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材料质量检测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13
/ 2

建筑工程材料质量检测分析

丁纪阳

37132619880802**** 山东临沂 276017

摘要:混凝土的原料非常丰富,造价成本低,生产过程比较简单,在建筑工程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在混凝土硬化后,它具有一定的力学性能,可以有效地具有抵抗压、拉等应力的能力,在施工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对混凝土的强度进行设计,从而符合施工技术的应用。

关键词:建筑工程;材料;质量检测

1 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的组成材料

1.1水泥

水泥是混凝土中的主要原料,它是一种无机凝胶材料,用水搅拌后形成一定的浆体,可以在空气或者水中达到硬化的性状。水泥的来源非常广泛,制作过程比较简便,且有着不同的用途。通常来说,水泥按照用途可以分为通用水泥和特种水泥,包括硅酸盐水泥、火山硅酸盐水泥、铝酸盐水泥等不同的类型,在混凝土的配制过程中,水泥有着不同的型号和规格,需要根据混凝土的强度等级进行具体的选择。但是水泥本身的水化热等特性,也就决定了它受外界影响非常大。在混凝土完成制作后,需要经过合格性的验证,它的性能指标满足国家标准的规定后才能应用于建筑施工中。

1.2骨料

混凝土中的骨料分为细骨料和粗骨料,根据混凝土的配制要求有着不同的选择,细骨料的颗粒形状及表面特征对于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有着一定的影响,必须要剔除其中的杂质,避免妨碍水泥与砂的粘结,保证混凝土具有一定的抗渗性,减少对水泥的腐蚀作用。粗骨料是由碎石和卵石构成,其中的有害杂质比较多,很容易对混凝土的质量造成一定的破坏,但其具有一定的抗冻性。无论是粗骨料还是细骨料,在配制之前都应该保证它的碱活性,才能加强混凝土的质量保证。

2 建筑工程材料质量检测的影响因素

2.1 检测人员

检测人员是建筑工程材料质量检测的直接影响因素,检测人员的操作和专业能力水平直接影响材料的质量检测结果,检测人员的水平越高,得到的检测结果越精准。检测人员的技术水平如不能胜任材料质量检测工作,就会在检测试验时出现各种问题,影响材料质量检测结果的准确度。检测人员人工操作失误是影响材料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如果检测人员在记录数据过程中出现失误,那么检测复杂试验时,就更容易导致试验结果不准确。

2.2 检测设备

检测设备同样是影响建筑工程材料质量的直接因素之一,检测设备和检测人员共同主导了试验结果。对建筑工程材料来说,检测设备越精准,得到的材料检测结果就越精准。检测设备的精度过低或在试验前未经过校准,即使检测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操作水平再高,也无法提高材料质量检测结果的精确度。

2.3 检测样品

检测样品是决定建筑工程材料质量检测结果的因素,因为检测样品的本身质量决定了质量检测结果的上限,检测人员和检测设备符合要求只能保证质量检测结果无限接近检测样品。检测样品的本身质量如果未达到建筑工程的标准,即使检验设备再精准、检验人员素质和专业水平再高,也无法使检测结果达到建筑工程的规定标准。

2.4 检测环境

检测环境是影响建筑工程材料质量的次要因素,环境因素分为温湿度、噪音、震动、粉尘等,影响建筑工程材料质量的主要环境因素为温度和湿度。检测人员在检测试验过程中需要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一般来说,环境中的温度和湿度是固定的,如果实验过程中温度和湿度等环境因素发生变化,检测材料的性能也随之发生变化,最终影响材料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2.5 检测方法

检测方法同样也会影响建筑工程材料的质量检测结果,建筑工程材料的种类较多,不同类型的材料最佳检测方法也各不相同,所以,使用的检测方法不同,得到的检测结果也不同。例如,常见的混凝土检测方法有回弹法、钻芯法、超声波法等,具体采用何种方法检测建筑工程材料的质量需根据实际材料类型、环境、设备等因素详细分析。

3 建筑工程材料质量检测的主要方法

3.1 取样检测

取样检测是常见的质量检测方法,该方法需控制样品选择的标准和数量等因素,尽量保证选择的试验样本具有代表性,这样得到的试验检测结果才能反映出真实的材料质量信息。取样检测方法需在该种检测材料中的不同部分分别取样,保证取样数量达到检测要求,得到较精准的质量检测结果。

3.2 材料养护检测

材料养护检测同样是常见的质量检测方法之一,主要通过对试验检测环境的控制,降低试验检测环境对结果精确度的影响,最终得到该种建筑工程材料的养护检测结果。材料养护检测同样非常重要,实际建筑工程竣工后都需要对建筑材料进行养护,否则温度和湿度等因素会影响材料的性能。

3.3 力学性能检测

力学性能检测是建筑工程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检测方法之一,建筑工程中混凝土试件必须进行力学性能检测,否则不能保证其性能是否符合建筑工程的要求。混凝土试件的力学性能包括强度、刚度等参数,建筑工程材料强度和刚度符合要求能保证整体结构的稳定,从而使抗压强度参数同样满足力学要求。

4 混凝土建筑材料试验检测中的质量控制

4.1原材料抽检过程中的控制

原材料抽检是混凝土配合比试验过程中的重要步骤,加强这方面的质量控制工作就是从源头上保证施工过程中的稳定性。首先,有关人员需要对原料的质检书以及合格证进行具体的研究,明确其中的参数范围,并且与施工过程中的设计图纸进行对比,找到其中可能存在的差异,初步的对合格性进行检测。其次,可以在建筑工程的现场按批量进行检测,尤其是对于水泥来说,在检验强度、安定性的过程中,有关人员可以加强现场的监督工作,有效避免质量问题的出现。另一方面来说,要注意混凝土配合比中的设计过程,加强计算过程的准确性,避免原料在比例上存在的错误,做好质量把控工作。

4.2完善混凝土的质量检测体系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有关部门还应该根据工程的施工特点完善混凝土的质量检测体系,对检测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控制,及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才能保证检测结果的精确性。只有拥有健全的制度和体系规范,才能保证检测工作的连续性,才可以将检测结果作为判断混凝土质量的重要依据。完善质量检测体系在某种程度来说也是促进施工质量的有效手段,加大了建筑材料的审查力度,强化检测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度,由上至下的产生一定的监督体系,对每个阶段的检测工作进行细化,确保在混凝土性能检测上的有序性,推动各项活动的顺利展开。

4.3加强采样的质量控制

在混凝土取样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应该加强这方面的准备工作,通过科学的方法选择合理的采样工具,并且将其分成不同的类型,进行编号,避免后续操作上的混乱,还应该提前判断测量器具的合格性,避免由于故障问题对后续的检测工作造成麻烦。而且在样品的保管过程中,由于混凝土本身的特点,很快就会发生性能上的改变,所以要加强时间上的把控,尽量保证在试验过程中的均匀性,避免出现离析现象,可以适当地在混凝土运输和保管的过程中不停地对其进行搅拌。另外,在混凝土采样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它的随机性,尽量扩大它的选择范围,从而保证数据的普遍性,可以作为混凝土质量检测结果的代表。

5结语

综上所述,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材料,它的质量与整体的施工质量有着直接的关系,混凝土试验检测是为了保证工程的最终质量,它的检测性能包括强度、密实度等方面,可以采用回弹法等技术进行检测,有关人员还应该注意检测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完善检测体系,从而促进建筑工程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倩雯.探讨建筑材料质量工程检测[J].建材与装饰,2019(35):55-56.

[2]汪操.如何提高建筑工程材料检测的质量[J].居舍,2019(34):173.

[3]符逸.加强建筑工程试验检测工作的思考[J].居舍,2019(34):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