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安市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方式之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29
/ 2

瑞安市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方式之研究

林侠

瑞安市汀田实验小学

摘 要:从理论上对瑞安市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进行客观分析,探讨我国基层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新的形式与方法,瑞安市培养特色值得为其他县市级借鉴,具有推广价值。运用问卷调查,访谈及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瑞安市体育后备人才“体教结合”式的培养及一条龙式的业余训练进行研究,使其培养特色为其他县市级训练提供了经验借鉴。

关键词:瑞安市 后备人才 体教结合

引 言

体育后备人才队伍是未来我国体育的主力军,提高我国体育水平和实力的实践者。而培养高质量的体育后备人才是则是业余训练和竞技体育的生命线,如何培养体育的高质量后备人才,是体育工作者值得深思的问题。

在探讨我国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新模式的道路上,瑞安市的“体教结合”培养模式,具有很鲜明的特色,值得研究。研究从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发展视角对瑞安市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方式进行客观的概括、分析和总结。通过将具体方法的研究与思想观念、社会环境、体制等研究有机结合,从理论上分析瑞安市后备人才培养上的成功经验,准确把握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方面的发展视角,得出明确的结论与建议,为瑞安市体育的发展提供有利的理论依据。

1 研究方法

1.1文献资料法:通过网上阅读有关竞技体育、运动训练、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方面等方面的文献与著作。用卡片记录有关有用的资料,并进行归类,以便查用。

1. 2访谈法:对瑞安市体育局竞训科科长施晓飞老师、各专职教练员等进行访谈,掌握有关资料,并进行整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瑞安市竞技体育的成绩与水平

2.1.1近几年瑞安市竞技体育取得的成绩

近几年,瑞安市体育健儿在体育各大赛事中成绩斐然,2014年省运会上 董蓓蕾凭借绝对的实力以及过硬的心理素质,发挥出色,获得自行车乙组女子500米个人计时赛、女子行进200米计时赛、女子团体竞速赛三枚金牌;谢浩南在14岁组的羽毛球项目中,夺得男子单打和男子团体两项冠军;创造了瑞安省运会历史的最好成绩;彭黎娜在乙组女子63公斤级的举重项目中勇夺第一,朱良涛在男子丙组双杠项目中斩获金牌等。

2.1.2瑞安市竞技体育的水平

近五年瑞安市在竞技体育上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受到了省、市体育运动学校、体工队、各专业队及全国各大体育院校的关注。运动员都很优秀,每年考入了全国各大高校的运动员达到了70%,浙师大、浙大、浙江体育运动学校等全国各大高校都有瑞安市少体校的运动员。

运动员的等级,不仅代表了运动员个人的竞技水平,也能反映出训练单位的训练水平。瑞安市少体校现有289名运动员左右,从表2-1的数据中显示,瑞安市少体校的运动员竞技水平较理想。

表2-1 近两年瑞安市少体校运动员等级情况一览表

608a29e091233_html_3638a20e7a0f714d.png

调查显示,瑞安市少体校近几年,向上一级训练单位输送了56名优秀后备人才以及优秀教练员。

2.2 瑞安市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途径与方法

根据瑞安市的体育和经济的现实条件,选择了体教结合这条道路,即住宿、文化学习都放在学校,训练在体校或学校,这种形式符合瑞安现在的实际情况。瑞安市少体校把运动员安排在重点中小学进行文化学习,学校和体校对运动员进行训练、文化学习上的共同管理,让运动员在进行运动训练的同时接受正常的文化教育,运动员为学校在体育上争夺了荣誉,提高了学校的竞技水平,打响了学校的知名度,有利于学校的对外招生。

2.3 瑞安市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主要措施

2.3.1招生的有力保障

608a29e091233_html_2292bd33c34a451e.png
安市体校面向全市招生,把训练点设在学校和体校,体校生与普通生一起学习,学习和训练都一体化,在同一所学校,便于管理,这样一来,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一条龙训练网络形成了。此外,各种各样的全省比赛、全市比赛,布点学校都风光无限,学校知名度大幅提高,实现体育教育的双赢。比如瑞安塘下一中,提供专职教练常年为塘下片的体育人才提供训练,为瑞安的高中以及外面的重点高校输送人才。

从表2-3可以看出来瑞安市的少体校学生基本都是本地的学生。

2.3.2项目的合理布局

瑞安市树立起以省运会、全会会、为目标的战略指导思想,在传统项目稳定发展的基础上,紧密结合瑞安的经济快速发展实际,进一步完善竞技项目设置,合理进行后备人才项目布局。项目设置大致分为两大类:8大项目和两个水上项目

608a29e091233_html_1d79326dd6721243.png





调调查表明,瑞安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项目的分布呈以下特点:①优先发展金牌大项,保持和加强优势项目,乒乓、游泳两项金牌大户;②对传统优势项目的巩固和提高,拳击、田径在第十六届运动会上为瑞安市增加了金牌数,后备人才的数量比较充足,篮球瑞安的重点发展项目,目前校园普及性很高。

2.3.3教练员的多层次设置

教练员是运动训练过程的主要设计者,是训练活动的主要组织者,目前在瑞安市少体校教练员,专职教练10人,平均年龄是40岁左右,据有关研究表明,优秀教练员成才一般需要22-24年,除10年左右的运动员经历,从开始执教到成为优秀教练员,要经过适应准备期、适应发展期、创造提高和稳定发展期4个阶段,约为14-18年。从瑞安市的情况来,80%的教练员执教年限在11年以上,这说明瑞安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教练员大多具有丰富的执教经验。调查还显示,教练员不仅专业水平高,更可贵的是他们有无私的敬业精神以及对体育事业的执着热情。

2.3.5资金、场馆和运动员的保障

政府拨款是当前瑞安市运动训练经费的主要来源,瑞安政府定期增加对体育投入的比重,做到专款专用,不私自把体育经费挪作他用。1990年温州地区运动会,瑞安政府拨出10000元布点经费、2万元参赛经费,在当时,已经算是很大的投入了, 而2015年共投入体育经费500余万,用于参赛专项经费,业余训练,场馆建设、日常事业费。

3 结论

瑞安市竞技体育主要从具有优势的游泳、羽毛球、乒乓等重竞技项目上创造佳绩,在田径上、举重、拳击等潜优势项目都有所突破,超额完成第十五届省运会任务,创造了瑞安竞技体育的辉煌,为成功打造竞技体育强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瑞安市充分利用省经济发展水平高以及瑞安市雄厚的经济基础,通过体教结合,扩大了本地生源的后备人才的选材面,提高了运动员的成材率。促进了瑞安市竞技体育人才资源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发掘和培养出了更多更优秀的竞技体育人才,提高了瑞安市后备人才的培养效益。

瑞安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教练员队伍水平较高。教练员具有较长的执教年限、丰富的带队经验、敬业精神,职业素质普遍高,教练员队伍具有强大的凝聚力。

瑞安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走得是体教结合的道路,结合国内外的做法,以政府投入为主,市场为辅,利用雄厚的区域经济,广阔的人才交流市场,政府各部门的有效运作和管理,提高了后备人才的培养效率,促进了瑞安竞技体育的发展,为其他县级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提供了经验借鉴。

参考文献

[1] 宋全征.中国竞技体育人才开发[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6-13.

[2] 张永龙.安徽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