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视独特感受,发展求异思维     谈如何培养探究性阅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21
/ 2

珍视独特感受,发展求异思维     谈如何培养探究性阅读

张东升

东营市广饶县共青希望小学 257345

  课堂教学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的重要场所,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主阵地。作为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应有意识的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近年来我致力于让阅读教学的课堂成为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平台,注重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一、鼓励学生思维碰撞

阅读教学中,学生对课文的反映往往是多元的。课堂上,我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坚持鼓励学生发表独特见解,发展求异思维。在教学《捞铁牛》一课时,我先引导学生生疑、质疑、再引导和组织学生合作探究,自读自悟。在组织学习了“铁牛是怎样捞上来的”之后,我提出了“你还有没有别的办法把铁牛捞上来。”这个问题引起了大家的兴趣,进行了积极的探究,提出了很多捞铁牛的办法,有的说用吊车吊,有的说用直升机提,还有 的说用拖拉机拖……。我抓住机会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学生认为古代吊车、直升机、拖拉机等机械跟本没有,这些办法跟本就用不上。而另有学生此时又提出了自己的想法,用十几头牛连起来一齐拉肯定会把铁牛捞上来。也有的学生说:“用倒链代替泥沙,既省时又省力。”正是在这一系列的思维碰撞中,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获得思想启迪,求异发散思维在逐渐升华。

二、启发学生心灵交流。

人们常有这样的体验,当读到一篇感人的文章或一个动人的情节时,往往会热泪盈眶或黯然神伤。为什么?那是因为阅读者带着强烈的阅读主体的个性特征,阅读时融进了自己的独特情感、理解和体验。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十分重视启发学生融入角色,激发学生心灵交流激励学生进行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到审美的乐趣。 如:《大自然的语言》一课中,我设计了组合朗读的形式,首先让学生组合对课文内容的注解、体会,用几句话写出自己的切身感受,如:学生写下了“柳树梳头的声音,小蚂蚁跑步的声音,雪花飘落的声音,我怎么也听不到。”还有的学生写下“用心听吧,你一定会听见的,然后你会微笑;我们这世界的声音是多么丰富,多么美妙!”然后,师生共同将教师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渲染与课文的内容,学生发自内心的真实感受有机的结合,进行组合朗读,在师生共同创设的浓浓 的情感中,学生仿佛置身于课文描绘中的情境,较好地领会出“妙不可言”在字里行间的体现,体会到了用词的精妙。

三、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学始于思,思始于疑。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教师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个性化的理解,积极引导学生对文本提出质疑,引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为学生探究解疑或提示路径,让学生享受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愉悦,逐步形成主动求知、积极进取的学习态度。如:品读《圆圆的沙粒》一课时,一位学生冷不丁地站起来,满脸疑惑的问道:“老师,这颗沙粒为了变珍珠,而不惜钻进蚌壳,看不到美丽的阳光,奇妙的海情,听不到滚滚的涛声了!它简直把自己关进了监狱,那么它就享受不了这生活的美好。生活和理想哪个重要?”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顿时乱了起来,此时我惊喜的笑着说:”从同学们的议论声中,我就知道刚才那位同学提出的问题很有研究的价值。不过马上回答可能会不那么全面、深刻。怎么办呢?同学们回答道:“仔细读书,查找资料……”我相机激发说:“对,这些都是解决问题的途径,下面就请同学们各自再读书,再思考,力求从书上找出答案。老师这儿还有些资料和图片,说不定你们有用,如需要,就请来拿,好吗?”于是学生再次投入到读书当中,教师也“钻进”学生群里,与学生共同探讨。不一会儿学生便迫不及待地汇报起来。正是在这样既要乐于接纳对方,又要乐于倾听自我的生生互动、互补的探究学习中,学生的整体能力得到了提高。同时也大面积地有效地,使他们个性得到了张扬。

四、激活学生创作欲望

阅读心理学研究表明:“阅读是写作的认知准备。”阅读教学不能停止在会文得意上,应该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情感体验表达出来,教师不失时机地安排随文练笔,能促使学生对课文蕴意的反思,语言的内化,以写促读。 例如:教完《送往小木屋的信》一文后,我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由于学生情感事先已被调动起来,一个个畅所欲言,有的说希望自己能坐上时空飞船,变成一个邮差,去小木屋为战士们送信;有的说要给小木屋输送高压电,让他们看上电视通上电话,让他们过上快乐的生活;有的说天天给他们写信让他们消除寂寞……热爱、敬仰之情溢于言表。课后,我让学生写《送往小木屋的信》读后感,学生把这些话写进自己的作文,十分感人。类似的训练,可经常进行,还可让学生结合自己看的课外书、报纸电视里的人与事说说自己怕感想,或写下来。久而久之,学生不仅敢吐真情,且情感越来越丰富,那份童工真也悄悄然流露于笔端。

阅读活动是学生“在无数的生活道路中,一条最能鲜明地发挥他们个人的创造性和个性才能的生活道路”,阅读教学只有重视张扬学生的个性,并从关注语言回到关注人自身,诱发学生自主探究,它才能真正成为学生所拥有的一种生活,成为学生探索与创造人生的一条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