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老年重症肺炎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护理干预效果进行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08
/ 2

对老年重症肺炎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护理干预效果进行分析

曾 静

温江区人民医院 四川 成都 611135

【摘要】 目的 分析老年重症肺炎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68例老年重症肺炎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开展时间为2019年6月-2020年5月。以随机抽签法分组,各34例,对照组以常规护理支持,观察组实施常规护理基础上的综合护理支持。对比分析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呼吸机使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老年重症肺炎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提升治疗效果,缩短治疗时间,显著减少并发症及死亡发生率。

【关键词】 重症肺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老年患者;综合护理

重症肺炎是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在老年群体中较为多发。在老年重症肺炎的治疗中,为了保证患者呼吸畅通,常采用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近些年来,发现重症肺炎患者采用呼吸机治疗后引发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病率逐渐攀升。对于老年重症肺炎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来说,受到年龄影响,加上肺脏感染导致的器官功能障碍,易引发极高的死亡率[1]。在临床干预中,认为对患者实施高质量的护理干预,可提升疾病干预的效果,降低临床病死率。本次研究对老年重症肺炎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的护理干预方法进行研究,分析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68例老年重症肺炎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开展时间为2019年6月-2020年5月。以随机抽签法分组,各34例。观察组,男20例,女14例,年龄60-79岁,平均(70.2±3.2)岁。对照组,男19例,女15例,年龄61-80岁,平均(69.8±3.7)岁。纳入标准: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对重症肺炎的诊断标准,采用呼吸机治疗48h后中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排除标准:合并其他严重器官及系统疾病者;合并其他感染性疾病者;沟通障碍或精神异常者。分组资料,具有同质性(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遵医嘱为患者用药,监测生命体征,做好病情的观察工作,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措施,做好文书记录工作。

1.2.2 观察组

观察组实施常规护理基础上的综合护理。(1)环境护理,调节病房内温湿度,并定期消毒灭菌,保持病房内空气流通;禁止闲杂人等进入;严格进行病房环境的维护,保证病房内细菌浓度;护理人员着装规范,减少对病房环境的污染。(2)呼吸道护理,加强呼吸道清洁,为患者拍背祛痰,促进痰液咳出,必要时,以沐舒坦雾化吸入祛痰。每天为患者清理口腔;对于严重排痰困难者,采用规范化的吸痰操作,为患者吸痰。(3)用药监测,采集患者呼吸道分泌物,获得药敏实验及细菌培养结果,遵医嘱合理使用抗生素。一种抗生素用药方案应用时间在8d内,超过时间后及时通知医生更换治疗方案。(4)营养支持护理,指导患者合理饮食,保持营养均衡,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摄入,保证机体营养,提升抵抗力。(5)心理护理,针对患者疾病发作对其产生的情绪影响,与患者密切交谈,讲解疾病知识及注意事项,明确治疗的有效性,坚定患者治疗的信心,提升配合度。(6)气道湿化,通过将气管内直接滴注的方式,对患者进行呼吸道湿化,将痰液稀释后促进其排出。

1.3 观察指标

评估两组患者治疗指标,以呼吸机使用时间及住院时间为评估标准;评估两组患者并发症及死亡率[2]

1.4 统计学分析

以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比数据。(6095e14858c03_html_9dbc1a95e1a04904.gif ±s)为计量方式,检验值为t;n(%)为计数方式,以X2检验。P<0.05,对比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指标评估

观察组患者呼吸机使用时间(10.7±1.2)d及住院时间(14.5±1.5)d均比对照组的(13.2±1.4)d及(18.2±2.1)短(t=7.906、8.340,P=0.000、0.000)。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及死亡率对比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9.4%及死亡率5.9%均低于对照组的55.9%及23.5%(X2=4.870、4.221,P=0.027、0.040)。

3 讨论

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出现严重的感染症状,在行机械通气治疗时,容易诱发较高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而机械通气在重症肺炎中发挥了较好的治疗效果,在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后,仍需要借助呼吸机治疗[3]。针对这一情况,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对患者实施行之有效的护理干预,保证患者治疗预后。

本次研究中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重症肺炎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进行干预,采取的护理措施,包括环境护理,目的是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无菌环境,防止感染情况加重。还包括呼吸道护理及吸痰护理,以保证排痰顺利,促进患者呼吸道畅通。对患者实施用药监测,定期进行痰液培养及药敏试验,明确抗生素用药方案,并提醒医生及时更换方案,保证治疗的有效性。通过营养支持,提升患者身体机能及抵抗力。不仅如此,还对常规护理进行改进,对患者实施了心理疏导干预,保证患者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接受治疗。

从护理干预效果上看,观察组患者呼吸机使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综合护理的干预价值高于常规护理,可通过对患者呼吸道、感染用药及营养支持、吸痰等规范化操作方面的干预,提升干预效果。

综上,老年重症肺炎并呼吸机相关性感染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支持,可提升治疗效果,完善患者预后。

参考文献:

[1]王媛. 强化护理干预在老年重症肺炎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中的应用[J]. 中国医药指南, 2019, 17(16):250-251.

[2]崔景林. 护理对老年重症肺炎合并VAP患者预后的影响[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9, v.10(6):133-135.

[3]熊文珍. ICU重症肺炎患者应用系统性护理的效果及对VAP发生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0, 39(11):2084-2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