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水利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23
/ 2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水利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李秋雨

普洱市电站库区管理局 , 云南省普洱市 , 665000


摘要:水利建设一直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建设领域,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我国也逐渐将农村农田水利作为水利投入的一项重点工程。近些年来,我国在新农村建设的工作上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和投资,在农村的各项工作也得到了相应的成果。但是从目前的农村水利建设情况来看,部分农田的水利建设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水利条件是人类和生物赖以生存的一项必要条件,一旦脱离了水,农村的许多生产和生活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随着城市化步伐的不断加快,水利资源短缺和水源污染的问题越来越严重,为了保证农村水利条件能够达到各项规范的标准,因此文章针对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等农村水利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村水利建设;问题;对策

在党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型战略目标的指引下,乡村干部也在各项农村工作中投入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希望能够对土地和水利进行相应的改革,重点推行三农政策,从而推动农村的经济发展,提高农村人民的生活水平质量。但是随着城市工业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城市和农村都面临着水资源短缺和水资源污染的问题,为了尽可能的缓解水资源存在的问题,国家越来越重视农田水利的建设工作,希望能通过改善农田水利建设的管理问题和建设问题,保障水资源的有效供应。

  1. 农田水利建设存在的问题,

  1. 农田水利设施薄弱

通过对现存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调查情况来看,目前我国的大多数农田水利设施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损坏问题,农田水利设施薄弱是我国普遍农田水利建设的现状。从农田水利设施的修建历史来看,农村的水利设施都是在20世纪60年代左右修建的,并且一直使用到现在。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农村在修建水利设施的过程中都是按照之前年代的整修标准进行的,并且长时间没有经过系统性的整修,导致水利设施难以满足现在人们的生活和生产需求,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抗旱能力较低的问题。

  1. 对农田水利的投资建设不足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得到了大力的加强,但是随着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入,政府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政策也经历了多次的调整,虽然国家已经提出了三农政策,但是农民在农田水利建设工程中的投资力度却只有以前的1/4左右。并且在城市化建设的背景下,许多农村人民都逐渐走进了城市,只有极少数农民依然愿意留在农村进行各项工程建设。为了缓解这些问题,政府也创设了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专项补助资金,但是从农村水田灌溉和水利建设的需求来看,许多地方的财政支持仍然会存在资金损失和投资不足的问题,并且受到当地要求有限的金融资源的影响,每年的水利建设专项补助资金并不能满足农村的实际水利建设需求。

  1. 管理机制不适应农村水利发展要求

近些年来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的效益逐渐减弱,综合多方面因素来看,除了资金不足的问题,农村水利工程建设还存在管理机制不合理的问题。大部分的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在管理制度上不够健全,甚至没有明确具体的管理主体,导致在实际的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缺乏一套切实可行的运行管理机制,出现水利工程建设设施落后的问题。此外,大部分农村人在思想上对水利工程建设的认识不够成熟,没能达成一致的建设标准和制度。进而受到日常建设和管理经费的约束,最终导致水利工程在使用的过程中没有充分的发挥实际的工程效益。

  1. 政府在农田水利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在农村农田水利的建设过程中,政府发挥的主导作用是不可替代的,但是从目前的农田水利建设过程中来看,政府并没有重视农村的水利建设工程,政府没能在农田水利建设工程中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在农田水利建设的工程中投入的资金和精力不足,在各项工程的建设管理、维护和规划工作中也存在制度不合理的问题。政府人员普遍对农村水利建设的发展意识相对薄弱,最终影响了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和维护等相关工作的有效开展。

  1. 提高新农村农田水利建设的有效措施

  1. 加强水利建设管理

为了对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水利建设工程进行系统合理化的管理,相关部门可以从实际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情况出台一些节约用水和水利建设方面的法律法规,应对相应的法律法规进行宣传和推广,让更多人能够了解到与水利建设工程相关的法律准则。此外政府应该不断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工作的相关制度,从以往的水利建设管理做法中吸取经验,从而形成更加完善系统的法律制度。充分发挥农田水利建设的规划作用,保障项目建设后期的资金使用和施工建设都能够在合理的规划范围内。为了促进水利资源的合理化管理,相关人员应该在明确水利资源状况的前提下对水利资源进行合理的使用,在管理过程中尽可能的避免个人原因导致的水资源浪费。所以对于大部分农民来说,提高农民个人的水资源节约意识也是十分重要的,政府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宣传方式提高个人对农村水利建设的认识,鼓励村民在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中应该减少水资源的浪费,从而进一步强化节约意识。而对于一些施工企业和工程来说,一旦涉及到水资源使用量较多的时候,企业应该提前根据用水量制定好相应的排污限制,确保排污的解禁度后再进行排放,避免在生产活动结束后排放的废弃物对水资源造成了严重的污染。为了促进农村水利建设的有效开展,相关管理部门必须清楚的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做好自身的组织协调工作,并建立切实有效的工作机制,为了保障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政府还可以将农田水利建设作为一项检验干部工作绩效的重要考核指标,从而保证政府干部能够积极的参与到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中,提高工作的积极性和责任心。

  1. 完善投资机制

在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虽然兴起了许多农业产业,但是大部分的产业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还是不容乐观的,也正是这个因素导致许多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农业生产活动在发展中存在的不确定性让许多农民的收入得不到有效保障,从而导致越来越多的农民成为了经济发展中的弱势群体。为了改变农村农民的经济发展状况,政府应该在农业产业中进行相应的改革,从实际发展情况出发,变革农业发展的税费。国家每年都会有相应的资金补贴下发到具体的乡镇,政府可以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水利工程的建设中,重视水利工程的资金投入工作,充分的保证水利建设的资金能够得到合理的利用。

  1. 转变政府职能,为水利建设提供保障

水利建设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工程,所以不论是水利部门还是地方政府,都应该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和工作作风,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工作宗旨,将经济主导型的政府转变为公共服务型的政府,始终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工作首位。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更要从新农村的角度出发突出工作的重点,不断优化政府服务结构。对于农村存在的一些山洪灾害治理问题和病险水库问题都应该进行重点的防范,加强灾害治理工作,做好防洪防旱工作,同时重点推进灌区配套和节水改造等工作。在水利设施建设中要充分的发挥政府的主导服务作用,提高工程建设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为新农村打造一个和谐美好的生态环境。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农村建设是现代化发展的关键步骤,而水利工程建设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了农业的现代化发展,所以政府必须注重农村水利建设工作的有效开展,从各个方面加强对水利工程的建设,致力于改善社会的生态条件,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孙伟涛.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水利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 农业工程技术, 2017, 37(011):31-31.

[2]毛俊超.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现状和对策[J]. 低碳世界, 2018, 03(No.177):100-101.

[3]柳红霞.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村水利:现状与对策[J].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 2008, 000(002):30-33.

[4]吴强.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田水利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 居舍, 2018(25):240+257.

作者简介李秋雨1993--民族:彝族籍贯:云南省普洱市职务职称:助理工程师学历:本科单位:普洱市电站库区管理局研究方向:水利水电工程单位所在省市及邮编:云南省普洱市66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