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班级学生手机的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13
/ 2

谈班级学生手机的管理

谭芳

重庆市奉节职业教育中心, 404600


现在很多人离不开手机,手机成为我们生活的必备品。甚至一些人,手机没电了,会陷入不知所措的状态。长时间使用手机会让人越来越封闭,有些自控能力比较差的人容易沉迷于虚拟世界,忽略现实生活的人际交往,甚至自暴自弃,尤其对家庭关系破坏较大。无论是早上起床还是睡前,第一件事都是看看手机。在其他休息时间,也总是反复拿出手机查看,生怕会错过什么重要的信息。

当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携带手机的人数越来越多,在学校课堂上偶尔想起手机铃声是一件不稀奇的事儿。走出校门手机使用手机更是常事。对于智能手机的问世使得人们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提高。不用出门也能够网络购物,不用出门也可以点外卖吃到饭,累了就听歌打游戏,该学习了就看视频查资料……这些都成为了我们生活的必要,很多时候,对于手机的依赖也变得更加强烈了。学习的时候,可以通过手机来进行更加丰富的知识储备。逛街的时候也可以不用担心钱包丢失之类的困扰,一台手机就可以轻松付款。此外,手机也可以应用于各种工作中,报表的编制和文件的制作,不需要再过度依靠于电脑。

可我们的学生,手机简直是他们的命根。尤其喜欢打游戏,有时候会想尽一切办法,把自己的手机留在自己的身上,找准一切机会耍。

面对这一切,学校应加强学生手机管理。下面谈谈具体的看法:

一、学生手机管理要有法律依据

学校是学生学习成长的场所,为了学生能够有效学习,健康成长,在不侵害学生人身、财产等权利的前提下,学校要制订一些管理办法和规定,对学生在校园内使用手机进行有效管理,禁止学生携带手机进入校园或在校园内规范使用,这是适度行使法律赋予学校的自由裁量权。学校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做到人性化管理,把教育引导与处罚惩戒相结合起来,在推进手机管理制度之前,应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引导学生围绕手机管理问题进行讨论,让学生明确学校的管理目的,消除学生的抵触情绪,减少管理的阻力和难度。

二、为学生提供必要的通讯条件

像我们中职学校寄宿生比例较大,留守儿童比较多。他们与家长、朋友也需要必要的互动联系,学校当然不能让学生在上学时段完全与外界隔离。从人性化管理的角度出发,,为满足学生正常的通讯需求,在校园各处加装磁卡电话机,或者班级班委的手机留在班级,让每位孩子把班机的号码告诉给家长,把班主任,生活老师的电话都留给每一位孩子。缓解由强化手机管理给学生带来通讯需求的压力。

三、要取得家长的理解与支持

家长对校园内学生手机使用管理的态度和价值取向,会对学生的认识产生影响,因而校园内学生手机使用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必须得到家长的理解与有力支持。学校可借助家长委员会,让广大家长明确学校制订校园内学生手机使用管理制度的出发点,依据和具体措施。在获得家长理解的同时逐步引导家长在家庭教育的层面加强对子女使用手机的管理。开家长会时让家长登记学生使用手机情况。发现学生上课玩手机,一律联系家长,让老师和家长一起处理,可在三方协议中注明处罚措施,这防止学生没收一部手机,再拿一部手机。

四、制订明确的管理制度并予以宣讲贯彻

学生总是担心上交的手机丢失或拿错,怎么办?每个班用一块大布或大木板制作一个大的“手机袋”,根据班内人数缝小口袋或贴小袋子,在小口袋上贴编号或学生姓名,这是防止学生拿错。大手机袋放在教室内醒目的地方,在老师和同学的眼皮子底下,丢失手机的可能性不大,也可有专人管理。或直接制作加锁的“手机袋”。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是加强学生手机使用管理的有力保障。学校要根据变化发展着的实际,积极发现校园学生手机使用中存在的新问题,适时调整一些过时的制度性规定。学校要让广大教师深入校园学生手机使用的管理工作中,统一思想认识,明晰岗位职责,清楚处理程序方法。

五、班主任加强监管,一步到位。

前期工作要慢、细致,准备要充分,适应期要足够长,让学生能有充分的时间系统脱敏。一旦付诸行动,要坚决果断,绝不拖泥带水。

  首先,每位同学登记手机号码,没有的填“无”,把号码全部整理好,和家长逐一核实,全班四十人,有十五人没有手机或者手机从不带入学校,工作量减少了三分之一强,另有二十五人每周带手机到学校。确认无误后进入监管、检查程序——上课期间随机拨打登记的号码,如果出于开机状态则视同于使用手机。

  这一招大家事先并没有想到,底牌总是最后再亮出。虽然有些意外,但是细想一下没有反对的理由,因为老师不能时时刻刻巡视检查,而且即使巡视,也有检查不出来的可能。如果全部依靠老师的检查,则执行力度是肯定不够的,必须大家自觉遵守,而不是被动地躲避或存有侥幸心理。事前我们讲明白道理,让大家都能理解,上课时完全没有必要开机,反之,开机就有使用的嫌疑。从规定出台之后到目前为止,随机抽查若干次,无一人次被发现上课时手机开机。管理基本成功。因此,班主任的管理与执行力非常重要。

学生手机的使用管理,必须以相关法律法规为基础,调整管理策略,优化方法手段,以便更好地发挥现代科技服务人、发展人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