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PICC置管术中置管体位的改良与导管异位的关系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13
/ 2

早产儿 PICC置管术中置管体位的改良与导管异位的关系研究

陈璐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 甘肃 兰州 730000

摘要目的:探析早产儿PICC置管术中置管体位的改良与导管异位的关系。方法:实验中选取76例早产儿作为实验研究对象,其均需接受PICC置管,同时为探究置管体位与导管异位的关系,将76例早产儿随机分配为两组,即使用常规体位的对照组和使用改良体位的观察组,每组38例,对比其临床效果。结果:据实验研究,应用改良体位的观察组,其导管异位发生率明显更低,耗时短,同时也不需要过多的调整,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显著低于依然应用常规体位的对照组,数据间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产儿PICC置管术中应用改良体位能够显著降低导管异位情况的发生率。

关键词:早产儿;PICC置管;改良体位;导管异位;应用效果

前言:PICC置管是临床上较为常用的一种药物输注方法,可以明显提升药物输注安全性,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早产儿未发育完全,在接受治疗时必须要通过PICC置管辅助,但因早产儿患儿生理发育不足,在导管穿刺时会有许多的困难[1]。常规体位下进行穿刺时极有可能会导致并发症风险,据统计并发症发生率大约为6.63%~24.6%,且与操作技巧、患儿局部血管解剖变异等多方面因素有关,对此,临床上考虑将传统固定歪头体位改良自由仰卧体位,以此来降低导管异位发生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实验中共选取76例研究对象,均为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早产儿,时间为2020年8月至2021年2月。据调查分析,所有患儿家属同意患入组参与实验,且所有入组早产儿,胎龄<34周;需应用葡萄糖酸钙等刺激性较强的药物;缺乏合适的外周静脉输液通道;且所有入组患儿均未合并有先天性疾病。同时,76例早产儿中包括39例男性和37例女性,在入组后将其随机分配为使用不同体位姿势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比来看两组早产儿的基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于对照组中应用传统体位,需严格遵循规范化操作流程进行操作,穿刺成功后,将导管伸入至侧锁骨三分之一位置,随后停止伸入,辅助患儿头部转向穿刺针头一侧,并协助其将下颌与肩峰紧贴,然后继续引入导管,穿刺完毕后生理盐水风管,并应用纱布按压止血,最后由3M透明敷贴进行固定。

观察组患儿应采用改良体位,通过为患儿使用一次性无菌巾进行全身包裹,然后放置于手术台上保持自由仰卧体位,依然需按照规范化标准进行PICC置管穿刺,且导管伸入过程中,不予以针对性的调整体位,穿刺成功后固定。同时,使用X光进行检查。医护人员要密切关注两组早产儿的生命体征、置管情况。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儿的导管异位率、置管时长、导管调整次数、机械静脉炎发生率。

1.4统计学处理

实验过程中的统计学处理工具选用SPSS20.0,使用“±”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表示计数资料,分别使用t、X2检验,若数据间差异较大且存在有统计学意义,可表示为(P<0.05)。

  1. 结果

2.1 观察指标对比

1 两组早产儿导管异位率、置管时长、导管调整次数、机械静脉炎发生率对比

组别

n

导管异位率(%)

置管时长(min)

导管调整次数(次)

机械静脉炎发生率(%)

观察组

38

3(7.89)

37.05±6.34

0.54±0.69

4(10.52)

对照组

38

8(21.05)

46.89±6.22

1.48±0.88

7(18.42)

t/X2


8.554

9.093

9.824

10.254

P值


<0.05

<0.05

<0.05

<0.05

应用改良体位的观察组早产儿,其导管异位率、置管时长、导管调整次数和机械静脉炎发生率等观察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数据间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1. 讨论

早产儿自身便有极高的风险性,在分娩后,需密切关注其身体情况,并给予一定的干预措施。PICC置管是较为常用的一种置管方法,可通过其应用来为患儿机体输注药物,但在实际置管过程中,却会因体位姿势而加剧导管异位发生率甚至是更大的危险

[2]。据调查分析,早产儿PICC置管后,颈内静脉异位是发生率最高的一种导管异位情况,使得患儿会伴随有肿胀、疼痛症状,甚至诱发血栓。为降低风险,会在PICC置管穿刺时让患儿头部偏向穿刺一侧,然后继续送管,这样一来可以降低肿胀、疼痛等情况的发生,但也会有一定的导管异位发生率,风险性非常高。本次实验中,重点探究了PICC置管时应用改良体位的临床价值。应用改良体位时,需应用一次性无菌巾包裹早产儿,保持自由仰卧位进行导管引入,这样一来可以显著降低患儿的不适感,减少哭闹,通过实验结果中表1来看,应用改良体位的观察组早产儿,其导管异位发生率低至7.89%,较之常规体位下的21.05%明显更低,(P<0.05)。其次,在导管引入过程中,置管时间、调整次数也会影响PICC置管的有效性,甚至是提高并发症发生率,但通过改良体位的应用,虽然患儿可能会存在有乱动、挣扎情况,但能够让患儿在心理上对陌生的环境有所适应,这便使得其接受性较高,而传统体位姿势下,需辅助患儿头部歪向一侧再进行穿刺,但这会使得患儿在心理上感受到恐惧、紧张[3]。如表1来看,观察组患儿的置管时长、调整次数以及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明显更优于对照组,(P<0.05)。

通过本次对照实验分析可见,对于早产儿PICC置管时采用改良体位姿势能够显著降低导管异位发生率并保障安全性。

参考文献

[1]莫红燕,周福心. 新生儿PICC中送管体位改良对导管异位的影响研究[J]. 中国实用医药,2020,15(17):92-94.

[2]易纪津,姜东梅,成丽芳,潘立珍,黄荣静,苏丽华,杨泽新,张海燕,梁素琴. 不同体位脉冲式冲管在调整新生儿PICC置管导管异位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医学创新,2019,16(05):118-121.

[3]张李霞,李函,董银凤. 水胶体敷料预防早产儿PICC置管术后机械性静脉炎的疗效观察[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23):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