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中踝关节损伤的预防与康复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22
/ 2

运动中踝关节损伤的预防与康复研究

胡清军、李明、潘细牙

江西省分宜县人民医院 336600

摘要:踝关节脱位与骨折是骨科常见损伤,绝大部分患者因受到间接暴力而引起踝损伤后发生。踝关节外伤后踝部疼痛、肿胀、皮下可出现青紫、瘀斑,活动受限,检查可见踝关节畸形,内外踝具有明显的压痛,可伴有骨擦音。临床治疗踝关节骨折以手法复位外固定和手术内固定为主。手术患者大多对疾病和手术相关知识不了解,易产生焦虑、紧张情绪,对手术的顺利实施及康复预后产生不利影响,有必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属于一种新型护理理念,通过在围手术期进行相应护理,改善患者转归。

关键词:体育运动;踝关节;损伤;预防;康复

引言

踝关节在人体关节中的承重较多,发挥坚强内固定作用,骨折后恢复时由于自身较为复杂,如果没有接受科学的康复治疗,后期就可能存在疼痛等问题,影响踝关节活动范围,因此为促进患者踝关节功能恢复,应在术后为患者提供科学的康复训练。本次研究旨在分析舒筋活血汤、运动疗法联合中药熏洗治疗踝关节骨折术后创伤性关节炎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踝腓侧损伤分析

在跑、跳或改变方向的项目中,足内翻主要是踝关节内收过度超过承受的范围,跑步时脚踝承受的压力是体重的3倍,短跑项目中身体重心前倾,前脚掌着地后蹬,过程中踝关节做跖屈运动,踝关节稳定性差易损伤。在中长跑、长跑、跳跃等项目中,主要是以脚后跟着地并迅速向前脚掌过度并且充分后蹬,脚后跟着地完成背屈动作,向前脚掌过度并且后蹬是趾屈动作;前者关节稳定性强,不易发生运动损伤。球类运动中改变方向动作多,速度快,跑跳结合,跳跃腾空多,落地时重心不稳向侧边歪斜,足部被踩、或落在不平整的地面上等,出现前脚掌外侧触地,造成跖屈过度和内翻损伤。

2运动中踝关节损伤的预防与康复

2.1踝腓侧损伤的康复

踝关节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骨折,在日常生活中或在运动场上,均容易发生。踝关节骨折直接原因是暴力引起。踝关节骨折的临床表现为踝关节部剧烈疼痛、畸形,继而出现关节肿胀、皮下淤血,严重时患者行动受限,出现足部血液循环障碍。踝关节骨折的确诊要通过医生轻柔的手法检查及X线片辅助诊断。踝关节骨折后一般需石膏外固定或者手术钢板内固定治疗。因为长时间的制动,必须进行必要的康复训练。常规康复运动缺乏针对性,无法获取理想的效果,而个性化康复运动可以根据患者的情况制定相应的康复方案,更易为患者所接受,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依从性,从而有利于患者术后的恢复。

2.2常规护理虽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并给予饮食指导、安全防护等

但未制定具体康复措施,故患者康复进程较缓慢,护理效果存有一定局限。加速康复外科是指通过对围手术期患者实施一系列优化措施,从而降低并发症及应激反应,促进术后康复,减少住院时间。该理念由丹麦哥本哈根大学Kehlet教授于1997年首次提出,成为一种新的治疗理念,供临床外科治疗及护理使用。目前,该理念在中国已有十多年的发展历史。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干预后1、2、3个月,观察组足部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干预3个月后生命质量各维度评分均较对照组高,表明加速康复外科护理能够降低踝关节骨折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足部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在踝关节骨折患者护理中,加速康复外科护理从患者决定接受手术治疗开始直至术后基本康复,进行持续性的护理干预,并加强患者术前教育,缓解患者紧张、焦虑心理,从而减轻应激反应。于踝关节复位前将患者下肢抬高,保持与心脏同一水平,且与术后进行冰块冰敷可有效预防水肿等并发症发生,同时为患者制定有效的术后康复训练计划,术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告知患者早期功能锻炼对疾病康复的重要性,指导患者进行屈伸活动足趾、股四头肌收缩训练、直腿抬高练习、膝关节屈伸练习、踝关节屈伸训练等,并督促患者积极进行功能锻炼,从而促进踝关节骨折的早期康复,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2.3药酒火功在急性踝关节损伤中的应用

目前中、西医在本病初期的处理方法及思路大相径庭,西医所用方法及治疗原则较为单一,保护性制动、冷疗镇痛消肿,虽然冰敷及冷疗方式在踝关节损伤初期通过收缩毛细血管减少渗出,减轻疼痛及肿胀程度方面有一定效果,但冰敷时间无法量化,容易引起皮肤冻伤及后期筋伤缠绵难愈等弊端];而中医学在本病的治疗中则可谓方法多样,药酒火功、针灸、刺络拔罐、中药外敷、手法整复等均可在发病初期发挥不同功效;急性筋伤初期一般慎用手法治疗,以内服或外用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药物为主,治疗需“结者散之”“逸者行之”,瘀血、肿胀消退后及时进行踝周筋肉功能锻炼,始终贯彻“动静结合”的原则,而药酒火攻疗法以其独特的疗效将药酒燃烧产生的温热效应通过手法作用于踝部经络推动踝周气血运行,使药物借酒力充分渗透到患处,从而保证患部在气血运行良好的状况下最大限度恢复运动功能,防止因冰敷或绝对制动引起的踝周气血停滞进而诱发软组织粘连、肌力下降甚至萎缩等症状。鉴于此,踝关节损伤初期是用冰敷疗效确切或是从长远考虑采用热敷疗效更佳,有待大家在今后的临床实践中进一步验证、交流。

2.4关节活动训练

踝关节受伤3d后,拉伸唤醒损伤周围的肌肉功能,恢复关节活动,可以进行转脚踝、提踵、足尖写字练习等简单的康复训练。静养过久会让脚踝关节粘连、肌肉功能减弱、出现肌肉无力的状态。转脚踝练习训练初期,手抓住足后部环转脚踝,逐渐加快速度和活动角度。中后期开始主动活动。坐姿提踵练习提踵是脚尖绷直—勾脚尖周期性运动,提高踝关节的稳定性和功能体现。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个性化康复运动治疗踝关节骨折术后患者的临床效果较常规化康复运动治疗显著,能够有效提升患者踝关节活动度,从而有效改善患者的踝关节功能,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葛静美.复杂踝关节骨折手术中护理体位摆放的应用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10(36):130-132.

[2]张晓芳,刘波,刘辉,敬竹子,伍萨.以中医疗法为主的综合康复方案治疗踝关节僵硬[J].中医正骨,2018,30(12):47-49.

[3]朱薇,张林,王玲,潘庆.快速康复理念对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功能及疼痛程度影响的临床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8,39(23):2843-2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