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水污染的治理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20
/ 2

城市水污染的治理对策

程林克 陈靖方

温州市环境发展有限公司


摘要:水资源保护是当前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们的生活和工业生产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城市化进程中,水污染日益严重,甚至会影响城市的正常运行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阻碍社会的发展。水污染控制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需要很长的时间。这项工作需要从技术、生产等方面加以控制,才能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有利于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本文结合城市水资源污染现状,分析了城市水污染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 :城市 ;水污染 ;治理对策

水资源直接关系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我国城市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加剧了城市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城市生态安全遭到破坏,城市可持续发展受到影响。因此,相关人员应深入研究城市水污染治理技术和措施,不断改善城市水环境。

1目前城市水资源污染现状

目前,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十分严重,全国一半以上的地区缺水,对城市发展和居民正常生活工作造成巨大影响。同时,我国许多城市居民的正常用水存在问题,在水资源分布不均的情况下,加剧了城市水污染的局面。首先,我国城市水污染的范围比较大。在经济持续发展的过程中,许多城市的污水排放量不断增加,使更多的污水排入洁净水。许多江河湖泊遭受污染,水质恶化,现行的污水排放管理模式无法有效控制,使我国水污染形势加深。同时,我国不同地方对水污染的重视程度也不尽相同,在管理上无法通过有效手段加以解决。因此,城市水污染日趋严重,城市水污染容易由局部向大规模转化。这样,在保护环境和水资源的过程中,就需要一种更加科学、系统的管理方法来合理处理我国的污水,改善水资源污染加剧的局面。

2城市水污染的存在问题

(1) 城市污水排放不受控制。新时期,我国各大产业发展速度加快,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导致污水较多。一些人随意处理和排放这些污水,造成城市地下水资源严重污染。

(2) 对污水处理缺乏高度认识。部分企业受资金、方式等因素限制,不积极处理和控制污染排放。加上过去观念落后的存在,人们对经济发展高度重视,而水资源保护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

(3) 缺乏完善的产业结构。我国产业转型升级战略稳步推进,但部分地区产业结构不合理,高污染、高排放企业依然存在,将在很大程度上污染城市水资源。

(4) 监管不足。目前,虽然城市污水排放法律法规已经建立,但还不够完善,一些要求不够明确,影响了法律法规的实施。一些监督管理人员责任感不强,无法彻底落实排污监管。在一些地区,由于受资金、人力等因素的制约,缺乏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难以有效处理城市污水问题。

(5) 缺乏先进的污水处理技术。一些地区技术创新能力不高,仍采用传统落后的污水处理技术,因此污水处理效果将大大降低,从而导致城市水污染的发生。

3城市水污染的治理对策

3.1化学法治理技术

化学处理技术化学除藻是其中之一。这项技术主要是利用化学物质破坏水中的胶原蛋白体,从而达到除藻的目的。根据添加剂的不同,可分为混凝沉淀剂、化学氧化剂和除藻剂。常用的除藻剂有铜盐、高锰酸钾和纳米tio2。化学除藻对控制水污染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效果快且明显,但化学添加剂的用量必须控制好,如果用量过大,很可能造成水体二次污染;二是重金属的化学固定,河流底泥中积累的重金属在一定状态下会以离子或结合物的形式进入水体,我们可以利用碱性物质提高河水的pH值,使重金属形成不溶性沉淀并固定在河流底泥中。这种处理工艺操作简单,能控制水中重金属的溶解,但其用量不宜过多,以免对水体产生负面影响。

3.2生态修复技术

生态修复技术一般是指利用生态系统原理,通过多种技术手段修复受损的水生态,恢复城市河流正常的生态结构,保证城市河流生态系统具有正常的运行能力,并保证其稳定性在长期或突然的冲击下。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通常采用海岸线工程和水系生物多样性恢复的方法。城市河流生态修复技术包括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一般利用养殖的动植物对城市河流中存在的污染物进行转化和连接,达到净化水体的目的。目前,我们普遍采用的生态修复技术是人工湿地技术,它可以大大提高城市河流的自净能力,对COD、全氮、总磷等有很好的处理效果。

3.3完善水污染防治体系

逐步完善城市水污染防治体系,制定科学的水污染排放标准。例如,美国政府颁布的《水污染法》对水环境标准和水污染排放标准进行了明确规定和描述。大多数标准都坚持技术强制原则。根据污染物的种类和污染源的不同,结合不同的生产工艺和污染控制技术,规定了不同的污水排放标准。在制定和完善水污染排放标准时,还应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完善污水排放处罚制度。对于一些大型企业的污水排放,不仅要制定标准,还要对个别违规企业采取严厉的处罚措施,对污水处理中违规企业实行责任追究制度。

3.4 控制农业废水污染

城市经济的发展对城市周边农业的发展也起着主导作用。一些农民由于没有科学的生产观念,为了扩大自身利益,可能会过度使用农药和化肥。农作物只能吸收一部分化肥,剩余的化肥一部分渗入地下水,另一部分随地表径流流入河流,污染城市水环境。针对这种情况,有关部门和人员需要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农民树立科学的农业生产观,严格控制化肥、农药的使用。大力发展绿色有机作物种植技术。此外,应尽量采用生物防治、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等病虫害防治技术,既能保证农作物的种植效益,又能大幅度减少污染物的使用,避免农业污染问题的出现。

3.5 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控制工业污染,必须完善城市产业结构,稳步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战略。有关部门要结合国家政策和要求,及时将污水排放量大、用水量大的企业迁出,重点发展绿色环保新兴产业,促进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减轻城市水污染防治压力。此外,政府还需要制定一系列配套政策,引导企业积极创新生产工艺,加强生产工艺的绿色环保,及时改善能耗和污染严重的生产工艺。

3.6生活污水污染控制

城市水环境也会受到生活污水和垃圾的影响。一些城市居民环保意识不强,导致生活垃圾随意丢弃,随意排放生活污水。针对这种情况,必须开展水污染教育,增强城市居民的环保意识,避免垃圾随意丢弃、排放污水。这样,可以有效减轻污水处理厂的负担和地下水净化,较好地防止生活污水污染。

3.7 生物处理技术。

第一,生物膜。生物膜附着在天然河床等载体上,促进对河流中各种污染物的有效吸附、降解和过滤。二是生态修复。运用生态学原理,修复受损的水生态系统,恢复河流中的生态群。生态修复技术成本低,效果好。目前,它发展迅速,技术种类繁多。一是人工浮岛。这项技术是指在河流中安置生态设备,以满足微生物、动植物的生长繁殖需要。这样,微生物可以有效地控制富营养化水体在投喂和消化过程中的污染。二是生态疏浚。这项技术主要借助于生物技术,可以促进水体泥沙污染的控制

微生物分解河床沉积物中的营养物质和有机碳源。最后是微生物修复。深入分析水体中有机质的种类和含量,定向驯化,筛选微生物,高效分解土壤和水体中的污染物,缓解水污染问题。

3.8培养人们的环保意识

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和循环用水意识,让人们支持和参与城市水污染治理。城市水污染的逐年加重与人们的环保意识有很大关系。要从根本上做好水污染治理,必须从人民群众的环保意识出发。培养和提高人民群众的水资源保护和环境保护意识,不仅可以减少污水排放,而且可以使人民群众信任污水处理,积极参与污水处理,对我们工作的顺利开展有很大帮助;人民群众还可以参与水污染治理的监督,提高城市水污染治理的效果。

4结论

综上所述,城市水污染问题危害严重,不仅人们的健康得不到保障,还会对城市的整体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因此,有关部门需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采用先进技术,有效修复和控制城市河流污染。同时,建立完善的水环境管理体系,从多方面改善城市水环境。要根据治理效果不断修订完善,稳步提高水环境治理效果。

参考文献

[ 1 ] 廖文杰,胡东滨.城市水污染治理政策影响研究—— 以长 沙市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8(24):155〜163.

[ 2 ] 杨德信,韦树铌.城市水污染现状及其治理对策研究[J]. 资源节约与环保,2019(4):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