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教学中创设情境的策略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14
/ 2

初中化学教学中创设情境的策略探析

刘志猛

四川师范大学附属第一实验中学 四川成都 610066


摘要:在新的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学模式强调的是探究性学习的开展,即通过感受、认知、探索、观察、分析等环节的有效衔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技能,从而达到增强学生学习效果的目的。以化学教学为例,教师可以采取如下措施:巧妙利用情境,从生活中、实验中挖掘素材;利用问题制造教学情境;利用“事故”引发学生思考;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此外,教师创设的情境要面向全体学生,要贴近生活,要为学生创造更大的探究空间。

[关键词]化学教学;情境创设;化学实验

一、当前的初中化学情境教学过程中暴露的一些问题

(一)老师没有在思想上对情境创设有一个正确的认知

所谓教育情境的构建就是指老师结合实际的教学任务和目标为基础的参考依据,然后参考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为学生科学合理的构建更加具有生活化气息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生活化情境中更好的学习和掌握相关的基础化学知识。可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有很多的老师都没有在思想上对该教学方式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他们往往简单的借助多媒体技术来制作一些课件,借助ppt或者是视频来实现教学的目的。这完全背离了情境教学的初衷,老师会将更多的精力放到了如何去制作课件之中,并不会构建出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学情境。

(二)教学的情境构建和学生的生活学习认知不够吻合

老师在对教学情境进行构建的过程中需要参考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保障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投入到实际的学习过程中,而且也有助于更好的在教学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和解决处理问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可是结合实际的教学情况来看,绝大多数的老师都不具备丰富的情境构建教学经验,他们对于实际的教学节奏把握的十分不到位,所以实际的情景教学并不会取得优质的效果,在情境中提出的一些问题也不能够和学生的个人认知相吻合,这十分不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成绩。

(三)初中老师在构建教学情境的时候过于表面化

结合实际的本质来看,初中的化学老师构建情境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完成教学的任务,可是有些老师在对教学情境进行构建的过程中往往是为了完成学校的教学要求,仅仅停留在面子工程的层面。在实际教学中的具体表现就是:第一点,教学情境的构建不够健全和完善。当前有很多的化学老师在构建问题情境的时候往往只做好了开头却没有了结局,只是提出了问题,对于如何解决问题的方法没有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分析。第二点,教学情境的构建没有达成符合的深度和宽度。当前有很多的初中化学老师在对情境构建构建的时候往往看重了情境是否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却忽视情境教学和实际教学需求的关系,进而导致了情境的深度和宽度不达标。

二、化学教学中情境教学思路分析

2.1化学教学中情境素材的挖掘

(一)从生活中挖掘素材化学学科中包含很多抽象的知识。教师将生活中的素材引入课堂中,能够将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也有利于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比如:在讲解金属与矿物质的章节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收集生活中见到的金属材料,由此提升学生对不同类别金属的认知与感知能力;在讲解自然界中的水时,可以让学生针对节水的措施和工具发表自己的建议,这既可以实现教学知识的学习又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用水习惯。教师可以在化学课堂中呈现这些日常生活中的情境,运用这些素材加强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二)从实验中挖掘素材实验是化学学科的基础,化学实验也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以及分析能力都十分重要。因此,教师可以在化学实验中设计一些情境。有针对性的实验情境既能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又可以让学生在实验中锻炼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学习酸、碱、盐的区别时,教师可以给学生配备一些化学药品和仪器,让他们分组进行不同的实验,测试不同药品之间产生的化学反应,以此来判断酸碱的性质。另外,教师也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家庭化学实验,比如:将鸡蛋放入食醋中,看鸡蛋的起伏和下沉现象;利用食醋去除水壶中的水垢等。这些生活中的小实验包含了丰富的化学知识,非常有利于拉近学生与化学课堂的距离。

2.2化学教学中创设情境的策略

(一)利用问题制造教学情境

中学生的思维往往都比较活跃,教师利用设置问题的方式可以更好地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置合理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比如初中教材中的教学难点———质量守恒定律。这个定律十分抽象,学生在记忆和运用时经常将元素与原子的概念混淆。这时,教师就可以利用问题情境的方式来开展教学。比如,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引入水分子的结构分析,利用多媒体播放水的电解过程。此外,教师需要提出几个问题:“水是由什么构成的?水分子是由什么构成的?水分子的变化过程中哪些元素没有发生变化?”带着问题去观看和学习,学生就可以了解质量守恒的原因以及原理。这样,学生才能在学习中得到答案,才能更好地利用化学知识。

(二)利用“意外”引发学生思考

化学教学的过程有时很枯燥,学生在学习时也容易产生疲劳感,无法集中注意力。这时,如果教师可以制造一些小小的“意外”,也许可以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可以使他们对学习的内容记忆深刻。比如,在介绍实验器材时,教师可以使用一些有意思的名称,故意将“长颈漏斗”称作“长脖子漏斗”。这时,学生一定会纠正教师的叫法,很自然地将注意力集中到这里。在实验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故意演示一些错误的、值得学生注意的操作。比如,在制取氧气的实验上,教师故意将试管口向上,引起试管炸裂(需做好保护措施)。随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原因并且探索正确的使用方法。学生对这样的实验以及其相关的知识点一定记忆深刻,并在自己参与实验操作时能有效地避免。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掌握好“意外”的度,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误导。

(三)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媒体设备在教学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多媒体教学模式成为当前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普遍应用的方式。多媒体教学通过视频、音频等方式将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可以使传统的课堂变得生动起来,为学生呈现丰富多彩的课堂。首先,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讲解知识。教师事先根据教学内容的安排,搜集相关的视频资料并在课堂上播放,比如纯净水的提取过程。学生通过视频可以了解纯净水的生产过程以及污水的处理过程,对自然界的水资源处理也会有相应的了解。其次,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实验过程。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将这些视频资料播放出来,而学生也可以通过视频了解科学家的工作,了解很多无法在课堂上完成的实验。多媒体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对化学的学习逐渐重视起来。

三、总结

根据上文所述,我们可以知道在新的教学背景下,这对当前的初中化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好的顺应时代的发展需求,就要对现有的教学方式进行不断的更新升级,而采用教学情境构建的教学方式就可以有效的提升教学的质量,当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难免还会遇到一些问题,这就要求老师要正视这些问题并且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来进行应对,进而有效的提高初中化学教学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詹晓旭.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材与美国《科学探索者》化学分册的比较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7.

[2]谢翠芬.初中化学开展环境教育面临的问题及解决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16(5).

[3]龙芳.初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7(21).

[4]张微.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读与写,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