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教学反思助推初中历史高效课堂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28
/ 2

以教学反思助推初中历史高效课堂

武桂茹

黑龙江省鸡西市 第九中学 黑龙江 鸡西 158100

摘要: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而不习乎?”这些话表明了及时反思的重要性。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一定要注意反思和总结,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教学方法中,从而助推高效课堂的开展。

关键词:教学反思;初中历史;高效课堂

1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教学模式单一,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就目前情况来看,初中历史教学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单一的教学模式导致学习历史的兴趣并不高。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教师依旧秉持传统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继续使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进行历史知识的教学,让学生被动接受历史知识,这不符合新课改的要求,也没有将学生主体地位凸显出来。在这样的课堂环境中,学生会逐渐感到疲惫和无趣,原本丰富有趣的历史知识也变得不受学生喜欢。这就会导致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逐渐降低,自主学习能力也会很难调动起来,长期以往会形成学生不愿意听课、教学效率变低等情况,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1.2对历史教学没有太高的重视

部分学校在安排课程上,将语文、数学、外语设置为主要课程,其余需要考试的课程设置为副科,安排课程时一周也只安排三四节课,这些都是因为应试教育的影响。也正因为不是很重视历史教学,才导致教师也逐渐降低对历史这门学科的重视程度,最后影响到学生对历史的学习。

1.3对新课标要求没有理解

在新课标背景下,要求教师需要将学生当作主体,并将主体地位凸显出来。部分教师对这点要求的理解有偏差,认为“一切都是为了学生”,就需要将课堂还给学生,从而让学生可以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在这样的理解下,他们在介绍知识背景之后就让学生自己学习历史知识,在学生遇到问题的时候帮助他们解答,这样的教学会让教师忘记自身的定位。其实教师在现阶段的教学中扮演的是引导者的身份,需要起到引导作用。并不是让教师在每一阶段学习中都让学生使用小组探究、自主学习等方法去学习,而是按照学生实际情况开展教学,根据不同的课程要求选择适合他们的方法,让教师自身的引导作用在教学中发挥出来,帮助学生在学习中提升自身综合能力和培养核心素养。

1.4课改理念落实不到位,以“教”代“学”问题严重

课堂上虽然设计了学生活动,但活动的过程、探究的结果都不能有效、真实呈现。教师不信任、不尊重学生,不注重引导和期待学生的结论,有时因为时间问题,教师自己给出结论,看似热闹的合作探究,实质上只是课堂的点缀,讨论发言都被教师早已制作成的PPT标准答案“一网打尽”。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说:“人是会思想的芦苇。”这种以“教”代“学”的课堂本质上依然是典型的钳制学生思维,把学生固定在凳子上被动听讲的传统教学,学生主体地位丧失,民主课堂无从谈起。

2以教学反思助推高效课堂的策略

2.1适当地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应如何适当地增强趣味性呢?首先,我认为教师应该从讲课的语言转变做起。教师可在自己的语言中适当地加入一些网络流行词汇,如“王炸”“duck不必”“前方高能”“@所有同学”等,使学生更容易明白教师所讲述的内容,同时使学生因这些新颖的词汇而注意力更加集中。其次,我认为教师应该从讲课的内容转变做起。例如,教师在讲解《美国内战》一课时,为了加深学生对林肯的了解,可以讲述一段林肯年轻时的小故事,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加深对此课主要人物的印象。最后,我认为教师应该在表达方式上做出改变,让自己的讲述尽可能听起来更加有趣。例如,教师在讲述美国南北战争的矛盾时,不妨这样表达:“美国南北为什么会造成矛盾呢?其实这件事情开始也不是多大的事,就是在美国独立后呢,这个北部啊坚持科技富国思想,就一心想要搞科技,搞生产力;而南部呢,他就偏不这样做,他说这科技的事咱干不来,咱还是安心种地吧。本来呢,他俩各干各的互不影响,但是随着英国一直从南美进口棉花,同时外国又不断向美国输入产品,北部呢就不高兴了,想提高关税不让他们挣更多的钱。这样,南部就又不乐意了,凭啥呀?你提高关税我们从英国那儿不就没钱挣了吗?”这样,教师将当时美国南北部的情况以拟人化方式进行表达,从各自角度出发来讲解当时的双方矛盾,讲述得生动有趣,就会使学生更爱听课。

2.2尽量多地铺设课堂情景

情景的铺设既有利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又可以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印象。教师可在讲述课本内容前,适当地增添历史事件的背景,从而增强学生的代入感。例如,教师在讲述日本的倒幕运动前,可先为学生铺设这样一个情景:“19世纪中期,日本处在幕府统治下,天皇名存实亡。幕府实行锁国政策,只允许本国和中国、荷兰来往。与此同时,美国强势地逼迫日本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政府面对列强的一系列侵略,却毫无办法,只能任人宰割。”然后,教师再对学生讲道:“日本民众看到政府这么无能,非常愤怒,于是就发起了倒幕运动!”这样的情景铺设,使学生主动地代入到了合理的情境中,从而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

2.3合理地管理课堂时间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需要仔细观察学生的情况并做出总结,例如,一般在什么时候学生的注意力开始分散?学生的理解能力是怎样的一种程度呢?然后,教师要根据对这些情况的分析,对课堂上的讲课时间进行相应地规划,例如,课堂的讲述时间应该多长?留给学生的思考时间应该多长?学生做课后练习的时间应该多长?等等。教师也应该因材施教,根据每一个班级的学生的特点来进行相应的教学安排。只有这样,学生的潜力才会被充分调动起来,他们的学习才会有更大的进步。

2.4注重学科特点和信息技术应用的融合性

21世纪是“读图时代”,是高度信息化时代。历史教学在这个时代更显得天独厚的优势,大量历史文字、图片资料和视频资料在课堂上通过现代化技术手段焕发生机与光彩,给学生的学习带来直观、鲜活的感受与认识,实现历史的复位和观念情感的碰撞,拓展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究精神,而这是实现教学目标十分重要的手段。

2.5加强对历史统编教材推行意义的理解

加强课改理念,扎实有效落实新课改思想,把新课改中的精髓运用到课堂上,解决课堂中教与学的关系问题,较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每一堂课都应树立以下几种意识:“服务”意识——为学生的学习服务;“需要”意识——为学生的需要服务;“生成”意识——根据课堂上发生的情况或某种需要,随机调整;“效果”意识——力争让学生一课一得。

2.6加强对学科核心素养和课程标准的学习理解运用

切实重视对部编新教材的学习,了解新变化、新特点,尽快熟悉掌握运用。加强理论的学习、观念的更新,唯有这样才能提升对教材的认识高度,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才能落实“以生为本”。

结束语

好的教学方法不仅有利于学生在初中历史课堂上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提高学习成绩,同时有利于教师减轻教学负担。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注重关注自己的教学方法,及时根据课堂反馈做出相应的反思,然后将更好的教学方法应用于自己的教学中。这也是初中历史教师应承担的责任。

参考文献

[1]李瑞鸿.初中历史教学中创新教学策略以构建高效课堂[J].亚太教育,2019(10):70.

[2]陈文英.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构建[J].华夏教师,2019(22):43-44.

[3]罗莉丽.初中历史高效课堂创建研究[J].科技资讯,2019,17(15):110+112.

[4]赵晓红.探讨构建高效初中历史课堂的途径[J].华夏教师,2019(07):48-49.

[5]邱雪华.浅议初中历史高效课堂[J].才智,2019(04):16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