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对ICU重症护理效果的临床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12
/ 2

心理护理对 ICU重症护理效果的临床分析

白雪

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 重庆市 404000

摘要

本文旨在研究重症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干预所获得的临床结果,并分析心理护理对ICU重症护理的临床价值,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支持,在具体的操作过程当中,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我院重症监护室就诊病人102例,收集患者的基本资料,随机将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组与心理干预组。常规的护理组采取普通的护理方式,心理干预组则采取心理护理的方式;对比两组患者在生理指标和满意程度上的差异性。通过实验结果表明,心理干预组的生理指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而心理干预组的满意度则高于常规护理组,心理干预组的满意度为88.46%;而常规组的满意度为63.46%,两者的满意度相比较,结果呈现显著性差异。如此可见,对于ICU重症患者护理时应采取心理护理的方式,减轻患者的焦虑程度,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关键词心理护理ICU重症护理临床分析

重症监护室是临床抢救的场所之一,重症监护的患者通常病情较为严重,病情扩散较快,为了更好的达到治疗效果,通常会由患者家属对其进行陪护。除此之外,由于重症监护室有严格的环境条件,所以患者通常会产生焦虑恐惧的心理情绪,进而产生一系列不良的身体反应,影响抢救工作的有序开展,基于此本实验主要是将心理干预应用于ICU重症护理之中,并分析其护理效果,有效地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患者一般资料

本文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我院重症监护室的患者,作为临床资料共102例,随机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心理干预组,对照组的患者为51例,其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28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5.67±4.3岁;心理干预组的患者也为52例,其中男性为23例,女性亦为28例,平均年龄为48.3±2.63岁,对其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方式。将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统计性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试验方法

常规护理组的患者采取普通护理的方式,具体操作如下,医护人员需了解患者的病情,并且掌握患者抢救过程治疗过程涉及的医学方法,对患者进行全天血压,血氧,心率监控,观察患者的生理体征,并及时记录。同时,留意患者的治疗环境,保证患者病床整洁,根据患者需求提供合适的体位,并按照医嘱进行工作。

心理干预组具体操作如下:(1)医务工作人员需在普通护理的基础之上,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医院,重症监控室的规定以及设备的使用方法,减轻患者和家属的焦虑。(2)医务工作人员需为患者搭建沟通的平台,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合理的措施,与其进行交流和沟通。医务工作人员还需时时留意患者情绪的变化,解析患者心理情况,对于患者存在的疑问要耐心的解答,帮助患者树立信心。(3)医务工作人员同时也要增强患者病情的接受能力,具体体现为:帮助患者熟悉医院就医环境,为治疗做准备,以便患者在救治过程当中拥有较少的焦虑恐惧心理。在治疗之初,医务人员可告知患者病历诊断过程,使其做好充足的准备;在患者接受治疗过程中,医务工作人员还应及时的指导,对于思想压力过大的患者,要及时疏导其心结,帮助其树立就医信息,为患者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让患者能够体会来自医务人员的关心和爱护。

1.3判断标准

本实验采用SAS、SDS对患者的情绪进行评分,总分为10分,患者得分越高则表明知觉特征为明显,除此之外对患者的满意度也做了调查,以三个维度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作为评价的标准。

1.4统计方法

本实验采取SP SS20.0统计学软件对患者相应的数据进行处理,结果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一般资料以比例数或百分数表示;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具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分析

2.1生理指标比较

医护工作人员表示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之后,焦虑情绪,生理指标都发生了改变,就生理指标而言如下图所示,心理干预组与对照组相比,其临床效果更加明显(p<0.05)。


表1 两组患者在生理指标上的对比(M±SD)

组别

例数

SDS

SAS

症状评分

常规护理组

52

68.45±3.19

69.85±4.73

5.12±1.33

心理护理组

52

41.22±1.08

49.12±2.01

2.31±0.33

t


12.306

18.457

15.234

p


<0.05

<0.05

<0.05


2.2满意度比较

对常规护理组的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发现有23例患者对于医者的护理工作感到满意,有10例患者一般满意,总的来说满意度为63.46%;心理干预组有38例患者感到满意,有8例患者感到一般满意,总的满意度为88.46%,如此可见,心理干预组的满意率已显著高于常规组的满意率,有统计,学软件s PS s20.0,进行卡方检验可知,杨总,数据的统计值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2所示。

表2 两组患者满意度的对比

组别

例数

满意

一般满意

不满意

满意率

常规护理组

52

23

10

21

63.46%

心理护理组

52

38

8

6

88.46%

2





4.561

p





<0.05


3讨论

ICU病房又称重症护理病房,主要治疗到手术后严重创伤,脏器衰竭以及心肺复苏等,较为复杂且严重的患者,因为ICU病房的患者病情严重且复杂,病情变化趋势快,所以,会在极短的时间内给患者的心理程序造成极大的影响。如此患者便会出现以下心理情绪:①对手术成功与否持怀疑心态,容易在手术前、手术中产生焦虑情绪②患者进入ICU病房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情绪波动较大,容易表现出愤怒、冷漠,难以接受病情的情况③部分患者对医院,尤其对ICU重症病房比较反感,易产生悲观情绪,从而消极的对待医院以及医务工作人员;没办法,不易接受护理、治疗④ICU病房的患者,老年患者居多,由于缺少对疾病的自我认识,往往会产生恐惧心理。基于以上情况,ICU病房的患者往往会出现抑郁,焦虑,恐惧,绝望等不良心理情绪,这些情绪都会影响患者的生理指标和心理状态,因此ICU病房的护理人员除了关注患者的病情外,还应该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对患者的情绪给予不同程度的护理,以便最大程度的减少患者的不良情绪,使患者能够积极的配合护理人员,开展护理工作,进而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胡雪辉.心理护理对ICU重症护理效果的临床疗效评价[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46):85+92.

[2]邱春花.心理护理对ICU重症护理质量的相关影响效果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08):101.

[3]邵晓玉,胡新,闫岩,孙冬梅,陈天玲.心理护理对ICU重症护理效果的临床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30):114.

[4]曲慧娟.心理护理对ICU重症护理效果的临床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