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矛盾观与毛泽东矛盾观的差异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20
/ 3

马克思矛盾观与毛泽东矛盾观的差异研究

左航宇

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要学界一般把马克思、毛泽东的矛盾观统称为马克思主义矛盾观,在应用的时候往往不加细分。这种现实致使多数人都误以为毛泽东的矛盾观与马克思的矛盾观大同小异,把毛泽东的矛盾观看作是对马克思矛盾观的简单继承和发展。但值得重视的是,所有的成果都用马克思主义来概括往往会掩盖一些理论的特殊价值。本文从矛盾的起源、矛盾的要素、矛盾的结构和矛盾的功能四个维度着手,对毛泽东的矛盾观与马克思的矛盾观进行比较研究。将马克思的矛盾观归结为一元矛盾观,将毛泽东的矛盾观归结为多元矛盾观。

关键词矛盾观;一元;多元;差异

  1. 在思想内涵上的差异

马克思矛盾观主要来源是黑格尔,大体继承了黑格尔的矛盾观。马克思一方面对黑格尔的辨证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认为黑格尔辨证法代表着哲学发展的最高成就,其核心便是矛盾学说,吸收借鉴了黑格尔的唯心矛盾观,另一方面又对其进行了唯物主义改造。

  1. 关于矛盾的起源

在矛盾的起源问题上,黑格尔认为矛盾是原始存在的,是事物自身运动的产物。事物本身就是一分为二的,存在正反两个方面的内在矛盾。内在矛盾相互斗争逐渐外化出自身的对立面,最后克服这个对立面,合二为一,即通过正—反—和的模式,实现自身更高形态的发展。这个模式的运行完全是事物自身的活动,不受外界事物的影响,外界事物的存在不过是绝对精神的外化状态。毛泽东则认为所谓复杂,就是对立统一。主张矛盾之所以产生,是因为不同事物之间发生了关系,不是事物自身存在的简单对立,是有结构的复杂统一体。主张单纯的简单性只存在于概念世界,认为这种抽象、简单的矛盾是无法解决具体的、复杂的社会问题,强调只有在实践中产生的矛盾才具有现实意义。

  1. 关于矛盾的要素

在矛盾的要素上,黑格尔认为矛盾有一正一反两个要素,这两个要素是对立统一的,就如磁的南极和北极,方向的上和下。这两个要素内在地统一于矛盾的内部,因为这两个方面的存在才有了矛盾的完整概念。正反两个方面不会因为与外界发生联系就颠倒,正永远是概念上的正,反永远是概念上的反。如果试图做有关领域的进一步分析,就必须沿着概念上规定的正反逻辑逐步向前推导,不论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什么,这对矛盾的概念是不会发生改变的,正即是正,反即是反。毛泽东则认为矛盾的要素不再是简单的一正一反,而是不平衡的一正一反,这种关系是不确定的,是会变化的,必须放在实际中考察。对本身来说是正的一面,在敌方看来却是反,正与反不是绝对的,单纯理论范围的探讨是缺乏意义的。在《矛盾论》中,毛泽东就将矛盾划分为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1. 关于矛盾的结构

黑格尔矛盾学说是以同一—差异—对立—矛盾—根据为逻辑结构的。“同一”是矛盾的第一个阶段,是黑格尔矛盾学说结构的起点,内在包含着未被反映出来的差别性。“差异”是潜在矛盾向前推进的结果,是矛盾的第二个阶段。黑格尔把差异分为了外在的差异及内在的差异。“对立”相对于第二阶段的“差异”只在程度上存在差异,在这个阶段,矛盾初步显露出来。对立继续发展下去就是“矛盾”,在这个阶段矛盾最终形成。矛盾对立性的消解和新的同一性的产生是最后一个阶段,这个阶段潜伏着新的矛盾,酝酿着下一个周期矛盾的运动,如此实现事物自身不断的发展。由上可以看出,黑格尔矛盾观中的矛盾结构是简单的线性发展,而毛泽东则认为矛盾是一个复杂整体,是一种多环节主导结构的统一。各矛盾之间、各矛盾方面之间存在的支配与从属的关系正是被这种统一性规定的。毛泽东指出,矛盾的基本关系便是这种支配关系,在这种结构中,各矛盾间存在明显的支配与从属关系。但是,这种主从关系并不意味着主要矛盾、主要方面可以没有次要矛盾、次要方面或缺少某个次要矛盾、次要方面而存在,可以先于或后于次要矛盾、次要方面而存在。相反,次要矛盾、次要方面与主要矛盾、主要方面互为存在条件,这种互相依存的关系并不取消构成整体复杂性和统一性的主导结构。

  1. 关于矛盾的功能

黑格尔的矛盾学说是为解释世界服务的,黑格尔通过概念分析的方式揭示矛盾。黑格尔致力于对世界进行形而上学的整体分析,试图构建出一种绝对正确的绝对理念,并在概念世界中进行这种活动,这就要求清晰的逻辑顺序。黑格尔用简单的矛盾母型逐步推导能避免许多外界因素的干扰,使得理论在结构上具有整体性,得出的结论推理明确、一脉相承。但是,黑格尔的矛盾能够保持这样一种简单性,是因为它仅仅反映的是一国人民内在本原,即抽象的意识形态,而这种内在本原相对于物质现实性是极其简单的。毛泽东在进行社会主义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时,这种矛盾概念就已经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了。毛泽东必须寻求一种新的、可以运用于实践的矛盾观。因此,毛泽东的矛盾观不再仅仅局限于解释世界,而更多的是改造世界。单纯解释世界的矛盾范畴,已经无法在毛泽东的实践中发挥作用,只有应用在实践中得到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范畴,才有实效。

马克思一方面大体继承了黑格尔的矛盾观,一方面也积极对其进行唯物主义的改造。马克思认为黑格尔把理念与现实的关系弄反了,让理念成为了主体,真正的现实却变成了谓语。马克思将黑格尔所理解的主体和谓语“颠倒”了过来,强调理念不过是现实在人脑中的反映,现实才是主体,开创性地把辩证法与唯物主义结合了起来,这也成为了马克思对黑格尔矛盾学说进行改造的前提。

  1. 在形成原因上的差异

马克思与毛泽东在矛盾观上的差异是由他们所研究对象的不同决定的。任何历史时期本质的都是由某种内在本原构成的,而这种内在本原是简单的,马克思便是致力于解释这样一种内在本原,这也就是马克思的矛盾观之所以能够保持一种简单性的原因。这体现的是一种单一的决定论观点,它基于一种原因对应一种结果的古典机械论的因果模式,这种观点认为简单矛盾是原始存在的,所有的复杂过程不过是简单矛盾的不断发展,简单矛盾决定着所有事物的发展,所有的现象都只是这个单一矛盾的再现。例如,在对资本主义进行分析时,似乎只有第一个矛盾,即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可看作是简单矛盾。但随着深入的研究,资本社会的矛盾也就变得愈复杂。但是,可以指出的是,这种复杂性在本质上是内在化的累积,但是却戴着多元决定的面具,与真正的多元决定的复杂性具有本质上的不同。毛泽东不谈只有一对矛盾的简单过程,因为他研究的对象是社会,而社会包括许许多多的矛盾,简单过程不涉及他所研究的对象。在毛泽东那里,只具有单一含义的矛盾是不存在的,因为矛盾本身和矛盾的本质都与复杂整体的不平衡结构有着密切的联系,复杂整体的不平衡结构规定着矛盾的定义、作用和本质,赋予矛盾的职能。因此,矛盾就具有了那样一种不平衡的复杂结构,我们把具有这样结构的矛盾称之为多元矛盾。

  1. 在外在表现上的差异

比较马克思与毛泽东在矛盾观上的差异可以借助一些经典文本,以期更加直观地感受出来。《资本论》作为一个由矛盾系统构成的理论体系,是对社会规律的探索。相互依赖的各个部分都是由矛盾的群体组成的,各个部分都具有内在的逻辑关联。把商品作为逻辑起点,因为劳动具有二重性,商品的使用价值由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由抽象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是有用性,用来满足人们生活中特定的需要,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劳动又可以分为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私人劳动是用来满足自身的需要的,社会劳动是用来满足整个社会的需要的。社会劳动是剩余价值的来源,资本的本性就是不断攫取更多的剩余价值,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不断加强,劳资关系恶化。且由于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化与生产的社会化的矛盾,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工人生活贫困,社会动荡,矛盾激化,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终将无法容纳快速发展的生产力。无产阶级由于其特有的阶级优势,终将团结起来,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由此,马克思通过矛盾的群体,论证了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历史必然性,这是一个有层次有结构的矛盾系统。马克思在分析的过程中,从原始的简单统一体的矛盾概念出发,通过它的自我发展,产生新的统一体,由此得到过程的全部复杂性,自己却依旧保证着原始的简单统一,而过程中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只作为现象表现它的本质。

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从五个方面对中日战争进行阐述:国力、国家大小、战争性质、领导阶级和国际援助。日本是一个帝国主义国家,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日本国力强,中国国力弱。日本是一个小国,人口稀少,资源匮乏,支撑不起长期的战争,中国是一个大国,人口众多,资源丰富,能够支撑长期的战争。日本发动的是侵略战争,是退步野蛮的,中国进行的是反侵略战争,是进步正义的。中国的战争由先进的中国共产党领导,无产阶级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日本的战争由带有浓厚封建色彩与军国主义色彩的资产阶级领导,不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脱离群众。日本的侵略行为是反人类的,损害并威胁其他国家的利益,无法获得国际的同情与援助,而中国的反侵略战争作为反法西斯战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能获得世界上广泛的支持与同情。所有这些特点一起发挥作用,共同决定着中日战争的持久性及胜利属于中国。毛泽东从现实条件出发,分析复杂交织的条件,得出了持久战的正确结论,使速胜论与亡国论破产。

可以看出,毛泽东在分析持久战的时候,许多的矛盾汇合成了一个统一体,在众多矛盾中,国家大小起着主导作用,在矛盾统一体中起着十分活跃的作用。当然,人们不能脱离环境和潮流,把矛盾的汇合单纯当作是基本矛盾简单现象。环境与潮流或属于生产关系或属于上层建筑或属于国际环境,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界定,只能在现实实践中得到确定。即使不同矛盾汇合成了一个暂时的统一体,这些矛盾也不会作为一种简单现象就此消失。不同矛盾具有的特殊性使这些不同的矛盾能够相互兼容,汇合成为一个统一体。它们在汇合成为一个统一体后,实现自身新的、更高层次的统一性,并表现出不同于以往的新的特征,新的特征通过汇合而成的矛盾统一体表现出来,因此矛盾是无法脱离整个社会机体的结构的。在这个汇合而成的矛盾统一体中,各个矛盾相互影响,占主导地位的矛盾是在不断变化的,各个矛盾就这样对立着保持着一种暂时的相对稳定的状态,一旦这种稳定状态被打破,矛盾统一体便会解散,向着新的统一体继续发展,如此循环,实现事物的发展。这样,我们就可以说这个矛盾是多元矛盾。

马克思的矛盾观采取概念分析的方式旨在解释世界,而概念分析的关键是保持概念之间的逻辑连贯性,所以概念的关系是系统的、内在的,这是一元的意义,是整个理论系统源于一个本原概念。毛泽东使用现象分析的方法旨在改造世界,面对的不是系统的概念,而是相互截然不同的人、事、物的彼此交织,所以要分别对待,厘清诸多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这就是多元的意义,是实践要素的形成。对马克思矛盾观与毛泽东矛盾观的差异研究正是要求我们更加系统更加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矛盾观。



参考文献:

  1. 毛泽东.《矛盾论》,《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 毛泽东.《论持久战》,《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 庄福龄.从解释世界到改变世界的视角看毛泽东的理论创新[J].党的文献,2013(04).

  4. 崔义.论马克思对黑格尔矛盾学说的改造[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05).

  5. 韩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社会矛盾思想的发展历程[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2(01).

  6. 姜兴宏.《自然辩证法》与《资本论》中的矛盾观[J].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03).

  7. 杨焕章,杨晓梅.矛盾论:从黑格尔到毛泽东——兼论加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学习[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8).

  8. 王南湜.毛泽东的两种哲学及其意蕴——从理论旨趣与实践旨趣双重视角的考察[J].现代哲学,2014(03).

  9. 王南湜.作为实践智慧的辩证法[J].社会科学战线,20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