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清胃汤联合调理脾胃灸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08
/ 2

健脾清胃汤联合调理脾胃灸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效果

王文欢

巴彦县中医院 151800

【摘要】:目的 本文通过健脾清胃汤联合调理脾胃灸对脾胃湿热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治疗情况,探讨其临床效果。方法 在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阶段内我院接治的大量脾胃湿热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中,随机抽选90名作为本课题研讨样本,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名。对照组应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应用中医健脾清胃汤联合调理脾胃灸治疗。比对两种方法在临床中的效果以及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经比较,观察组临床有效率(95.6%)显著高于对照组(86.7%),比对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中医症状相比对照组更接近理想水平,且观察组的预后性指标相比于对照组效果更为理想,说明观察组患者在接受有效治疗后得到较好的恢复。比对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相比常规西药治疗,中药联合治疗更有助于脾胃湿热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的恢复,在脾胃功能调理提高的同时,各项指标也得到改善,适合临床使用推广。

【关键词】:健脾清胃汤;调理脾胃灸;慢性浅表性胃炎


慢性浅表性胃炎的发病原因尚不明确,患者会出现消化不良、恶心、反酸等不适症状,如若不及时就医治疗,一旦发展成胃粘膜急性炎症会极大程度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的胃肠动力普遍不足,由于胃酸的过度分泌,胃粘膜受损严重。中医医学中对于该疾病的治疗多以疏肝理气、健脾养胃为主,经过临床应用,该方法的治疗结果相比于传统西医治疗更加稳固有效。本文对此次课题临床实践进行了详细记录和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阶段内我院接治的大量脾胃湿热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中,随机抽选90名作为本课题研讨样本,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名。对照组24名男性,21名女性,年龄26至76岁,平均(54.3±3.2)岁,病程0.5至7.5年,平均(4.2±0.8) 年;观察组25名男性,20名女性,年龄27至78岁,平均(55.8±3.6)岁,病程0.5至7.5年,平均(4.5±0.4)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基数比对没有明显差异(P>0.05),可比较。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口服奥美拉唑,每次20毫克,每天2次;口服克拉霉素,每次250毫克,每天3次。治疗1周围1疗程,治疗4个疗程为一周期。

观察组:采用中医健脾清胃汤联合调理脾胃灸治疗。①自拟健脾清胃汤,药方组成:黄芪30克、柴胡15克、党参15克、厚朴15克、郁金15克、乌贼骨15克、蒲公英15克、黄连12克、丹参12克、延胡索10克、炙甘草10克,用水煎服,取400毫升,每天1剂,分早晚2次服用。②调理脾胃灸:选取足三里、三阴交、关元、气海等穴位,采用纸管贴穴无烟灸疗器进行统一艾灸,保证灸疗时间及取穴位置的准确性,予无烟灸疗器贴于穴位处,当患者穴位处有持续温热感、局部皮肤潮红取下灸疗器,每穴灸2壮,治疗每周3次。1周为1个疗程,持续治疗4个疗程。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包分析数据,计数资料用n/%表示,用x2检验,计量资料用609601946febc_html_c2537665a869c10b.gif ±s表示,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经比较,观察组临床有效率(95.6%)显著高于对照组(86.7%),比对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n(%)]

组别 例数 治愈 显效 好转 无效 总有效率

对照组 45 12(26.7) 19(42.2) 8(17.8) 6(13.3) 39(86.7)

观察组 45 15(33.3) 21(46.7) 7(15.6) 2(4.4) 43(95.6)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中医症状相比对照组更接近理想水平,比对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比较 [(609601946febc_html_c2537665a869c10b.gif ±s),分]

组别 例数 苦口口黏 胃脘热痛 胸脘痞满 食欲不振 胆汁返流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对照组 45 1.6±0.4 0.3±0.1 2.4±0.6 0.6±0.1 2.4±0.4 0.6±0.1 2.7±0.6 0.7±0.1 2.0±0.5 0.5±0.1

观察组 45 1.7±0.5 0.4±0.1 2.5±0.7 0.7±0.1 2.4±0.6 0.8±0.2 2.7±0.7 0.8±0.2 2.0±0.6 0.7±0.1


2.3两组患者预后性指标比较

经比较,观察组的预后性指标相比于对照组效果更为理想,说明观察组患者在接受有效治疗后得到较好的恢复。比对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预后性指标比较 [n(%)]

组别 例数 Hp清除率 复发率 恶性病变率

对照组 45 29(64.4) 7(15.6) 3(6.7)

观察组 45 38(84.4) 1(0.2) 1(0.2)


3讨论

慢性浅表性胃炎具有病程长、难治愈的特点,对患者的生活、工作、学习产生较大影响,需及时采取有效方式治疗,如若病情发展严重,会危及到患者的生存质量乃至生命安全。常规西药治疗虽能够起到抑酸、护胃的作用,但长期用药会产生耐药性,治疗效果仍有不足。中医采用疏肝理气、健脾养胃的治疗方法,脾胃同时调理治疗,更能够保证标本兼治,从根本上做到养胃健脾,相辅相成。

本研究结果显示,经比较,观察组临床有效率(95.6%)显著高于对照组(86.7%),比对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中医症状相比对照组更接近理想水平,且观察组的预后性指标相比于对照组效果更为理想,说明观察组患者在接受有效治疗后得到较好的恢复。比对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相比常规西药治疗,中药联合治疗更有助于脾胃湿热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的恢复,在脾胃功能调理提高的同时,各项指标也得到改善,适合临床使用推广。



参考文献

[1]刘多虎.清胃汤对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中医症状的改善作用[J].医学食疗与健康,2018(2):155-155.

[2]张振山,姚天宇,许迪.自拟清胃汤联合四联疗法治疗Hp感染(脾胃湿热证)疗效观察[J].四川中医,2020,38(3):119-122.

[3]洪伟.清胃汤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的疗效及其对该型症候改善情况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2018,28(26):131-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