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工业园区碳排放核算方法研究——以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24
/ 3

综合性工业园区碳排放核算方法研究 ——以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

林雅

云南天清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云南 昆明 650000


摘 要: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在2007年公布的第四次评估报告中明确指出,“低碳经济”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工业园区通常集中了区域主要生产要素与生产能力,理应作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控制单元。本文基于项目组研究制定的《工业园区层级温室气体核算技术指南》,以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为案例,对综合性工业园区碳排放核算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11年整个开发区范围1排放431700.4吨CO2e,范围2排放423014吨CO2e,服装纺织和机械制造业是减排潜力最大的两个产业。

关键词:工业园区;碳排放核算;技术指南;指导建议

  1. 工业园区碳排放核算方法研究

项目组以ISO14064:2006,PAS 2050:2008,GHG Protocol三大标准和协议的要求为基础,结合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2006》提供的核算方法,对工业园区层级碳排放核算关键进行技术研究,开发出一套适合工业园区层级的碳排放核算技术框架,制定核算技术指南——《工业园区层级温室气体核算技术指南》(以下简称“指南”)。

指南规定工业园区层级温室气体核算统一采用ISO14064-1中的股权分配法进行核算,按相应百分比的所有控股权和参股排放源的排放核算;范围1——直接温室气体排放和范围2——能源间接排放核算要求独立报告,对CO2、CH4和N2O三种温室气体核算后,统一转化为CO2e,计算总排放。范围3——其他间接排放为自愿报告。

确定组织、运行边界后,指南针对报告实体范围1(固定源燃烧、移动源燃烧、铝电解行业工艺排放以及制冷和空调设备的散逸排放)和范围2(消耗外购电力、消耗外购蒸汽、热、冷的间接排放)的温室气体排放提供详细的量化方法,计算方法:1.通过实时排放监测设备进行直接测量;2.通过燃料种类、消耗量、排放因子等数据根据公式计算,计算步骤为a.确定每种燃料的年消耗量(公式(1));b.确定每种燃料的CO2、CH4和N2O排放因子(公式(2));c.计算每种燃料的CO2、CH4和N2O排放(公式(3));d.将CH4和N2O排放转化为CO2e,并计算总排放(公式(4)(5))。

燃料年消耗量=燃料年采购量-燃料年销售量+年初燃料库存量-年底燃料库存量 (1)

排放因子=热值(MJ/kg)×排放系数(kgC/TJ)×氧化率(%)×44/12×10-6(MJ/TJ) (2)

燃料温室气体排放量(t)=燃料消耗量(t)×排放因子 (3)

CH4/N2O排放量(tCO2e)= CH4/N2O排放量(t)×GWP (4)

总排放量(tCO2e)= CO2排放量+ CH4排放量+ N2O排放量 (5)

同时指南规定,工业园区组织边界内若包括电力、热力、蒸汽或制冷方面生产的报告实体,则该报告实体生产能源造成的GHG排放(即范围1排放)分成两部分——能源生产供给所在工业园区组织边界内其他报告实体产生的GHG排放和供给所在工业园区组织边界外报告实体产生的GHG排放。给出工业园区层级温室气体范围1排放公式(6)和范围2排放公式 (7)。

范围1排放量=园区内除能源生产外的报告实体范围1排放量+能源生产报告实体输出园区外部分范围1排放量 (6)

范围2排放量=园区内所有报告实体范围2排放量-能源生产报告实体输入园区内部分范围1排放量 (7)

工业园区层级温室气体范围3排放指南不做硬性要求,为自愿内容,单独报告。

  1. 研究案例

    1. 研究区域概况

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市北区块)创建于1990年8月,是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浙江省重点开发区以及省内日商、台商投资最密集的地区。开发区依托萧山区和杭州市的各项生活配套。

开发区以机械制造、电子电器、精细化工、轻纺服装、医药食品、建材家具六大支柱产业为主。园区组织边界内涉及能源生产的企业只有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热点有限公司一家。开发区温室气体核算技术路线,见图1。

6083b0375b7f4_html_50fb544e084a3435.jpg

图1 开发区温室气体核算技术路线

    1. 数据来源及核算结果

      1. 数据来源

案例数据来源于开发区管委会提供的化石燃料数据(包括固体燃料、液体燃料、气体燃料、废气燃烧等)、公共能源消耗数据(电、蒸汽、热、制冷等),并以开发区内企业环评、清洁生产等资料作为补充。根据《指南》要求,报告实体的控股百分比数据均由管理委员会统一提供,将报告实体分为能源生产企业C

1和非能源生产企业C2。碳排放因子数据参考IPCC默认值,基准年选取2011年份。

      1. 核算结果

依照《指南》要求,分别对开发区内C1、C2类企业温室气体排放进行核算,得到2011年开发区C2类企业范围1温室气体排放合计151757.1吨CO2e,范围2温室气体排放合计573752.7吨CO2e,其温室气体排放结果见表1。

表1 2011年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C2类企业温室气体排放结果表

主要产业

范围1

范围2

排放量(CO2e)

所占比重(%)

排放量(CO2e)

所占比重(%)

机械制造业

3862.13

2.54

89609.49

15.62

精细化工业

214.4

0.14

19467.83

3.39

医药食品业

29.15

0.02

35172.26

6.13

服装纺织业

30832.51

20.32

219152.1

38.2

建材家具业

2498.88

1.65

28899.91

5.04

电子电器业

104.49

0.07

7481.72

1.3

其他行业

114215.5

75.26

173969.4

30.31

C2类企业合计

151757.1

100

573752.7

100

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内C1类企业只有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热电有限公司一家,根据该企业供给开发区内及城市新区、周边地区供热比例,得到该企业输出园区外部分范围1排放量为279943.3吨CO2e,输入园区内部分范围1排放量为150738.7吨CO2e。

因此,2011年,开发区范围1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431700.4吨CO2e,范围2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423014吨CO2e。其范围1、范围2温室气体排放所占比重图,见图2。

6083b0375b7f4_html_31c01055df1f675.gif

图2 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温室气体范围1、范围2排放所占比重图

    1. 结果分析

从温室气体核算总量角度来看,开发区主要产业范围1排放量大小依次是其他行业>服装纺织业>机械制造业>建材家具业>精细化工业>电子电器业>医药食品业,范围2排放量大小依次是服装纺织业>其他行业>机械制造业>医药食品业>建材家具业>精细化工业>电子电器业。服装纺织和机械制造业是开发区2个主要的温室气体排放产业,占到开发区温室气体范围1排放的22.86%和范围2排放的53.82%,是减排重点产业。建议开发区管委会应严格控制高排放的服装纺织和机械制造业项目,鼓励其采用先进的纺织、制造技术进行产品生产,优先运用节能环保设备。

从企业分类情况来看,C2类企业范围2温室气体排放量是范围1的3.7倍多,但整个开发区范围1、范围2温室气体排放量却相差不大。这是由于C1类能源生产企业是一类特殊的企业。开发区热电有限公司范围1直接能源消耗较高,其排放相应较高,但由于其提供开发区内其他企业的电力和热力,因此其他企业该部分消耗的电力和热力在园区层面上自身抵消,则造成园区层级范围1排放量增大而范围2排放量减少。

从整个区域来看,开发区层级温室气体范围1排放量略高于范围2排放量,管委会应优化能源结构,改变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考虑使用地源热泵(GSHP)以及太阳能发电等其他再生能源。强制拆除锅炉等低技术、高能耗设备,鼓励企业选用低排量环保运输工具,统一使用低碳绿色节能产品及物流,实行能源阶梯定价收费,推进企业之间交换材料、能源、水和产品等,降低原始材料消耗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总量。考虑设立专项资金,支持减排节能技术创新,推广技术研发活动。

  1. 总结

由于集聚大量制造型企业、对化石燃料消耗大,使得工业园区成为温室气体排放主要区域。对工业园区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可以识别出排放关键部门,提出相应的减排策略,实现国家低碳经济发展需要,因此有关工业园区层级碳排放核算标准是极其需要的。

本文以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为案例,研究了工业园区层级的碳排放核算方法,并对园区今后低碳发展提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