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供应链质量安全保障体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21
/ 2

食品供应链质量安全保障体系

郑艳龄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服务保障中心 北京市

100853

摘要:在食品加工技术持续优化与完善过程中,食品种类以及数量等均得到快速发展,而相应安全质量问题数量也不断增加,所以需要积极构建食品安全质量保障体系,以充分保证食品安全,让老百姓吃得放心,吃得健康。对此,本文阐述了食品供应链质量安全保障体系构建作用,并提出几点构建要点,希望能够为相关单位与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食品供应链;质量安全;保障体系

前言:基于经济快速发展背景,民众生活水平与质量得到显著提升,在食品安全性以及质量等方面重视程度也不断增加。近年,我国食品质量安全问题频繁发生,严重威胁民众身体健康。同时,产业链和食品供应链具有较强复杂性,使得食品安全监管难度进一步增加,因此能够发现食品供应链中各个环节缺陷是导致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的重要因素[1]

1 食品供应链质量安全保障体系构建作用

首先,充分提高供应链稳定性。构建食品供应链安全保障体系能够为食品安全提供基础保障。供应链中不同环节中的相关主体若是无法充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独立运营,并通过一些违法手段盲目采用条件及偷工减料等,均会严重影响供应链运行稳定性,进而影响食品安全与质量。所以,需要通过建立安全质量保障体系,提高供应链运行健康性与稳定性。

其次,提高食品质量与安全性。现阶段,民众对于食品安全和质量均非常重视,并已经成为社会焦点话题。基于此种背景,相关部门也不断提高食品质量重视程度以及监管力度等,另外,对于各种食品质量问题也制定相应处理措施与政策,但是在部分食品中还存在添加剂过高以及激素等问题,并且质检工作无法达到标准要求。供应链中各个环节均存在食品安全与食品质量隐患,严重威胁民众身体健康,进而影响社会稳定[2]

2 食品供应链质量保障体系构建

2.1预警系统

当前,相关部门需要对事故调查、食品抽查等事后管理模式进行有效转变,同时构建统一的信息共享与预警体系,进而保证在食品安全预警方面做到有规可循、有法可依,为食品安全工作提供良好法律保障。应该积极借鉴西方国家食品安全分析系统原理,并以我国国情为基础构建相应安全预警系统与模型。为了对食品安全性进行有效评价以及为安全预警提供科学信息与数据,应该构建安全监测站以及其他信息采集系统,主动、实时监测食品信息,对供应链中农产品加工、成品储藏流通以及销售等环境展开全程监控。需要对信息采集手段进行有效强化,并引进前沿监测设备与技术,对不同部门之间协调与沟通机制进行优化,不断强化监测人员综合素质,对食品安全的阐述以及技术标准进行充分梳理,同时积极与国际标准接轨。另外,还需要充分借助追溯机制以及网络平台充分跟踪监测食品安全,此过程中会与供应链中各个环节产生关联,还应该保证数据反馈与监测信息及时性和准确性,进而才能够及时发现食品质量问题[3]

2.2质量控制系统

第一,原材料质量与安全的控制。要想保证食品整体安全质量的水平得到充分提升,应该保证原材料质量。强化食品安管效果可以借助构建农村信用社、农民协会以及其他形式组织分散农户,提高农户整体性,并参与食品生产与流通工作,能够促使供应链中原材料供应所需的农户数量得到充分降低。按照现代管理模式对农户生产活动进行组织,可以通过相关组织力量有效监控管理食品质量,不断提高食品市场信誉度。结合我国农村实情,相关部门可以鼓励与引导农户建立合作组织,并参与食品生产流通等环节,也可以借助供应链中连锁超市以及加工企业等核心企业对上游农户进行有效组织,建立“农户+企业”或是“农户+基地”合作模式,构建无公害绿色食品生产基地,促使供应链中分散节点能够变为整体节点。并且核心企业能够不断朝着供应链纵向一体化方向发展,对农户资源展开整合,能够促进供应链上游与下游交易向核心企业中的内部交易方向发展。核心企业还能够借助“传帮带”方式提高上游农户养殖、种植等能力,另外,帮助农业组织树立品牌想象,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效果,为食品安全提供良好保障。核心企业应该对上游农业组织或是农户与下游企业关系进行充分协调,进而实现综合管理目的,促使供应链能够安全、健康发展。

第二,食品生产安全控制。加工企业应该对原材料进行认真筛选,开展生产活动时禁止采用受到污染、不卫生以及过期原料开展食品加工工作。确保加工环境清洁,科学制定食品卫生加工制度,积极引进能够提高食品安全的生产设备、技术等,应该对产品质检、技术以及质量监控等方面工作人员进行有效遴选,开展生产加工活动时,生产人员应该穿着满足卫生要求的工作服。同时,食品加工企业需要积极引进HACCP体系,借助科学分析原材料加工、销售以及其他环节中潜在风险,对关键控制点与控制措施进行科学确定,提前排除危害。

第三,食品运输以及储藏的安全控制。对于生鲜农产品极易出现腐烂问题,无法长时间保存,开展储藏工作时极易发生浪费与损耗,提高流通存储科学性能够充分延长保质期,企业需要建立食品专用冷库与仓库,防止食品变质损耗以及受潮发霉。在供应链中,流通属于关键环节,能够借助运输配送等方式转移食品,提高食品价值。运转流通也属于食品储存的一种方式,基于流动条件下,食品管理难度进一步增加,应该采用全程冷链方式处理质量要求高的食品。企业应该对传统运输工具进行更新,另外需要寻找可以满足自身食品安全要求的物流企业,并建立合作关系,进行高效、清洁与安全的运输配送。需要对冷链物流加以重视,并快速发展,进而充分提高食品保鲜期、保质期以及销售期,而并非通过食品添加剂方式保存食品,可以充分保证食品安全。

2.3可追溯系统

我国《食品安全法》明确规定,食品加工厂在食品安全方面具有首要责任,并制定卫生不达标食品找回制度,为相关企业构建可追溯系统提供良好法律参考。通过信息技术为可追溯系统提供良好技术保障,借助条形码技术对食品生产地、参与者、生产规格与批次、生产时间以及生产商等信息进行有效记录,进而为食品安全追踪提供良好依据保障。借鉴西方国家前沿经验,借助条码技术以及RFID技术对供应链中各个环节与节点展开标识,对不同环节与节点信息构建识别、传递以及管理机制,进而有效跟踪、追溯供应链中食品生产、包装、存贮、流通销售以及其他环节,以充分发现供应链中的不足,并及时制定处理措施[4]

结语:综上所述,食品供应链的不同环节稳定运行能够充分促进食品安全,为了保证供应链稳定与健康,应该积极构建健全供应链安全质量保障体系。另外,相关部门也应该积极制定食品安全预警机制以及追溯机制等,借助此种方式不断提高供应链稳定性,为食品安全与质量提供良好保障。

参考文献:

[1]李红缘. 我国食品供应链质量安全策略研究[J]. 市场研究, 2018(02):19-21.

[2]熊爱珍, 熊爱荣. 食品安全视角的食品供应链物流运行机制研究[J].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18, 9(19):235-238.

[3]徐晓璇, 刘磊. 网购食品供应链的质量安全控制研究[J]. 中国市场, 2018(08):178-179.

[4]徐睿,孙霞,郭业民,程淑婷,周中瑞,赵继成.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食品安全溯源体系应用与研究进展[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20,11(20):7610-7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