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演小小生活,剧培大生活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21
/ 2

戏演小小生活,剧培大生活力

梁泽媛

青岛市城阳区天泰城学校

当四月的春风携着细雨浸润校园,就意味着天泰城学校一年一度的戏剧节即将拉开帷幕。戏剧节已如约举行了七届,但这次我的心情和以往截然不同。新接手的是一年级娃娃班,孩子们还太小,剧本、道具、排练、舞美等等都需要我亲历亲为,每每想到这里,一股急躁夹杂着烦闷就会涌上心头。殚精竭虑地找了两个周的素材后,一节生活戏剧课,让我豁然开朗,对筹备戏剧节这件事有了新的看法和计划。

每周五下午的第二节课,天泰城学校的学生们都会特别高兴,因为这是他们期待了一个周的生活戏剧课。在这节课上,他们可以尽情打开自己的思维,去感受世界,体验生活,释放情感,比如低年段的生活戏剧课重点在于“观察和体验生活力”,使学生在观察和参与中体会自然与社会,形成主动认识和自主思考的习惯。生活课既是课程又非“课程”,它不拘泥于课堂,更不拘泥于形式,它是让学生在生活课中通过戏剧、游戏、探索、观察而认识世界,在生活中与人互动、学习社会规范。

这节生活课,我向孩子们介绍了学校的校园戏剧节,正当我大谈特谈举办戏剧节的要求时,一个孩子怯生生地举手提问:“老师,戏剧是什么?”我呀然一惊,已经上了两三个周的生活戏剧课了,难道孩子们连戏剧是什么都还没有基本概念吗?“戏剧是由演员将某个故事或情境,以对话、歌唱或动作等方式表演出来的艺术。”我将戏剧的定义原原本本的介绍给了孩子。“故事?什么故事?是童话故事吗?”“我觉得不是,是课本里的故事!”“我觉得是动画片的故事!”“我的事也可以演嘛!”……孩子们大声议论起来,原来一年级的娃娃们也有这么多想法吗?“那大家想演一个什么故事呢?”我迫不及待地追问了下去。“我想演我上学路上抓虫子!”“我想演我弟弟早上不让我妈妈上班!”“我想扮演老师上课!”……一个小女孩蹭的站起来,“我想演我爸爸,他回家啥活也不干,也不和我玩!”“啥活也不干,你怎么演得出来?”她同桌仰起脸来质疑她。小女孩沉思两秒,一屁股坐在凳子上,把背往后一靠,脚往桌子上一放,手里做出玩手机的动作,然后摇头晃脑地说:“我爸爸回家以后就是这样坐在沙发上的。”哈哈哈哈,同学们被小女孩活灵活现的表演逗笑了,有几个孩子还跳起来表示自己的爸爸也是这样。看着孩子们兴高采烈发表自己见解的样子,我不禁感叹孩子观察身边的生活力还是不容小觑的,豁然开朗:孩子们的戏剧表演,就应该表演孩子们自己的生活;只有来源于他们本身生活的素材,他们才会有感同身受的体会,戏剧的教育意义才能体现出来,生活力的培养才能延展出去;如果我从剧本、道具、排练、舞美开始事事代办,那孩子只不过是这次表演的一种活道具,何谈培养孩子“观察和体验生活力”?何不就着这次戏剧节,对孩子进行一次全方位的生活力培养?

编写剧本是最大的难题。确定什么主题?选择哪些事例?运用哪种表现手段?怎样使得故事情节更引人入胜?如何才能把人物塑造得更鲜明立体?这一步可难坏了孩子们。他们先在我的帮助下搜集了全班所有同学的意见,然后大致确定了“学校生活”和“吐槽爸妈”两种主题。在摇摆不定三四天后,他们决定询问别的班的同学想看什么表演,结果孩子们的以及出奇的一致——“吐槽爸妈”,主体和事件总算是确定了下来。在这个过程中,我听到了很多平日里默不作声的孩子大胆地发表了自己的建议,看到了许多平日瑟缩在角落里的学生勇敢地走到了别班门口,他们在慢慢具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责任担当、使命意识。”而这也正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活力。剧本的编写既考察了学生在课内学习中习得的生活力,又培养和提高了学生观察社会、总结现象以及更深层次的如何处理思想冲突的重要生活力。

剧本完善后,道具的制作,背景的设计,配乐的选取,都在使学生的艺术生活力稳步提升。在选取配乐的的时候,有一幕“妈妈偷看小主人公学习”的情景需要一个既紧张惊悚,又带点滑稽讽刺的音乐。一年级的孩子本来操作电脑就很不熟练,加上符合条件的音乐又少,负责找配乐的几个孩子连续一个周每天放学写完作业后就趴在电脑前,反复找,反复听。终于找到合适的音乐,却因为不能下载而崩溃大哭,第二天带着肿成“桃儿”的双眼去请教了学校的计算机老师,终于把音乐下载了下来。孩子家长跟我说:“从没见过孩子为哪件事这么用心,也没想到他自己还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孩子真是长大了。”而在表演彩排过程中,如何演出人物的灵魂也在无形中考察了学生是否能克服困难,解决问题;又该以怎样的大局观团结协作……孩子们在碰到了许许多多的“拦路虎”后,为期58天的戏剧节终于在孩子们的成功演出中落下帷幕,孩子们热泪盈眶,而一直陪着他们战斗,看着他们不断经历挫折、失败的我也不禁泪洒当场。

事后,有孩子家长跟我感叹,自从孩子经历这次戏剧节,她在家里已经基本听不到“妈妈,帮我找找这个”“爸爸,给我买个那个”的声音了,遇到不会写的字从问家人变成了自己查字典,房间自己能收拾……甚至还能一本正经地对躺在沙发上玩手机的爸爸说:“爸爸,玩手机对眼睛不好,你可千万别当我们班《吐槽爸妈》里的那个爸爸。咱们比比赛看书,看谁看得时间长吧!”

“生活出处皆教育,一事一物皆教育。”戏剧这一儿童们喜闻乐见的形式,让生活力的培养润物无声,让教育回归了生活、回归了主体学生,在各种各样真实的生活场景的还原和模仿中,体验、生成和发展核心素养。戏演小小生活,剧培大生活力,让学生在面对来自生活的各种挑战时,能以自身的生活力战胜困难,承担自身的社会责任,享受幸福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