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小学音乐教学与民族音乐传承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26
/ 2

浅 谈中小学音乐教学与民族音乐传承

李珊珊

讷河市学田镇中心学校

摘要: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施行,教育行业越来越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能否得到长远的发展,能否永葆活力,学生能否得到良好的素质教育至关重要。在素质教育中,我们需要将教育重点投放在中小学的基础教育中,而这其中优秀的民族音乐传承必不可少。我国的民族音乐生产于民间,流传于民间,在几千年的文化传承中具有了浓厚的历史意义和思想积淀,是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象征,其在国家的治理、社会的教化以及修身养性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以下本文将针对中小学音乐教学与民族音乐传承进行深入分析,旨在为民族音乐的良好传承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关键词:中小学音乐;音乐教学;民族音乐传承

音乐是人类精神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而民族音乐是一个民族音乐艺术的缩影,体现出了一个民族音乐艺术的精华和民族审美的情趣。在我国,民族音乐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积淀与升华,早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存在和精神品质体现。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良好的进行民族音乐的传承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信心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音乐教学在我国当前的中小学生教育体系中属于国民通识教育,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需要充分的将民族音乐融入其中,加强传承的同时也不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民族音乐的特性

民族音乐在我国具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包括民间歌舞音乐、民间歌曲、民间说唱音乐、民间戏曲音乐以及民间乐器等等,其是我国传统优秀文化中的瑰宝,也是我国历史文化传承中良好民族精神传承的载体。我国的民族音乐具有以下一些特性。首先是丰富性,我国是一个地大物博、幅员辽阔的人口大国,所以在民间发展起来的民族音乐具有非常强的丰富性。在我国56个民族中,每一个民族的生活风格以及民族文化都有很大的差异性,所以民族音乐就具备了丰富多彩的特性,例如,昆曲、秦腔、川剧、黄梅戏等等,都是一些民族自发的具有该民族特色的民族音乐。之后是不确定性,基于地区和民族差异的基础上,很多少数民族在进行民族音乐传承时都是以口头的形式传授给下一代,并没有相关的记载资料和教学书籍。所以在这样一种形式的传承中,相关民族音乐就会出现变化和遗缺,在这种变化中音乐更加符合了当代人的生活特点和艺术形式,基于此,我国的民族音乐就具有了很多的不确定性。然后是通俗性,很大程度上来说,我国的劳动人民是我国民族音乐的缔造者,而通过我国民族音乐的整体文化风格来看,也证实了这一点,其中充分的展现出了我国各族劳动人民的生活习惯和文化形式。我国的民族音乐是我国劳动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是我国劳动人民的情感载体,所以具有非常广泛的通俗性。最后是实用性,众所周知,我国的民族音乐大抵是劳动人民在生产和生活中创造出来的,所以非常的亲近人们的生活,在众多劳动音乐中,如劳动号子,其能够对人们的劳动起到非常积极的鼓舞作用,所以具有非常高的实用性。

二、中小学音乐教学在民族音乐传承中的作用

中小学音乐教学是基础的音乐教育,是学生在成长之处所能够接受到的较为完善的音乐教育,在中小学的音乐教学中,学生能够直接的去感受和理解音乐,所以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融入民族音乐教学能够让学生充分的感受到民族音乐的艺术魅力以及传承价值。中小学音乐教学工作者在实际的工作中需要有效的抓住音乐教学的重点,从而不断突出和弘扬本民族的民族音乐和相关文化,而这也正是中小学音乐教学的重点教学目标和基本任务所在。所以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需要让学生了解到民族音乐的特色,发展规律以及魅力所在,从而在不断激发学习兴趣的基础上让其对本民族的优秀民族英语产生深深的热爱和由衷的自豪感。而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教师的良好引导可以帮助学生在民族音乐的学习道路上得到更为完善的发展和继承。

三、中小学音乐教学中民族音乐传承教学现状

在意识上,我们都知道对中小学生进行民族音乐教育是多么重要,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民族音乐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却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尽管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施行,很多中小学生的音乐教材上都附有了一定的民族音乐教育知识,但是其在教材中所占有的比重并不大,同时教师的重视程度也并不高,所以有也等于无,民族音乐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在中小学的音乐教学中,教师更多的是让学生们感受以及掌握一些简单的乐理和音乐基本知识,基于此在各种各样因素的作用下,民族音乐教学和传承就受到了很大程度的限制。

四、中小学音乐教学中民族音乐传承教学策略

(一)树立正确的民族音乐文化理念首先需要摆正中西音乐教学的位置。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以及学生都需要摆正好中西音乐的位置,从而良好的进行民族音乐的传承。然后是需要深刻认识到我国民族音乐的特性,从而在追根溯源中做到创新发展和良好传承。树立正确的民族音乐理念对于我国民族音乐的传承和文化的吸收至关重要,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了解自身的民族音乐,所以在中小学的音乐教学中,教师需要针对民族音乐的特性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讲解和拓展。

(二)构建良好的传承文化,推动民族文化的发展在中小学的音乐教学中,学校施行的中国传统音乐教育与现行的西方音乐体系应该是相对独立、平等和互补的,但是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出现了主次颠倒的现象。这样一种现象的出现主要原因在于西方音乐教学具有更为完善的教育体系和理论体系,所以其在传播过程中也是有条不紊的,让他人更好的去学习和研究,从而构建出良好的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体系,进而不断推动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三)提高教师的民族音乐教育能力在现如今的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大部分教师都忽略了民族音乐的教育教学,教师更多的是偏向于现代音乐的教学。与此同时,在中小学的音乐教师中,很多教师都不具有良好的民族音乐教学能力,所以为了让民族音乐得到良好的传承和发展,增强中小学音乐教师的民族音乐教育重视程度和提高其民族音乐教育能力至关重要。只有教师重视了并且具有了这方面的良好教学能力,学生才能够在教师的良好引导下不断提高学习兴趣以及提高学习质量。

总而言之,民族音乐的良好传承对于民族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中小学的音乐教学中,教师需要充分重视民族音乐的教学引导,在不断提高自身教学能力的基础上创新教学方式,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民族音乐的良好传承,进而在民族音乐发扬光大的基础上促进中小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