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法松解联合小针刀疗法治疗肩周炎的效果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08
/ 2

手法松解联合小针刀疗法治疗肩周炎的效果探讨

周春景

上海普陀区桃浦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0331

[ 摘要] 目的 :探讨并分析用手法松解联合小针刀疗法治疗肩周炎的效果。方法 :选择重庆市巫山县人民医院 2019 年 1 月至 10 月期间收治的50 例肩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n= 25)与对照组(n= 25)。用电针疗法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用手法松解联合小针刀疗法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的评分。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更高, 治疗后其 VAS 评分更低,P < 0.05。结论 :用手法松解联合小针刀疗法治疗肩周炎的效果显著,能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病情,减轻其肩部疼痛的症状。

肩周炎是指肩关节周围软组织(包括肩关节囊及其周围韧带、肌腱、滑囊)出现的慢性特异性炎症 [1-2]。肩关节疼痛和活动受限是此病患者的典型症状。中医治疗肩周炎的历史悠久,且疗效显著。本文主要是研究用手法松解联合小针刀疗法治疗肩周炎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 2019 年 1 月至 10 月期间收治的 50 例肩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纳入标准是 :病情符合肩周炎的诊断标准;存在肩关节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沟通能力正常; 自愿参与本研究。其排除标准是 :有肩部外伤史或手术史 ; 由颈椎病、肩袖损伤、肩关节盂唇损伤、肩胛背神经卡压症等引起的肩关节疼痛及活动受限 ;合并有其他严重的器质性疾病 ;对进行手法松解治疗或小针刀治疗存在禁忌证。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n= 25)与对照组(n= 25)。在 25 例观察组患者中,有男 13 例,女 12 例 ;其平均年龄和平均病程分别为(48.21±4.05) 岁和(6.18±1.24) 个月。在25 例对照组患者中,有男 12 例,女 13 例 ;其平均年龄和平均病程分别为(48.86±3.64) 岁和(6.29±1.32) 个月。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 > 0.05。

1.2方法

用手法松解联合小针刀疗法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 方法是 :1)手法松解。指导患者取坐位,医生站在患者的背后,向后牵引其患侧的肩关节,然后再将其肩关节向内方弹压。指导患者取仰卧位,医生站在患者的头端,用一只手握住患者患侧的腕部,向上进行牵引(尽量将其患肢举高),用另一只手按揉其患侧肩关节周围的软组织。指导患者取坐位,医生站在患者的背后,将其患肢缓慢后伸, 用右手握住其肘部,以稳住其患肢,用左手握住其患手向上牵拉,将其患肢牵拉至最高程度。每次治疗 30 min 左右, 每天治疗 1 次,共治疗 15 d。2)小针刀。指导患者取侧卧位,将患肢朝上。充分暴露其患侧肩部,对其患侧肩部的大小圆肌止点、下肌附着点进行定位。对其患肩的皮肤进行消毒, 用 1 mm 的小针刀在其肱骨小结节的骨面处垂直进针,在针刀到达喙突顶点外 1/3 骨面处时纵疏横剥 2 刀,松解的范围应小于 0.5 cm。之后将针刀分别刺入肱骨结节间沟前面的骨面、肱骨大结节后下方的小圆肌止点处及阿是穴,在上述部位分别采用提插刀法提插松解 2 刀。完成上述操作后, 退出针刀,按压针孔约 1 min 后用创可贴覆盖针孔。每周治疗 1 次,共治疗 3 次。用电针疗法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 方法是 :对患者患侧的肩髃穴、肩髎穴、天宗穴、肩贞穴、曲池穴、合谷穴等穴位进行针刺,捻转毫针,得气后留针30 min。在留针期间,将 G6805 型电针仪与毫针的尾端相连接,将电针仪的治疗频率设为 50 ~ 80 Hz,开启电针仪,持续对患者进行通电治疗。每周治疗 3 次,共治疗 2 周。

1.3疗效判定标准与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用显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减轻,其患侧肩关节的功能明显改善)、有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所减轻,其患侧肩关节的功能有所改善)和无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未减轻,其患侧肩关节的功能未得到改善)评估两组患者的疗效。治疗前后, 比较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的评分。VAS 的分值为 0 ~ 10 分,患者的评分越高表示其患侧肩关节疼痛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19.0 软件处理本研究中的数据,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²检验,计量资料用x s 表示,用t 检验,P <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见表1。

表 1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组别 例数 显效[n 有效[n(%)] 无效[n(%)] 总有效率[%(n )]

(%)]


观察组 25 15(60) 10(40) 0(0) 100(25)

对照组 25 5(20) 15(60) 5(20) 80(20)

χ² 值 5.5556

P 0.0184

注 :(总例数 - 无效例数)/ 总例数 ×100%= 总有效率。

2.2 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 VAS 评分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 VAS 评分相比,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 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P < 0.05。详见表 2。

组别 例数 治疗前的 VAS 评分 治疗后的 VAS 评分

对照组 25 5.76±1.24 3.05±1.36

观察组 25 5.74±1.26 1.83±0.72

t 值 0.0565 5.0433

P 0.9551 0.0205

3 讨论

西医认为,肩周炎的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肩关节周围软组织劳损或退变、长期姿势不良等导致肩关节囊及其周围韧带、肌腱、滑囊等出现慢性炎症反应。肩周炎被中医称为“冻结肩”、“肩凝”。《诸病源候论》中说:“体虚,腠理开,风邪在于筋故也……邪客机关,则使筋挛,邪客足太阳之络,令人肩背拘也……”。中医认为,肩周炎的发生主要与患者气血不足、外感风寒湿邪及闪挫劳伤等有关。中医常采用针刺疗法、推拿疗法、艾灸疗法、中药敷贴疗法等治疗肩周炎。小针刀疗法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针刺疗法。用该疗法对肩周炎患者进行治疗能直接松解其肩关节周围的粘连组织,解除其局部肌肉痉挛,起到激发经气、疏通气血及止痛的作用。手法松解属于推拿疗法的一种。通过对肩周炎患者进行手法松解治疗,能促进其肩部的血液循环,缓解其肩周肌肉痉挛及关节囊挛缩,改善其肩关节的功能[3-4]。

本研究的结果证实,用手法松解联合小针刀疗法治疗肩周炎的效果显著,能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病情,减轻其肩部疼痛的症状。

参考文献

  1.  刘勇,王静军,李宏英.肩部中药溻渍联合麻醉下手法松解治疗冻结期肩周炎患者的临床观察[J]. 中国民间疗法,2019,27(15):41-43.

  2.  赵亮,蒋子云,杨芳,等.运用MRI 三维重建模拟技术全麻下精准针刀联合手法松解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20):42-43,45.

  3.  商海明,商林秀.小针刀联合手法松解在肩周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探析[J].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8,16(3):327-328.

[4] 黄智强. 玻璃酸钠联合关节手法松解治疗肩周炎临床观察 [J].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7(2):46-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