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散养猪疫病防治存在问题与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18
/ 2

浅谈农村散养猪疫病防治存在问题与对策

邸文婷

六工镇农业(畜牧业)发展服务中心 新疆昌吉 831101

摘要:农村生猪养殖过程中,由于产业集群推广力度有限,部分村民仍旧以散养为主。在农村散养猪管理时,疫病防治工作遇到了一些问题,如生猪的饲养环境较差、猪的抗病性下降、散养的疫病防治难度大等,给养殖户造成了一定经济损失。为此需采取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如对养殖环境进行科学规划、坚持防治结构养殖原则、及时开展免疫接种工作、提升养殖户的疫病防治能力。本文就农村散养猪疫病防治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农村散养猪;疫病防治工作;问题解析;解决对策

引言:

农村人口居住分散,在养殖业发展过程中,主要以散户养殖为主。散养猪疫病防治工作进行时,由于多种客观因素的影响,使得疫病防治效果一般。为有效提升农村散养猪的疫病防治工作质量,应当积极探索农村散养猪疫病防治的工作新路径,解决农村生猪养殖存在的现实问题,推动农村养殖户的科学发展。

一、农村散养猪疫病防治存在的问题解析

(一)饲养环境较差

在农村散养猪时,由于养殖户的经济实力有限,无法投入一定的资金用于猪舍的建设,使得猪舍的内部养殖空间没有得到合理规划,使得猪舍的粪便没有得到及时的清理,导致猪舍的养殖环境不断恶化,加大了生猪患病的风险。如猪舍规划建设过程中,没有对猪舍的温度、通风、喂养、湿度等进行科学考量,为疫病在猪舍的内部传播滋生创造了条件,增加了生猪养殖风险。

部分养殖进行生猪养殖时,单一追求经济效益,没有对猪舍的养殖密度进行有效控制,使得单位面积内生猪的养殖数量不断增加,直接影响了生猪的活动空间。该种饲养方式,可在短期内获得较大的经济收益。但为后续的养殖埋下风险,在养殖过程中一旦出现疫病,若没有进行及时的隔离,则会造成快速的传播,给养殖户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1]

(二)猪的抗病性下降

近年来散养猪疫病暴发次数的增加,给农村散养猪工作开展造成很大的困扰,一些常规疫病没有得到有效根治,新型的疫病出现,使得农村散养猪工作受阻。如农村散养猪疫病防治工作开展时,猪呼吸道综合征问题不断严重,给生猪养殖工作造成很大影响。如传统的生猪养殖水肿、肺淤血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处理,新的呼吸道疾病出现,给生猪养殖工作造成打击,不利于农村散养猪工作的可持续开展。

(三)疫病防治难度大

在农村散养猪疫病防治时,由于养殖环境、养猪户的主观意识、疫病防治意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农村散养猪的疫病防治难度增加。如生猪养殖过程中猪腹泻疫病防治时,若没有及时对生猪进行治疗,可能会导致生猪呕吐、腹泻、脱水,最终导致生猪死亡,给养殖户造成直接的经济损失。在生猪养殖过程中,一旦幼猪受到腹泻疫病的影响,将对生猪的养殖造成直接影响。幼猪的腹泻疾病得到一定治疗后,幼猪的各项抗病能力会下降,不利于生猪养殖工作的可持续开展。由此可见,在农村生猪养殖工作开展过程中,应当开展科学严格的疫病防治工作,第一时间发现生猪的疫病,并采取合适的治疗方案,以保证生猪养殖的安全性与可靠性,保证养殖户的基本经济收益。

二、农村散养猪疫病防治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对养殖环境进行科学规划

在农村生猪散养过程中,疫情防治效果一般,主要是由于养殖户没有清楚的认识到,生猪的养殖环境与疫病防治之间的关系,导致生猪饲养环境不断恶化,给生猪的疫病防治工作造成直接影响。部分养殖户进行生猪散养过程中,为有效预防疫病,则在喂食过程中添加一定性的抗生素,进而提高生猪对病毒、细菌的抵抗免疫能力,但由于养猪户的专业知识不足,并没有科学合理使用抗生素,给生猪的猪肉质量安全造成很大影响。在长期使用抗生素的环境嘻,相应病毒细菌的抗药性则会逐渐提升,给生猪散养的疫病防治工作造成很大阻碍,使得疫病防治效果一般[2]

为有效提升农村散养猪的疫病防治工作,应当对养殖环境进行科学规划,保证猪舍内部空间科学合理,便于对生猪进行科学有效的喂养管理,并对猪舍内的污染物进行及时清除,利用生石灰粉对猪舍进行消毒处理,保证猪舍内部环境的安全性,阻隔病毒的传播途径,有效提高疫病防治工作效果。在猪舍的内部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后,养殖户应当对养殖密度进行有效控制,使得猪舍的内部空间得到充分利用,降低病毒传播的概率。在养殖环境得到科学合理规划后,有效改善了生猪的养殖环境,对散养生猪的疫病防治工作进行有效提升。

(二)坚持防治结合养殖原则

农村生猪散养疫病防治工作开展时,应当根据生猪生长的不同阶段,对可能发生的病情进行主动预防,及时对生猪的喂养料进行调整,保证喂养料的安全可靠,保证营养物质的及时补充。在实际疫病防治工作开展时,应当坚持疫病防治结合的基本养殖原则,确保疫病防治工作开展的有效性与科学性。与此同时,在实际疫情防治工作开展时,应当对生猪散养的环境进行有效净化,对养殖环境进行合理的杀菌消毒处理。在对特定的疫病进行防治时,应当采取针对性的防治工作方案,如病毒性感冒、口蹄疫等,预先采取合适的疫病防治工作对策,保证疫病防治工作开展的可靠性与有效性,主动规避大型疫病的出现,将生猪散养的风险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1. 及时开展免疫接种工作

鉴于农村生猪散养的疫病防治工作开展难度较大,为有效提升农村生猪散养疫病防治的工作效果。在实际疫病防治工作开展过程中,不仅需开展常规地疫病防治工作,与此同时需及时开展药物防治,即对生猪进行免疫接种处理。通过对生猪进行定期的免疫接种,可有效提高农村生猪散养疫病防治工作的水平。

通过实际接种工作开展效果可知,在特定的养殖阶段,对生猪进行免疫接种处理,可使得生猪对不同的病毒、细菌产生一定的抗体。如仔猪养殖管理工作开展时,可发现幼猪在出生一星期后,幼猪出现黄痢的概率较大,且无法快速通过药物治疗,保证幼猪的安全,给生猪的整体养殖造成一定的经济风险。为很好解决该问题,在孕期内的母猪进行养殖管理时,应当对母猪进行免疫接种处理,使得出生后的幼猪,可通过吸吮母猪的乳液进而获得一定的抗体,有效避免幼猪出现相依疾病,对黄痢病进行主动规避,保证生猪散养工作开展的安全性与可靠性[3]

(四)提升养殖户的疫病防治能力

在生猪散养管理时,养殖户的生猪疫病防治综合能力,直接影响到生猪养殖的经济效益。为此,在提高生猪散养疫病防治工作效率,应当不断提升养殖户的生猪疫病防治综合能力,可认识到疫病防治工作开展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并定期进行学习,了解最新的疫病防治工作要求。

为保证养殖户具备现代科学养殖意识,应当对养殖户进行定期培训,由兽医站的工作人员给予指导,解答养殖户在养殖疫病防治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并引导养殖户进行养殖经验交流,解决生猪散养疫病防治工作开展的现实问题,形成具有地区特色的农村生猪散养疫病防治工作模式与管理体系,解决农村散养猪疫病防治难题。

三、结束语

综上,文中对农村散养猪疫病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进行解析,鉴于文章篇幅限制,笔者仅对特定的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通过文章阐述可知,鉴于农村散养猪的客观条件约束,在疫病防治工作开展时,不可采取一刀切的工作措施,必须对症下药,保证散养猪疫病防治工作开展的可靠性与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熊应兵.农村散养猪疫病防治存在问题与对策[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7(02):77.

[2]陶佳福,黄林.农村散养猪疫病防治存在问题与对策[J].畜禽业,2019,30(08):81.

[3]许仲明.农村散养猪疫病防治的问题和对策分析[J].中兽医学杂志,2015(1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