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癌造瘘口术后患者的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08
/ 1

直肠癌造瘘口术后患者的护理

李洪

兴文县中医医院 四川 宜宾 644400  

直肠癌是指发生于患者乙状结肠与直肠交界处的恶性肿瘤疾病,据流行病学显示,直肠癌发生率居于全球癌症发病率第三,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在我国,直肠癌多发生于中老年男性患者,分析其疾病原因多与环境、生活习惯、饮食习惯有关。针对直肠癌患者,临床多采用手术治疗方法,因其直肠位置低,解剖难度较高,需切除中下段肛管组织以保证手术切除完全,达到治疗效果,术后患者肛门功能障碍明显,需行造瘘口术为患者提供新的排泄通道,手术治疗效果确切。但患者行造瘘口术治疗后,患者外在形象、生活方式、排泄方式均发生明显变化,导致患者出院后负面情绪严重,生活质量明显下降,部分患者合并有造瘘口感染、出血、坏死等并发症情况,造成严重的生理、心理痛苦,因此,在直肠癌造瘘口术后,护理人员需为患者提供专业护理干预,改善患者预后质量[1]

健康教育,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需根据其基础资料、疾病内容、检查结果等内容系统梳理,准确告知患者造瘘口术治疗方法和临床应用重要性,并告知患者术后排泄方法会发生改变,促使患者及家属对自身疾病和临床治疗干预措施有准确认识,提高患者自我管理意识和治疗依从性。

心理护理,在癌症和造瘘的双重压力下,患者围手术期心理负担明显,常伴随着有焦虑、消极、抑郁等不良情绪,导致患者治疗信心较低,机体康复时间较长,治疗效果不理想。在心理护理中,主要从术前和术后两个时间段给予不同心理护理指导,术前护理人员需鼓励患者勇于表述,表达内心不良情绪、表达心理需求,采用适当的情绪宣泄方式,促使护理人员掌握患者心理状况,并制定合适的护理干预措施。针对术前1d失眠、焦虑严重患者,需在医嘱下为患者提供镇定药剂,保证患者术前休息质量,提高手术耐受力。手术治疗后,护理人员需定期了解患者心理状态情况,告知患者手术治疗成果,提高患者治疗信心,同时需要逐步改善患者思维方式,对提高患者临床治疗配合度、缓解患者不良情绪具有重要指导意义[2]

饮食指导,由于患者行造瘘口手术治疗后,肠道功能、肛门功能均发生明显裱花,在饮食干预中,早期需给予温开水服用,给予清淡流质食物干预,并逐渐过度至半流质食物,待患者初次大便排出后,可过渡到正常食物。若患者出现胃肠道不适,需停止肠内营养支持,而选择肠外营养,观察胃肠道蠕动情况,并做对应的不良反应护理干预。同时在饮食干预期间,需增加蔬菜、水果食物摄入量,多饮水,以促使大便通畅。

造瘘口护理,护理人员需定期观察患者造瘘口恢复情况,并给予皮肤护理和并发症护理。皮肤护理中,护理人员需指导患者家属每日采用毛巾温水擦拭皮肤,保持造瘘口局部皮肤干燥整洁;并发症护理中,主要是根据患者造瘘口并发症情况给予对应护理干预:造瘘口狭窄护理,护理人员需采用机械扩张措施,每天扩张造瘘口,能有效降低造瘘口狭窄发生率;造瘘口感染护理,护理人员需每日观察患者造瘘口周围皮肤红肿、疼痛、溃烂情况,采用氧化锌软膏涂抹于造瘘口处,能够起到皮肤保护的效果,降低患者造瘘口感染、溃烂情况发生率;造瘘口坏死护理,造瘘口坏死发生原因为患者造瘘口局部黏膜发生水肿情况,影响肠管正常供血,出现缺血性坏死情况,因此,护理人员需密切观察患者造瘘口恢复情况,采用硫酸镁溶液或高渗生理盐水进行湿敷,能够有效改善造瘘口局部黏膜水肿情况,从而避免发生缺血性坏死[3]

技能训练,患者术后第2d需在护理人员指导下进行肢体活动,包括肢体伸屈、体位更换等活动,若患者耐受力较高,可指导患者尽快下床站立、走动,能够促进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降低疾病并发症情况。第3d需指导患者尽快下床活动,在床边走动10-20min,走动期间询问患者有无机体不适情况,避免出现意外情况,训练结束后需再次检查各引流管固定情况,并指导患者回到病床休息。同时,在患者出院后,护理人员需为患者建立个性化病历档案,建立微信平台,定期了解患者随访情况,便于及时为患者提供护理支持,改善患者预后质量,满足患者护理需求。

综上所述,直肠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采用造瘘口术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手术治疗效果,但术后患者心理压力、身体健康、生活方式均发生明显改变,患者对疾病了解内容较少,导致术后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下降,预后质量不理想。护理人员需根据患者疾病情况、治疗特点从健康指导、心理干预、饮食护理、造瘘口护理、技能训练等方面为患者提供综合性护理干预,有利于术后造瘘口恢复,促使患者正确认识疾病,提高自身机体功能,从而达到护理效果,提高预后质量。

参考文献

  1. 蓝雪. 人文关怀护理用于直肠癌结肠造瘘口患者护理临床效果分析[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9, 32(07):1094-1096.

  2. 索广琴. 心理护理对直肠癌术后造瘘患者的护理效果研究[J].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0, 18(09):162-163.

  3. 周晓菲. 预见性护理对于低位直肠癌根治术后结肠造瘘口护理的应用效果评价[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9, 25(16):2851-2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