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成因与转化策略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12
/ 2

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成因与转化策略探讨

徐德闲 徐维本

通山县慈口乡石印小学 437643

摘要:“学困生”是指智力知觉都正常,但学习成绩严重低于同年级平均水平,不能实现课堂学习目标的学生。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有效转化,需要小学数学教师激发学困生的兴趣,培养学困生的习惯。教师应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因材施教切实帮助学困生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耐心坚持不懈转变其学习态度,让他们发自内心喜欢学习数学,最终摆脱掉“学困生”的称号。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困生;成因;转化策略

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家长择校意识的增强,我国基础教育资源配置不平衡的问题日益突出。在师资力量、办学水平、生源质量等方面,基础学校也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加之小学生自身各方面的差异,导致当前小学数学教育对象特别是学困生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因此,以往的统一教学目标、统一教学方法、统一评价标准已不适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如果一味地照搬,不仅会导致学习困难的学生人数增加,而且会使学生产生怕学厌学的心理,从而影响素质教育的实施。因此,在因材施教的理念指导下,合理地研究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转化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一、学习困难学生形成的原因分析

  1. 就学生而言,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学习方法不当、自律性差等方面都能导致数学成绩不理想。因为数学很抽象,理论解释也很枯燥乏味,小学数学学习中学生的积极性不高。一些学生缺乏数学学习方法与习惯,最终导致了一些问题,如态度不端、目标不明、意志不强等。学习困难学生大多自制力不强,因而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不懂基本的概念,无法学以致用,不能融会贯通。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不能独立完成甚至抄作业,更加接受不了新知识。

  2. 从教师方面来讲,情感上不喜欢再加上教学方法不得当,导致学困生学习效率比较低。在考试和竞赛的压力之下,教师过度重视传授知识,对情感的投入相对少一些。教师在上课时也很少提问学困生,不被重视的情况让学困生产生挫败感存在逆反心理,更有甚者会顶撞老师。另外小学数学教师教学方法不当,课堂知识讲授完成后往往布置较多的作业。教师只关注学生的作业是否完成,而没有关心学习的效果,从而造成有些学生厌学成为学困生。

  3. 社会环境与家庭教育方面的不良影响,导致学生厌学弃学。有些家庭中家长存在不良嗜好比如打牌经常不在家,使孩子无人管教。还有一些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灵遭到打击,心理出现偏差,导致成为学困生。还有一部分家长态度恶劣,缺乏教育技巧,让学生无法忍受从而厌学。纵观社会大环境,电子产品泛滥,学生沉迷游戏与聊天。大量的短视频平台吸引学生的眼球,导致学习兴趣减低,积极性不高。

二、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策略研究

(一)教师要多鼓励与提问学困生

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仅仅根据成绩来评判学生的优劣,如果学生因为某一次成绩下滑而受到批评,就很容易丧失学习信心。为避免这种情况发生,老师在课堂中要善于和同学们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交流。由于学生在小学阶段更想得到老师的关注与认可,如果老师持续保持严格认真,就会给同学们带来压力,导致其排斥数学学习。值得注意的是,提问学困生问题要注意难度适中,避免因难度过大无法作答。假如学困生回答问题准确无误,老师要及时给予表扬。即使答错也不要批评呵斥,应该委婉地引导,鼓励下次努力。比如,当老师在给学生讲解《倍数与因数》这节课时,可以提问班里的几个学困生,让先背一下乘法口诀表,通过引导学生背诵再进一步学习倍数。因为乘法口诀表是比较基础的内容,每个学生都会。学困生背诵后教师积极赞赏,使之增加了自信心。如此正向的评价让学困生对数学知识的学生产生兴趣。

(二)教师要把握难度因材施教

由于小学数学内容比较广泛,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会遇到不同的问题,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困难程度,实行因材施教。学生要具有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才能学好数学,数学知识一划扣一环,假如其中某一个知识点没有掌握好,之后学习也会受到不利影响。因此,老师不可只追求教学速度,应该在教学中多回顾与巩固基础知识,以免部分学生跟不上节奏。所以,在备课时,老师应根据学生的基础条件和不同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目标,使所有学生都能有效学习,同时,教师还应坚持采取先易后难、先慢后快的教学准则,防止因某个知识点比较简单而弃解。比如,当老师在给学生讲解《多边形的面积》时,老师就要提前了解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制定出适合的教学计划。在课堂教学中提问一些学困生能接受的问题,比方说“三角形、正方形与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分别是什么?”从而让学习困难学生能充分展示自己,提高学习数学的能力。

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教师应高度重视与对待学困生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习困难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状况和心理特点,合理引导学生,用赏识教育的方法帮助学生逐步建立起学习小学数学的自信心。老师还可以根据学习困难学生的关注点来设计课堂教学。在此过程中,教师也可以运用分层教学法,给学困生打牢基础。从而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信心。

参考文献:

[1]卢旭驹.把脉论症 精准施治——探索小学数学学困转化教育有效途径[J].考试周刊,2020(A4):79-80.

[2]赵小荣.如何激起小学数学“学困生”学习兴趣的策略探析[J].学周刊,2021(02):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