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律动教学实践的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27
/ 2

小学音乐律动教学实践的策略

周芸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仙林学校小学部南邮校区


摘要: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学中需要进行更为有效的创新,教学理念的越发成熟使得律动教学逐渐成为了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对部分小学学校内音乐律动教学状况进行分析可以发现,音乐律动教学状况并不良好,多种因素影响与制约下,律动教学中甚至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本文将对小学音乐律动教学现状进行具体分析,并基于具体的律动教学现状提出更为有效的律动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音乐;律动教学


现阶段,小学音乐教学创新环境越发良好,教学创新也成为了一个基本趋势。除了关注于相应的教学创新外,律动教学的受重视程度也不断增加。一部分教师在整体教学中进行了律动教学尝试,但由于缺乏律动教学经验,小学音乐律动教学的状况并不理想,律动教学中存在一些不足也是不争事实。可以预见的是,小学音乐教学中律动教学的地位会不断提升,学生律动感与节奏感培养的重要性也会不断提升。正因如此,探寻出小学音乐律动教学的具体策略十分必要和重要。

一、小学音乐律动教学概述

小学音乐律动教学具有重要意义,这也是现阶段律动教学受重视程度不断提升的直接原因[1]。一方面,较好进行律动教学能够大为丰富新时期小学音乐教学内涵,进行律动教学本身也是对小学音乐教学形式予以的具体多元。另一方面,律动教学对学生的音乐感知力培养、音乐素养培养、节奏感培养等也有很大帮助,学生对于音乐律动有了更好理解后,后续的音乐教学活动开展也能变得更为简单和轻松。但现阶段,小学音乐律动教学环境有了很大变化,律动教学有效性提升也对音乐教师提出了更为多样的教学要求。不得不承认的是,小学音乐律动教学中依然有很大的可调整与优化空间,律动教学中更是存在着一些明显不足。对于小学音乐教师而言,其也应当对小学音乐律动教学有效性如何提升等进行更多思考。

二、小学音乐律动教学现状分析

(一)律动教学缺乏具体规划

小学音乐律动教学的受重视程度不断提升,一部分音乐教师也进行了相应的音乐教学尝试,但律动教学中缺乏系统规划,这也成为了律动教学中的一个明显不足[2]。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核心素养这一概念的提出对小学音乐教学产生了很大影响,音乐教学中需要兼顾的教学事宜也越发多样。很多小学音乐教师明显缺乏律动教学经验,其虽然在音乐课堂上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律动教学尝试,但并未进行相应规划势必会导致各个层面与各个时期律动教学无法联系在一起,律动教学的系统性相对较差,律动教学也会成为一个简单的重复。更为严重的是,缺乏系统性的规划进行律动教学时,很多小学音乐教学资源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闲置和浪费。

(二)律动教学形式相对单一

可以对小学音乐律动教学状况产生影响的因素十分多样,其中,律动教学形式的影响十分明显,其会对律动教学进程,以及最终的律动教学成效产生很大影响。当前,律动教学的地位有了一定程度提升,但律动教学形式相对单一、固化,律动教学创新性不足也成为了明显的教学问题。很多教师通常结合教材中的音乐曲目教学、赏析等进行律动教学,但教材中的很多音乐曲目明显缺乏节奏感,这一情形下进行的律动教学效果自然较差。不仅如此,由于律动教学的创新性相对较差,很多小学生在律动知识学习上的积极性也明显不足,律动教学中更是缺乏有效互动。长此以往发展下去,小徐音乐律动教学的有效性自然处于较低水平,律动教学质量也难以较好提升。

(三)律动教学的针对性不足

律动教学的针对性不足也是一个具体问题,这也导致律动教学极容易流于形式[3]。对部分小学中、低年级学生的律动感进行评估可以发现,学生的音乐律动感参差不齐,且存在很大差异。课堂教学中,教师进行的律动教学引导对不同学生律动感培养的影响也并不相同。这一状态下,即便教师进行了很多的努力与尝试,但律动教学状况依然较差,大部分学生的律动感依然处于较低水平。律动教学的针对性不足实际上也是教学与实际相互“脱节”的一种表现。忽略了每个年级学生的群体性特征,以及班级内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律动教学也无法为相应教学有效性提升提供足够帮助与支持。这也表明,教学方法选用的不当,即教学针对性不足也成为了小学音乐律动教学中的一种不足。

三、小学音乐律动教学实践的具体策略

(一)做好相应的律动教学规划

在小学音乐律动教学中,教师应当做好相应的律动教学规划,这是避免相应律动教学流于形式,提升律动教学方向性与目的性的重要途径。例如,在《小小足球赛》这一曲目的教学中,教师在教案制作中便需要将律动教学事宜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同时,教师可以基于律动教学的特点与需求,在网络上搜集《小小足球赛》这一曲目的伴奏,通过相应软件放慢伴奏曲的播放节奏,在课堂上一边教学生唱这一音乐曲目,一边同学生聆听伴奏感受音乐律动。通过预先进行律动教学的规划,针对性的选用相应律动教学资源,小学音乐律动教学的条理性能够大为提升,这也可以为小学音乐律动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创设良好条件,提供很多教学支持。

(二)结合体态律动等多元律动教学形式

小学音乐律动教学中,律动教学方式方法选用状况会对律动教学状况产生很大影响,为此,教师需要在创新视角下进行律动教学尝试。例如,在《卖报歌》这一音乐曲目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音乐欣赏教学中进行律动教学尝试,同时也可以对体态律动教学法进行具体应用。诸如在教师演唱,学生跟唱的进程中让学生跟着音乐节奏拍打桌面或双手等都是较好的体验律动教学选择。讲授性、体验性与实践性教学理念均可以成为小学音乐律动教学中的基础性指导理念,对于小学音乐教师而言,其需要具备更为开放的思维设计并驱动小学音乐律动教学。持续多元小学音乐律动教学后,小学音乐律动教学的趣味性也会大为提升,学生在律动教学中的参与感也会大为提升。

(三)分层教学法下提升律动教学针对性

分层教学法是一种创新性极高的教学方法,为了提升小学音乐律动教学的针对性,教师需要对分层教学法予以具体应用。大部分学生的律动感处于较低水平,常规的律动教学方法也无法给予学生律动感培养提供足够支持。例如,在《鼓声传情》这一音乐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基于预先进行的学生律动感水平评估结果,将雪神划分为律动感较差、律动感一般与律动感较高的三个群体。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针对性的选取一些精细化程度不同的方法进行分层次的,针对性更强的律动教学。诸如创设一些听曲打鼓的实践性律动教学环节,让一些律动感较为薄弱的学生进行在实践中感受律动也十分可取。更有层次性和针对性的进行教学时,小学音乐律动教学质量也能更好提升。

结语

小学音乐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发起者和驱动者,其应当给予律动教学事宜更多关注,并站在新时期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角度进行相应的律动教学尝试。值得注意的是,律动教学中极容易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一状态下,教师需要阶段性进行律动教学状况的审视、分析,重点定位律动教学问题,在解决相应问题的进程中积累更为成熟的律动教学静压。常态化进行律动教学相关调整与优化后,律动教学的具体价值自然能够更好凸显出来。

参考文献

[1]庞宗艳.小学音乐课堂上声势律动教学的策略探讨[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0,(14):67-68.

[2]罗羚嘉.试论体态律动应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有效策略[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04):54-54.

[3]周雪芳.如何有效设计小学音乐教学实践活动的策略研究[J].流行色,2019,(02):182-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