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中药房医疗安全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08
/ 2

医院中药房医疗安全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

余娇青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中医骨伤科医院 浙江省 杭州市 311261

摘要:目的分析医院中药房医疗安全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方法在本院于2019年2月对中药调剂工作实施中药调剂质量管理措施,2018年8月-2019年1月为实施前,在此期间纳入的12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2019年2-7月为实施后,在此期间纳入的12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比较2组患者服用药物后的治疗效果、不良事件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和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1),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药调剂质量可提高患者用药疗效和安全性。

关键词:医院中药房护理;医疗安全质量;管理体系;构建方法

引言

中医是我国的传统医学,治疗疾病的方法独特,我国中医药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智慧结晶,随着中医科技的进步,中医的应用范围不断增加。中药的质量直接影响患者治疗疾病的效果,如何有效降低患者在拿药到煎药过程中的错误率,以提高临床效果和减少医患纠纷。本次研究医院中药房医疗安全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8月-2019年7月在本医院中药房购买药物的患者240例,根据中药调剂质量管理措施分组,2018年8月-2019年1月为实施前,在此期间纳入的12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2019年2-7月为实施后,在此期间纳入的12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观察组男70例,女50例;年龄24~71(46.45±1.32)岁;疾病类型:消化系统疾病41例,呼吸系统疾病35例,心脑血管疾病23例,其他21例。对照组男72例,女48例;年龄23~70(46.58±1.22)岁;疾病类型:消化系统疾病42例,呼吸系统疾病36例,心脑血管疾病22例,其他20例。2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加强科室管理制度的建立,明确各个岗位职责

依据中药房各个板块的管理制度,包括中药房调剂室管理制度、中药仓库管理制度等。各个模块以质量管理为核心,实行严格的规章制度,实行岗位责任制。科室人员应合理配置,以科主任为核心,配置药房专业饮片调配人员、处方调配复核人员、仓库保管员、验收员、煎药室人员、窗口发药人员等,明确各个岗位人员的职责。并可从中抽取优秀的人员,以科主任为核心,建立科室质量管理小组,每月进行自查自监,全面负责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整体运作。

1.2.2药品储存管理

中药房工作人员应详细记录药品规格及存放条件。严格按照国家药品和中药饮片的法律法规的要求,配备符合条件的存储设施设备,对中药房的温度和湿度也应进行适当的调控和监控。根据药品不同,按照温度要求存放在冷库、常温库、阴凉库内,药品有温度、湿度要求的设定温度,根据不同条件储存,例如内服与外用药、性质相互影响药物、易串味药物、危险药品应设立专门库房,并做好药品安全消防处理。人员配备上确保药房工作人员具有足够和专业的药品管理能力,确保药品质量为前提,实际工作中应根据药品用途、功能、价格将项目分开,做好通风防潮工作。

1.2.3加强人员管理

(1)对中药房工作人员进行强化培训。中药房工作人员作为中药处方调剂核发的直接参与人员,其专业性与责任心直接影响到患者治疗效果及生命财产安全,同时也代表了医院整体医疗质量。因此需要建立完善的培训机制对中药房药师、药士及其他工作人员进行系统培训,尤其应强化中药房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以提高发药配药过程中的责任心、对中药房工作的敬畏心,从而使中药房发药配药质量整体提高。(2)提高中药饮片斗谱摆放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中药饮片摆放位置直接决定了中药房工作人员取药时间及取药所需的代价,因此应当对中药房中药饮片进行分类、分型、分批次整理。结合小包装饮片的调剂特点,合理规划斗谱,条件允许情况下对药品定期调整,将斗谱、斗柜排列细化分类,及时在电脑中同步更新。同时应当根据中药饮片类型进行合理归置,根据药效、治疗疾病类型、药理类型等分类摆放,以便于拿取。从而减少因摆放不合理导致的中药房工作人员情绪反感、劳累等情况,提高调剂舒适度,进而提高中药饮片调剂质量。(3)完善中药房窗口服务流程以提高工作积极性。对中药房工作人员进行系统规划,将审方、调剂、核对、发药等环节有序分开,以保证各环节工作分步进行。同时应执行严格的管理制度,将“内调剂、外发药”区域分开,减少患者干扰,以此降低中药房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和心理压力,减少因长期工作导致的精力分散、责任心降低、抵抗情绪上升等现象,提高发药效率及质量。

1.2.4加强煎药室的质量管理

首先质量管理小组要向煎药室人员传达煎药室管理制度及规范,并建立标准化的操作流程。煎药室要有清场记录、消毒记录,每批次中药饮片煎煮完先整理清场,再进行消毒。做好药品的收发记录,无论是收入待煎饮片还是煎好的汤剂都要有明确的记录,记录日期、贴数、特殊注意事项等。质检人员不定期到煎药室检查饮片煎煮情况,如浸泡时间、煎煮时间是否符合标准;一些特殊用法的如先煎、后下、另调的饮片是否有按标准执行,检查药渣有无硬心、白心等,煎药机有无焦底,装药袋有无焦斑霉点,患者信息是否完整准确等。另外,科室质检人员每月抽查代煎并包装好的中药汤剂,检测代煎好的中药汤剂质量是否达标,查看外包装是否漏液,沉淀物含量是否达标,汤剂颜色及浓度是否达到标准等。另外,还可请门诊或病区的患者评价中药煎剂的质量,建立患者煎药满意度调查表。以上这些都整理记录归纳存档,汇报到科室质量管理小组,随时监控煎药质量。

1.3观察指标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不良事件比较,两组满意度比较。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对研究对象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数据采用(6096027c6bfce_html_c2537665a869c10b.gif ±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表示,使用χ2对数据进行校检;P>0.05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17%,高于对照组的76.67%(χ2=14.751,P=0.000),见表1。

6096027c6bfce_html_42e4159ac401c14.png

2.2不良事件比较

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5.83%,低于对照组的23.33%(χ2=14.751,P=0.000),见表2。

6096027c6bfce_html_19fef76494678126.png

2.3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4.17%,高于对照组的75.00%(χ2=16.903,P=0.000),见表3。

6096027c6bfce_html_f7b9bdb811896d40.png

3讨论

针对中药房医疗安全质量体系的构建,应该加强科室管理制度的建立,明确各个岗位职责,加强药品储存管理,提升管理人员整体水平,严格入库验收制度,为患者健康保驾护航。

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重视中药房医疗安全质量管理体系工作内容,以数据为依据,认真分析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做好管理质量改进,确保医院的疗效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夏海兰.郑州市区药房中成药管理的调查分析[D].郑州大学,2019.

[2]王子毅.中药饮片质量控制的风险识别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9.

[3]王晨慧.中医院中药饮片质量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9.

[4]孙淑艳.乡镇卫生院中药房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人人健康,2019(04):287-288.

[5]张海群.中药调剂管理在中药房质量控制中的应用分析[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8,25(12):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