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审美素质的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06
/ 2

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审美素质的培养

冉晓旭

贵州省 毕节市第一中学


摘要:语文是一门蕴含着非常丰富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的语言类课程,是学生的各个学习阶段都应该重点学习的内容,加强语文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掌握,发展学生的语言构建和表达能力,还可以使学生学会欣赏学科中蕴含的美学元素,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特别是对于高中语文来说,其中更是蕴含了多年来传承和选择的名篇佳作,反映了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的审美情趣。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融入审美能力的培养可以有效丰富学生的审美认知,提高学生对美学的把握。鉴于此,本文将针对高中语文教学中审美素质的培养策略进行探究,以期为高中语文教育工作者提供帮助和借鉴,有效促进学生审美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高中语文;审美素质;培养策略


所谓审美教育,其实就是培养学生感知美、鉴赏美、表达美以及创作美能力的一种教育。这种教育既可以作为美育单独进行,又可以融合在其它学科中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人格内涵和精神底蕴。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融合审美教育更是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使学生能够感受到不同文章中蕴含的不同语言美,思想美以及文化美,在发展学生审美情趣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因此,美育和语文学科的结合对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以及文化素养的提高具有双重的意义,是素质教育理念下教育相关部门对学生的能力提出的新要求,需要教师意识到并加强在语文学科中对学生进行审美能力的培养。
一、借助古诗文教学,培养学生感知美的能力
语文学科中蕴藏着非常丰厚的文化精神和文人内涵,每一篇被选在教材中的古诗文都代表了那个时代历史下诗人的审美情趣以及艺术境界。因此,教师可以借助古诗文的教学,挖掘这些古诗文中蕴含的美的陶冶、美的享受以及美的启迪,提高学生对古诗文美的理解,触动学生的思想境界,以此在古诗文的教学中培养学生感知美的能力,使学生能够深入作品的情绪中更好的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从而和作者产生情感上的沟通和共鸣,在提高学生审美素质的同时发展学生的古诗文品鉴能力。
例如,教师在教学《醉花阴》时,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解读词的意象,体会词的意境美,从而培养学生对美的认识。因此,教师可以将李清照的生平以及写这篇词的背景故事讲解给学生,使学生借助对背后故事的了解更好的体会词中所体现的思想感情。这样,背景知识的补充可以加强学生对情感的体会能力,从而使学生走入作者的内心情感世界,和词中的故事产生情感共鸣,让心境跟随词中感情的变化而产生变化,在意境中加强学生对美的感知力和理解力。
二、深挖教材语言文字,培养学生鉴赏美能力
审美教育和其它教育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它学科的教育或多或少都会需要借助到学生的理性以及逻辑思维能力,而审美教育更多的是运用学生的形象思维,用学生对事物最直观的感受去把握其中蕴含的美。因此,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要通过深挖教材中的语言文字,使学生通过文字的表达更加直观和深刻的体会到其中体现的思想感情,加强学生的审美感知力,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力。同时,关键字词的理解还可以加深学生对整篇文章的把握,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例如,教师在教学《荷塘月色》时,文章中有很多蕴藏着思想情感的优秀表现手法,教师可以通过带领学生品味课文中的优美字词,提高学生鉴赏美的能力。使学生能够通过字词从把握体会文章的意境,提高学生的文章的分析和理解能力,增强学生对文章情感的把控,在培养学生审美素质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三、合理运用课堂提问,培养学生想象美表达美能力
审美能力的提高是在想象力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的,学生拥有了想象力,才可以在此基础上提高对美的欣赏,创造出美的作品。因此,教师要想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还需要提高学生想象美的能力,通过课堂提问的有效合理运用,为学生营造问题情境,使学生跟随教师的思路在思考和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实现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的提高。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问题的讨论,以此进一步培养学生想象美的能力,提高学生表达美的能力,促进学生审美素质的进一步发展。
例如,教师在教学《采薇》时,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感悟诗歌的意境,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因此,为了探讨诗歌中的思想情感,教师可以结合诗歌内容对学生进行提问,通过“这首诗歌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哪些诗句最能够体现这样的情感?”等问题的提出使学生展开对于美的联想,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在尽情开动脑筋进行讨论和思考的同时培养学生想象美和表达美的能力,使学生在语文学科的学习中实现审美素质的提高。
四、结语
总而言之,语文学科是一门可以培养学生多种能力共同发展的课程,教师需要深入理解语文学科的层次和结构,挖掘蕴藏在其中的人文精神内涵以及美学素养,并将语文作品中的美学元素融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促进学生审美素质和文化素养的全面发展。因此,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需要在教学中渗透审美能力的培养,借助古诗文教学,培养学生感知美的能力;深挖教材语言文字,培养学生鉴赏美能力;合理运用课堂提问,培养学生想象美表达美的能力。这样,教师在多元化教学方法的选择下,可以有效的满足素质教育对学生提出的综合能力发展的要求,在提高学生学科素养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艺术审美能力,丰富学生对艺术美的感知,使学生具备在生活中发现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张远仲.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之我见[J].读写算:教师版,2017,(27):290-290.
[2]杨东冬.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审美能力的策略[J].赤子,2018,(4):218-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