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迷于学生的成长,感受自我生命的增值—我的教育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08
/ 2

痴迷于学生的成长,感受自我生命的增值 —我的教育思考

刘清

玉溪市红塔区冯井中心小学

我于2014年8月参加工作,至今一直坚守在教育一线。这么多年理论与实践对比,经过总结提炼,我认为班主任应该具备的能力如下:一要有老虎的性格,不达目的不罢休;二要有孔雀的性格,善于展示;三要有考拉熊的性格,有亲和力;四要有老鹰的性格,把得住细节、抓得住机会。曾记得重庆谢家湾小学刘希娅校长的讲座,以本人的阅历和经验着手,给我们盛上了“班主任管理智慧”的盛宴。她彰显的是活脱脱的智慧与切实可行的才干,可以说,她是一位实干教育家。讲座过程中,她的故事有“酸甜苦辣”,也有“香甜硕果”,至今让我回味无穷。

在班级管理上,常说:“一流的学校靠文化,二流的学校靠制度,三流的学校靠校长”。这句话我是认可的。一所学校如果只靠校长去管理,去约束、规范师生的行为,势必不科学,也不合理,因为校长不可能全天候盯住所有师生。同时紧靠校长一个人的智慧去甄别、判断师生的对错、得失、成败、进退,难免体察不全面、考虑不周全,偶尔会显得武断与专横。但仅依靠制度管人,也有其弊端,好多时候缺失人性化。与时俱进的管理制度,让管理制度有效助推学校教育的同时班主任还要兼顾人文关怀。俗话说,管理是成功的保障,是让人从不自由中获得自由的一种方法。而兼顾人性化的管理我认为是一门艺术,因为他管理的终极目标是为了不管理。不言而喻,如果我们能孕育一种积极、正能、奉献的风气,久而久之形成一种文化,在文化的刺激和约束下,内心的道德、伦理、良知、价值观便会觉醒,进而形成一种内在的驱动力和约束力。此时此刻学校便可抛下生冷的制度,因为此时学生也正积极、愉快的与教师产生正向共鸣,正在班级轻松、自由、快乐的绘制着“学”与“教”的蓝图。

当一位班主任挖空心思的为学校发展努力,为学生学习着想时,树立的是一身正气和一种人文关怀。在正能量的驱使下,这样的班主任会获得学生的拥护和爱戴,积极主动的向着班主任的方向前进。最终达到育人目标、内容、理念、情怀、行动的高度一致,我想教育教学工作会更加劲道,能为学校、社会、国家做出更大贡献和实现更大价值。

一名优秀的班主任,重视的育人倾向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应该积极思考:“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其最终目标就是要求学生要爱党爱国、充满好奇、自主自律、乐学善学、崇德尚礼、健全人格。概括来说,其目标在于培养未来国家和社会的接班人和主力军。

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教育评价机制起到核心的“指挥棒”作用,我认为目前教育改革,最应该调整的就是教育评价机制。回观当今的教育,教师评价体系、学生评价体系、都是唯成绩论,唯分数论。教师和学生“教”、“学”成绩好就是好教师、好学生。而忽视这一成绩是应试教育的产物还是素质教育的产物。最终导致真正走素质教育路线的师生得不到肯定,而应试教育的师生却硕果累累、飞黄腾达。这种评价体系势必改变素质教育师生的价值观,从而调转方向,往应试教育的道路越走越远,越远越走,最终难以回头。那么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正在自己寻思的过程中,刘希娅校长的讲座给我指明了方向。具体而言,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教师观、教育观。教师要清醒的知道所有的“教”都是为了学生的“学”,要建立以“学”为中心的教育观,懂得学生是一切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像拍照一样,把学生放在“C”位,班主任环绕在四周,以保证学生健康、茁壮的成长,成为照片中的亮点与焦点。同时教师还需要有正确的教师观,做有血性,有底线,有红线的教师,同时让“合作力”成为学校办学的主力。我想,有了公平的评价机制做保障,教师专业发展也会有保障。

倾听此次讲座,让我明白了,在班级庞杂的事物上,班主任应该以身作则,身体力行树榜样,做一个有形有神的引领者。只有这样,身边职称到头的特级老教师才会有特级教师的作为,才能甘心情愿做成就他人、引领新人的工作。班主任要有敢于创新突破的专业风骨,感动和鼓舞着团队中的每一个伙伴。班主任只有用专业的陪伴,才能给学生以十足的专业安全感。同时班主任还应当阳光坦荡、求真务实、创新突破,才能带领班级搭建共建共享的合作平台,从而将班级文化的研究深深的植根于每一位学生心中。

作为班主任,懂得破除孤立性的校园环境,营造和建立支持性的校园环境是很重要的。因此我认为该拜别已往重竞争轻成长、重嘲讽轻鼓励、重表达轻实操、重差别轻公平、重管控轻自主、重统一轻多元、重分配轻合作、重选拔轻发展的育人和管理理念了。习吸取经验教训,我们应从知识育人走向文化育人的轨道。我深信刘希娅校长的观点,“校长好好学习,老师天天向上;老师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

生活要有仪式感,同样的,生活也需新鲜感。没有人喜欢一成不变的生活,何况是在人工智能时代,全民已经活跃并陶醉在信息化和数字化的时代。说到这里,我认为教师的衣着装扮是需要更新的,只要确保得体、符合身份,仪表风格还是需要与时更新的,以保证给学生新意,从而让学生喜欢老师,进而喜欢其所教学科及所授内容。刘希娅校长说:“改变教育,先改变学校;改变学校,先改变教师。教育是两个世界的相遇,先打理好自己,再走向孩子们。”确实如此,教师就应像对初恋般的对待学生,以最好的状态迎接学生天真、求知的眼睛。作为教师,还应该培养活泼生动的自己,让活泼生动的自己培育活泼灵动的孩子。其最终目的是培养社会需要的人和适应未来的人,要改变教育模式,先要改变教师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让老师体会改变生活的节律,萌生创新校园生活的冲动。

对于学校而言,学校不仅仅是学生学习的地方,还是师生生活的地方。如果我们整天过着三点一线,固定不变的生活,那么校园生活、学习、教育也将显得无趣和乏味,所以创新校园生活,改变一成不变的学校课程节律势在必行。我们要探索更加适合孩子天性的学习生活模式。让孩子们整体呈现成绩好、身体好、综合素质好、思维能力强的结果。

变化而富有仪式感的教育感觉是细腻而敏感的,是温润而积极地,也是坚韧而笃定的,同时也能找到成就他人的感觉。我认为最好的学校教育就是没有一个学生是“陪读”的教育。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每一个孩子都在真实的参与过程,真实的喜欢学习,真实的收获知识,从而进步着,成长着。所以我们课程改革更应该思考的是“课程如何满足孩子发展的需求,教师如何参与到期中”。

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远。作为班主任,要懂得选贤任能,形成自己的团队。根据刘希娅校长的讲座,我将选拔班级干部的良策归纳如下:1、会不会开展工作;2、能不能独挡一面;3、有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作为班主任要允许学生犯错,给出一定的成长空间,了解学生的特点,能指出学生的缺点,懂得给予机会。在学校干部工作中,不管干得好还是不好,都需要岗位轮换,给予多方面的磨练,培养后继人才。对干部的考评标准,就是看为多少教师和学生提供了成长的平台、机会和帮助。

作为班主任,要懂得把班级的事情交给适合的人来做,信任学生。只有将对的人放到对的位置上,他才能成功,才能出彩,在充实的教育生涯中获得崇高感。这样教师才能不断的创新,在庞杂的工作中带来新生活、新成长和新动力,从而去开创学校教育新模式,去感知和接近孩子发展所需的教育形态,突破教师中心、教材中心、教室中心。建立以“学”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改革。

话说“名师出高徒”。深入分析,到底是名师出高徒还是高徒出名师?问题迁移,在教育范畴,究竟是先有名师才有名校,还是先有名校才有名师?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经过多年学习,结合自身工作经验,我认为教育是先有默默无闻的辛勤园丁,才有了高徒,才有了名校。

同时作为教育人,对于时间和生命,我们都要心存敬畏之心。因为孩子的每一天是不可逆的,我们等不起,孩子也等不起。作为教师,不能因为自己没有准备或者敷衍塞责的行为而耽误自己和孩子美好的光阴。所以我认为好教师,不论专业技能如何的拔尖、超群,不论长相如何的出众,而谈责任心和使命感之强悍。作为教师应秉承仁爱奉献、执着担当、创新突破、有教无类。

著名教育家杜威说:“教育即是生长,除它自生之外,并没有别的目的。我们如果要度量学校教育的价值,要看他能否创造继续不断生长的欲望,能否供给方法,使这种欲望得到生长。”所以学校应该重视教育价值观、变革力、崇高感。凝聚一群精灵,怀着一腔热情,痴迷于学生的成长,痴迷于自我生命的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