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症心脏瓣膜患者心内直视术后起搏器护理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08
/ 2

危重症心脏瓣膜患者心内直视术后起搏器护理观察

赵彦燕

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十堰市人民医院 湖北十堰市 442000

摘要:目的:为了探明危重症心脏瓣膜患者心内直视术后起搏器护理效果。方法:我院在2019年3月~2020年4月收治了危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共计114例,本次研究中将收治的病患进行分组研究,即对照组和研究组。给予对照组的病患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对于研究组的病患采用综合性的护理措施。结果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研究组的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危重症心脏瓣膜的病患进行心内直视术后应该对临时起搏器进行严密的观察,同时还应该对其进行综合性的护理措施,这样有助于对病患术后并发症的控制,从而有效提高病患的抢救成功率,对病患的预后可以有效改善。本文同时为危重症心脏瓣膜病的相关研究提供了理论参考依据。

关键词:危重症;心脏瓣膜;心内直视术;起搏器护理

前言

心脏瓣膜疾病主要指的是临床上血液的异常流动,同时是还表现为心功能障碍、内分泌紊乱以及全身的代谢异常。对于该病目前主要的治疗方式为心内直视术,尽管临床上对于该病的治疗在不断的改善,但是并发症的发生率仍然较高,致死率也不断攀升。该病的病患患有缓慢性心律失常是目前发病率较高的并发症。基于此,笔者通过对所筛选的病患进行分组对比研究,旨在探究起搏器护理在该病的应用效果,现将研究成果汇报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在2019年3月~2020年4月收治了危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共计114例,本次研究中将收治的病患进行分组研究,即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的病患57例,男性25例,女性32例,年龄范围在34~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1.34±3.89)岁;研究组为57例,男性26例,女性31例,年龄范围在35~8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0.56±4.12)岁。

1.2方法

所有的病患在进行心内直视瓣膜置换术之后,采用气管插管后并转入ICU进行治疗。给予对照组的病患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对病患进行术前以及术后的常规护理。对于研究组的病患采用综合性的护理措施,具体操作如下:

首先是临时起搏器的护理,临时起搏器主要是和病患的心外膜进行链接的通路,将电极导线在起搏器进行连接后,护理人员需要使用无菌纱布对其进行隔离,同时还要检查,插头是否固定完好,防止出现点击以及室颤的事件。另外要加强对病房的巡视工作,防止临时起搏器出现位移或者断裂的问题,要仔细检查导线与皮肤处的敷料,保证其干燥,做到每周进行2次的更换,同时要进行相应的消毒。如果病患起搏心律超过了起搏心律,可以适当的降低起搏的频率,随后逐渐的关闭起搏器,在关闭后的24h内需要对病患的血压以及自主心率的变化进行检测,起搏器应该至于床头,在进行手术后导线的保留应不超过14d。

其次是对病患生命体征的护理,在病患的术后72小时内要对病患的起搏器的各项参数进行连续检测,要注意心电监护仪显示的起搏图形是否有规律。要对病患的心律进行连续的检测,防止其出现心律缓慢以及低心排的问题。同时还要对病患的肝肾功能进行人监测,如果发现不良的问题应该立即采取措施。

再次对病患的呼吸系统进行护理,通畅情况对于危重症的心脏瓣膜的病患采用的麻醉方式主要是全麻,一般在术后还处于未清醒状态,为了保证病患的供氧,应该对其呼吸的情况进行严密的监测。连接呼吸机后还应该对其血气的指标进行监测,要根据病患的血气指标调整呼吸参数。一般情况下,病患在手术后的排痰能力较弱,因此对于双肺的呼吸音也应该进行严密的监测,必要的情况下要帮助病患进行排痰。

最后要对病患进行心理护理,对病患以及病患的家属进行临时起搏器原理的讲解,同时还要告知其注意事项,提高病患以及家属的配合程度,缓解病患的恐惧以及紧张的心理,从而增加其治疗的信心。

1.3统计学方法

通过采用SPSS22.0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处理结果使用均数±标准差,即609640547fb00_html_6896ac5e1e0a6680.gif ±S。并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采用χ2检验技术资料,当P<0.05时,表示差异显著。

  1. 结果

从表1中可以看出,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研究组的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表1 对照组和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组别

例数

低心排

严重心律失常

肺不张

发生率

抢救成功率

研究组

57

1

1

0

3.51%

96.49%

对照组

57

4

5

7

28.07%

73.68%

注: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

  1. 讨论

危重症心脏瓣膜病在临床上主要采用的治疗措施为心内直视瓣膜置换术,但是该手术在实施后很容易导致病患出现缓慢的心律失常,进一步对病患的康复十分不利。临床上对于该病的治疗主要采用的是起搏器治疗,病患在治疗的过程中,如果能够接受良好的护理措施,则可以得到较好的预后。临时起搏器主要是依靠起搏电极来对危重症心脏瓣膜病的心率进行改善的,其可以有效的纠正病患血流动力的异常现象,从而可以有效的改善病患的心率紊乱的情况。从本次研究的结果中可以发现研究组的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以说明对于心脏瓣膜病的病患在进行心内直视术后采用临时起搏器的方法对病患抢救成功率的提升有着较大的帮助。尽管临时起搏器在临床上的应用非常广泛,但是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概率也较大,这与起搏器的位置以及术后的护理有着较大的关系。如果对病患进行有效的护理,不仅可以使患者避免出现不良的现象,同时还能有效防止病患发生低心排、严重心律失常及肺不张等并发症的发生,从而进一步保证病患的预后。在本次的研究中,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因此进一步说明了对病患实施有效的护理是实施临时起搏器后所必须的步骤。

总之,对危重症心脏瓣膜的病患进行心内直视术后应该对临时起搏器进行严密的观察,同时还应该对其进行综合性的护理措施,这样有助于对病患术后并发症的控制,从而有效提高病患的抢救成功率,对病患的预后可以有效改善。本文同时为危重症心脏瓣膜病的相关研究提供了理论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 刘红琼. 危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心内直视术后临时起搏器的观察与护理干预措施[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20, v.8(11):130+132.

[2] 严婷婷、朱丹丹、高文娟. 快速康复护理对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及恢复进程的影响[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20, v.28(S1):176-178.

[3] 刘翠翠. 医护一体化护理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术后卧床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J].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20, v.31;No.305(05):148-149+153.

[4] 解凤英, 陈芳, 孙慧. 时效护理干预对心脏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快速康复效果分析[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20年5卷50期, 38-39页,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