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的美好未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30
/ 2

绿色建筑的美好未来

李飞宇

天津万泽建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天津 300101

摘要:当前社会已经进入了绿色建筑时代。各主要发达国家都在努力的发展绿色建筑技术。当然,发展中国家也在进行着绿色建筑的各种尝试。那么,什么是绿色建筑呢?正因为绿色建筑,各国都在搞,所以绿色建筑的定义并不统一。例如美国,他就认为绿色建筑要从全生命周期的角度上出发来考虑有效的利用能源,以及和环境友好相处。所以美国的定义就是在整个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建筑材料的开采、加工、施工、运行维修及拆除的过程)中,从选址、设计、建造、运行、维修及拆除等发面都要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和对环境负责。比如非洲国家,虽然没有对绿色建筑的定义,但是他们用茅草建设厚重屋顶的房屋的过程,就是充分的利用现有的建筑材料,充分的和环境友好的一种表现。

关键词:绿色建筑;前景;美好未来

前言

我们中国通过多年的建筑事业的发展,也对绿色建筑有了自己的认识。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内,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和高效的使用空间。

1 绿色建筑的理念

我国绿色建筑的定义突出“健康、舒适和高效的使用空间”,毕竟建筑是为人们提供空间的设施。我们努力的与环境和谐相处的最终目标也是为了得到建筑的空间。因此“节约”并不代表“贫乏”,而是在为人们提供高标准空间的基础上,再讲节能、节地、节水、节材。正因为这样的定义,所以很多绿色建筑的楼堂馆所,可能被大家看做很“浪费”空间的建筑设施,但是我们应该看到,人民对于建筑空间的的需求在提高,人民想住大房子,想要有大空间以装下自己购买的各种东西,那么绿色建筑就在于,既能给人民更大的空间,又能较少的消耗资源,这就是绿色建筑的思想。

2 绿色建筑的前景

绿色建筑在中国拥有良好的前景。我们说,中国人口建国之初只有4亿,如今已经发展成14亿人口的人口大国。国家GDP排位已经从不入流增长到全世界第二位。在这个时代,物质文明开始引领人们的文化方向。那么,很简单的数字,4亿人,每人3平米,全国也就是12亿平方米的建筑,就够了。而14亿,每人30平米,那么全国就需要420亿平方米的建筑,这就是35倍。更何况,就居住来说,目前,每个人的建筑平米数达到40平米,都感觉非常的拥挤,100平米是个刚刚合格的标准。中国人已经可以享受到很多,过去不敢想的东西的服务了。比如,健身器械,一个三人站位的力量练习机器,就得7-8平米空间。普通家庭,也就是3-4个人拥有健身需求。那么房屋的健身房拥有15平方米,才能摆的开一些基本的设施。比如再摆一个拳击架,再摆一个卧推架。再摆一个家用单杠。再摆一个跑步机。这就非常满档了,15平米其实显得非常紧张,20平米其实才差不多。那么,这样的一个健身房,很显然得配置在接近200平米的套房内。4口之家,也就1人50平米。将来,每个人要是拥有VR游戏机空间的话,那么,就得接近300-400平方米的空间。这么大的物质消耗,我们必须得用绿色建筑的理念,才能让全中国所有人能人人享受到这样的服务空间。这就是中国所面临的现实。

3 “四节”的益处

我认为,节能、节地、节水、节材,这“四节”中,政府都是发挥主导性作用的机构。关掉小电厂,开大型电厂,用更高效的节能型机组发电,这就是政府层次的节能。改变建筑标准,让楼建设的更高,这就是从政府层次的节地。建设大型水电站,建设更多的污水处理厂,这就是政府层次的节水,关掉小水泥,小砖厂,建设大型的水泥厂,大型的建筑构配件企业,这就是政府层次的节材。政府这样的引导着社会发展,我们的社会才能天更蓝,水更清,人人都能在一个环境友好的社会局部中存在。当然,政府出台绿色建筑的引导性的标准,就可以让普通人也具有了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的理念。按照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的方式建设自己的家,就能获得更多的益处。

举个例子,北方某建筑,绿色建筑节能率70%,采暖指标位60w/m2。这个指标相对不大好实现,那么就需要从房屋的外檐保温的角度上去提高节能率和满足采暖指标。外檐粘贴保温材料,就可以增大砖石或者混凝土墙身的保温系数。这样,单位时间内墙体散失的热量就小,那么用更少的能源,就可以保证屋子内拥有合适的温度。冬天需要加热,夏天需要用空调的压缩机制冷,都是可以用外檐的保温把屋内的温度调整的很适宜。再比如说,如果不影响外檐的美观的话,我们给墙体的外檐上,装上风力发电装置,在房间内的某处放上电池,那么就可以在有风经过的时候,为电池蓄电,在空间需要制冷获制热的时候,用电池中的电来满足屋内空间的制冷制热要求。这就是我们个人所能做的节能。当然,安装节能设施可能会有短期成本的增加,但是从长期来说,我们就能看到节能带来的收益。节地,这件事主要是要从理念上进行考虑。主要是增加建筑的“竖向设计”。我们个人和国家面临同样的问题,就是人口增加,地不增加。那么,楼体建设的越来越高,这是必然的。我们现在看上海陆家嘴,有三栋高大建筑,最高600多米,但是,再过50年,可能周围就起来好几栋800-1000米的楼宇。那么,增加竖向设计就很重要。比如,像上海中心大厦的外檐部分,设置了很多处室内花园,这样的设计就使得身居大厦中的人,不用走很久,就可以进入花草树木之中。就像当年,身在苏州园林中的富商们一样。这就是节地。节地不是尽量的减少土地,而是在竖向上更多的增加房屋园林的设计,以使得建筑有层次感,居住和生活更舒适。节水,这件事并不是简单的增加一些感应性龙头这样的简单。水是人生长所不可缺少的。人体内80%的成分是水,那么,水才是真正限制社会人口增长的关键因素。使用感应性龙头当然是节水,但是我们得从污水处理这个事情上,多思考,多想办法。将来的人们的生活,水的消耗量,要比现在大的不是一星半点。比如,家庭用小型游泳池。这个东西要是不用净水系统反复使用,那水费就太高了。从国家也不会允许,单位水费保持这么低,结果都让你填充小型游泳池了。就算你有钱,也不会鼓励你。好的思路,就是把家庭能拥有净化设备,把游泳池的水净化了,然后再回用,对于自来水的消耗量就少多了。因为污水排放量还小了。节材就是我们都希望做的。当然,节材还是得看着其他的指标。比如,外檐上挂保温材料,这是增加材料的消耗。施工也比较麻烦,人力也得增加。但是,正因为屋里的能耗低了,那么消耗点便宜的外檐保温材料,大家都非常高兴。那么,我们讲节材还是从科技的角度上讲,比如,过去北方,天津地区的砖房,外墙都是370厚的,就是保温的需要,现在用复合材料,10cm泡沫保温板,再加上20cm加气混凝土砖,这样保温就够了。利用科技,用新的复合材料代替旧的材料,实现更大的节能,这就是真正的节材。我们个人在政府的引导下,向着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的目标建设自己的房屋,这就是与他人和谐,与社会和谐,与国家和谐的最佳方法。

4 结语

基于绿色建筑建设的需要,国家是需要很多绿色建筑工程师的,同时也需要满足绿色建筑建设需要的各种软件。比如测算墙体保温能力的软件。绿色建筑能不能建设的很“绿色”,当然需要绿色建筑工程师的把关。绿色建筑工程师拥有专业的绿色建筑建设的理念和能力,再配上全国大力发展绿色建筑的风尚和气候,那么中国就能在绿色建筑领域引领世界的潮流,成为其他国家学习的榜样。更重要的是,我们建设的建筑,节能、环保、环境友好,这都是能够使得我们自己通过这样的建筑而获得更好的利益的事实,更何况我们国家人口众多,必须保持节约的风尚,才能让人民真正都能过上好日子。那么,我们可以看到,基于国家需要,社会需要,绿色建筑工程师必将拥有美好的未来。绿色建筑也必将拥有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李鹏飞.绿色建筑让未来生活更美好[J].居业.2015,(09):10-12.

[2]王金双浅析绿色建筑[J].黑龙江环境通报.2019,43(04):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