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器官组织为中心”的整合教学模式在《口腔组织病理学》教学中的构建及实践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24
/ 2

“以器官组织为中心”的整合教学模式在《口腔组织病理学》教学中的构建及实践体会

梁斌 1 ,张丽慧 1 ,翟莎菲 1 ,张琳梅 2

西安医学院口腔医学院口腔组织病理学教研室, 陕西西安 710021

西安医学院口腔医学院口腔解剖生理学教研室,陕西西安 710021


摘要:口腔组织病理学既是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与口腔医学的桥梁,又是口腔专业基础课程中的难点。整合性课程是近年兴起的教学方法,本次研究尝试将基于联系的整合性课程的理念引入口腔组织病理学的教学中,在本课程内部,通过以“以器官组织为中心”的方式打破以往的章节壁垒,通过整合性专题授课,建立功能-组织结构-发生发育-组织结构-病理表现的纵向联系,以帮助学生将孤立的知识进行整合,消灭知识孤岛,利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搭建知识结构网络,真正掌握和应用所学知识,提高口腔组织病理学课程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以器官组织为中心 整合 口腔组织病理学 思维导图

口腔组织病理学是口腔医学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它是联系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口腔医学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在口腔医学专业本科生的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以形态学为基础,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与实践性,该课程主要对正常的口腔组织结构和功能、口腔颌面部发育过程及其调控及部分口腔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进行研究,可以从病理的实质变化去解释临床上出现的表面现象,并为口腔临床的正确诊断、治疗以及预防打下坚实基础和提供科学依据。


1.整合性课程研究现状

自19世纪60年代以来,国内大部分医学院校一直沿用着“以学科为中心”的传统三段式教学模式,该模式强调各学科知识的系统性与完整性,却造成了各学科教学内容上的交叉重复基础与临床课程脱节等问题。20世纪50年代,美国西余大学医学院首次试行“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该模式是以器官系统为模块,以疾病为中心,综合和重组多学科相关知识,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自主学习为导向的现代教育理念,符合医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基本要求[1]。早在1991年,辽宁医学院在专科层次首次尝试了“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课程整合教学模式,之后又在本科层次继续采用与实施。此后,众多高等医学院校,如中国医科大学、复旦大学医学院、浙江大学医学院、北京大学医学部、哈尔滨医科大学、湖北医药学院等相继从不同层次、不同范围开展了基础医学课程整合式教学。经对比研究发现,教改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科研创新能力、书面和口语表达能力以及学习的方法与策略等方面均强于非教改生(2,3)

2.国内口腔组织病理学课程的教学现状.

口腔组织病理学作为口腔医学专业基础课程,开课普遍早于口腔临床专业课,是口腔医学生步入本专业时最早接触到的一门学科。其教学现状为:(1)学生层次与知识储备方面,与从未接触过医学课程的大学一年级新生不同,此时的学生已完成大临床医学的学习,有组织学、胚胎学、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等临床基础学科的基础,对相关名词、技术及教学手段都有一定的了解;但学生对口腔专业词汇了解非常有限;(2)教学内容方面,口腔组织病理学内容设置包括口腔组织胚胎学、口腔病理学分为2篇,其中口腔组织胚胎学先讲胚胎学后讲组织学,全书按照器官独立划分章节,各章节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3)教学手段方面,组织病理学理论课内容多而复杂,且涉及大量组织学、形态学变化,传统的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授课方式缺乏新意,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以器官组织为中心”的整合性课程教学模式

经过分析与思考,我们在口腔组织病理教学中引入整合的概念,积极探索一种新的,基于联系的整体教学设计模式,将整个口腔组织病理学这门课程分割并重新组合,“以器官组织为中心”,建立起功能-组织结构-发生发育-病理表现的纵向联系,将部分基础医学知识进行有机整合,实现微观与宏观、机能与形态、生理与病理、正常与异常等多种综合,使医学生能够在基础学习期间接触到各个层面的医学内容,体现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与口腔医学、宏观与微观、知识与能力的统一(4-6)

为此,本研究设计了新的教学模式,其基本指导思想是:“以器官组织为中心”,通过整合性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该问题所涉及的基础和临床知识,并提出自己的想法,教师通过课堂讲解,帮助学生建立基础、临床知识的联系,完成知识网络的搭建。基于联系的整合式教学法基本实施和完成过程如下。

3.1课程准备阶段课题组教师集体备课,以器官组织为中心,整合课程内容,我们将整本书按照牙体组织、牙周组织、口腔粘膜、唾液腺、颌骨及其他划分为六个模块,每个模块均由该器官的发生发育、组织结构、病理学结构等内容构成,这样做的好处是在短期内让学生集中精力学习同一个器官,内容相对统一,且彼此联系,容易理解记忆。

3.2课堂学习阶段理解才可以更好的学习应用知识。课前,教师提前指出本阶段学习的主要器官,并提出一个整合性的问题,以牙体组织为例,请分析牙体组织的功能、结构、发生发育、疾病之间的相互关系,并给出相应的学习资料。让学生提前预习查阅资料,了解该器官的宏观作用,通过问题设定明确引导学生分析这样的作用需要怎样的结构特点进行支撑,通过对结构的分析,再结合以往学习的组织学和胚胎学的内容,对该器官的发生发育的过程进行分析,进而对它可能发生的疾病进行讨论,这个过程需要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下一步的课堂学习。课中,围绕学生提出的问题,对重点难点进行讲述,之后带领学生梳理本模块中的知识点,并提出扩展应用要求。课后,让学生完成本模块的思维导图,针对学生完成的思维导图中所发现的问题,再次梳理呈现知识结构网络的节点信息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网络

[7]。同时,学生在扩展应用过程中会发现新的问题,教师将在课堂总结阶段利用这些问题,指导学生如何带着问题去查阅相关文献,回答问题或者提出研究思路,初步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

4.“以器官组织为中心”的整合性课程教学模式的意义与存在的问题

将口腔组织病理学这门课程“以器官组织为中心”在基于联系的基础上进行整合,它的意义在于更注重一个完整的器官组织,一个独立的功能单位,它宏观的功能需要相应的微观组织结构来实现,特定的结构必然伴随有特征性的发育形成过程,同时也会有针对其自身功能结构的特征性疾病,这种内在联系关系的探索,能在短期内让学生将所学内容串起来,用前面所学来分析后面要学的知识,分析的过程就是一个复习、应用、内化的过程,让所学知识真正的变成自己的知识,避免以前的前学后忘,让学生有更多的精力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也避免了教学内容的重复。

但“以器官组织为中心”在基于联系的基础上进行整合学习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首先,对学生的自学能力要求较高,需要学生课前能主动跨学科、跨章节寻找和掌握相关节点知识。其次,对教师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不但要具备本学科知识,同时也要掌握相关学科知识。我们希望能不断完善基于联系的整体教学法,促进口腔组织病理学教育事业的发展。


  1. 王大朋. 美国五所医学院校整合课程实施的比较分析[D].复旦大学,2012.

  2. 张金波,周秀芳,李晓蕾“. 以器官系统为中心课程体系改革”在医 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动手能力培养中的作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 育,2010,24(10):61- 62.

  3. 姚柏春,李文春,王配军,等“. 以器官系统为中心”基础医学课程整 合的研究与实践[J].海南医学,2013,24(23):3567- 3569.

  4. 李建华,吴他凡,郑建民,等 . 全面的器官系统整合课程 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 高校医学教学研究(电子 版),2019,9(4):33-38.

  5. 徐漫欢,苏苗赏 . 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课程整合改革现状 及思考[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5,(9):61-62.

  6. 舒涛 . 努力开拓国际视野以器官系统为基础整合医学课程 [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7):54-56.

  7. 王艳伟,孔秀敏.运用思维导图优化病理学理论教学[J].继续医学教育,2016,30(2):18-19



作者简介:梁斌(1985.4-),女,汉,山西阳泉人,中南大学口腔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西安医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口腔组织病理学教学研究。

基金项目:西安医学院2018年度教育教学改革项目(2018JG-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