的关注与热议。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也逐渐实现了太阳能技术在新能源汽车上的应用。该技术主要是利用太阳能来作为主要能源,将其光能转化为电能,然后驱动汽车行驶。因此在汽车上,就会搭载一个光伏电池,用来太阳能的存储与转化,非常便利与高效。不过目前,太阳能技术在新能源汽车上的应用,还处于测试研究阶段,无法进行批量生产与全面推广。主要是因为在行驶中,会受到天气状况以及技术方面的限制,会直接影响到能源的输送与供给。但是该技术能够保障行驶中无尾气排放,噪音非常小,甚至无燃料费用。那么在今后的发展中,就要加大研究与测试,尽量实现批量生产,来加快新能源汽车与节能技术的发展步伐。

3.4燃料电池技术

实际上,燃料电池汽车也可以视为是电动汽车的一种,虽然如此,但是燃料电池汽车与普通的电动汽车仍然存在不同之处。例如,燃烧电池无需充电,当出现电量欠压情况时,只需要为电池装满燃料即可,较之普通的电池消耗,燃料电池具备自行补充燃料的特点,无需反复充电,为车主省去了很多复杂的蓄能步骤。总而言之,燃料电池较之普通电池优势众多,截止目前体现最为明显的包括以下五点。其一就是零排放,其二是提升发动机燃烧效率,其三是静音效果好,其四是提升燃料经济性,最后是切实减少了汽车的机油或汽油泄漏现象,避免对水资源的污染。随着行业内对燃料电池技术的深入研究,燃烧电池技术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虽然如此,但是其技术核心依然是控制器技术、电机技术以及电池技术。

3.5汽车可变排量技术

可变排量技术最终应用在通用-凯迪拉克系列车型上,作为当时的试运行车型,已经发售便开始脱销,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由此可见,可变排量技术的受欢迎程度也是相对较高,目前为止,可变排量技术成为应用最广泛的节能技术之一。众所周知,汽车在刹车或怠速中,汽车的热气挂到会向发动机输入热气,并共内燃机燃烧,基于此,能够有效降低汽车的尾气筒的喷油量,同时降低进气密度。在压缩过程中,压缩空气所需的实际能量也会随着进气密度不断降低。在设计汽车怠速时,可变排放量技术的介入能够在不改变发动机体积的前提下有效降低发动机功率,减少汽车喷油量,最大限度上降低排量。

3.6汽车压燃技术

压燃环节主要是起到带动作用,通过压燃产生的火花来发动核心设备的运转。目前为止,国内多数型号的汽车仍在使用传统点火方式,而传统点火方式中存在两种最为常见的方式,包括火花塞点火以及活塞压燃点火。较之火花塞点火,活塞压燃点火的压缩比更高,但是在发动机噪音及振动等方面远不及火花塞点火。为了有效的平衡两者之间的优缺点,汽车压燃技术将两种点火方式的优点吸收,摈弃了两种传统点火方式的缺点。

结束语

总之,目前国内市场中已经存在多种节能手段,这就说明国内具备较为成熟的节能设计与制造体系,且社会各界对环境污染问题较为重视。新能源汽车的研发与实践逐渐成为当前汽车行业的首要任务,行业市场应当给予高度的重视,持续关注节能生产的发展与落实,保证人们生活质量与环境质量的共同提高,基于此,确保我国能够尽快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郭斌.汽车新能源与节能技术应用研究[J].时代汽车,2019(02):103-104.

[2]张红琼.汽车新能源与节能技术应用研究[J].科技风,2020(18):30+35.

[3]赵力宁.汽车新能源与节能技术应用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3(08):45+47.

[4]熊安胜.基于汽车新能源与节能技术应用的研究[J].橡塑技术与装备,2016,42(06):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