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09
/ 2

浅谈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

何欢 符子健 白雨浓 王浩宇 陆宽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葫芦岛供电公司 辽宁省葫芦岛 125000

摘要:随着电力需求的不断增加,电网为了顺应社会发展与人民需求在不断革新,电网运行管理技术也在不断提高。电网调度自动化技术是电网运行管理过程中重要的技术手段之一,对于保证电网正常运行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就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概述,分析了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现状及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

一、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概述

我国幅员辽阔,虽然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已实施多年,但仍相对落后于美国等超级发达国家。早期的自动化系统主要采用远程RTU和SCADA系统,传输设备一般采用载波或155m光终端。信号不稳定,传输速率低,严重影响了各级调度员的综合判断。由于地方经济发展不平衡,各级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投资不均,所用系统设备差异较大。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一般分为主站端和站端。主站端主要安装在调度侧,站端安装在各发电厂、变电所的节点上。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也是一种特殊的信息处理系统。经过远程设备的数据采集和分析,实时信息通过光传输设备实时传输到调度终端自动主站系统,经过二次集成后转换成调度员常用的各种电网信息,使调度员最终可以在自己的区域内运行电网,实现整个电网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

二、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现状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国家电的不断升级,我国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各级电网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国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

2.1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中远动通道问题

远动通道问题是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中一直困扰运动系统的大问题,数字通道的模拟使用、高速通道低速使用、一发两收等现象降低了通道的利用率造成了通道紧张、通道浪费和数据流向不合理等问题。

2.2电网调度设备功能问题

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是一个很强大的调度系统,运动设备有着很强的先进功能,但是由于技术人员技术不成熟、对设备了解不够全面等原因许多功能都没得到充分的发挥。此外,还存在信息量接入少,不能渗入保护信号等问题。

2.3通信规约的完善问题

在完善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中,要严格遵守我国相关的电力调度规约。但由于宣传贯彻不及时且力度不够,导致厂家不能严格遵守规约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2.4产品先进性、实用性和经济性等问题

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中,有些厂家和用户盲目的追求产品的先进性而忽略了产品的经济性和实用性。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厂家就一味的更新换代,用户就盲目的跟从,导致一些产品来不及改进就被淘汰了。

三、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发展趋势

特高压可以大大提高我国电网的输电能力,适应未来的发展。在电网互联互通监控的发展需求中,调度自动化系统不仅要有一定的技术基础,而且要实现Internet的集成、网格化、数字化、智能化和标准化。

3.1 集成化

集成需要在不同的系统之间分析、集成和共享数据。通过多尺度、多角度、大范围的电网信息,形成电网调度二次系统。所谓集成就是将各种调度数据以标准化的格式进行集成,实现应用中的资源共享和集成。它不仅实现了电网调度信息的现代化,而且方便了日常工作的管理。建立统一的数据平台,实现应用程序与数据的集成,实现统一的信息共享,为调度自动化运行提供有利条件。当然,数据平台的建立需要一个过程,需要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电网建模技术、数据集成技术和信息共享技术的支持。

3.2 网格化

在调度中心,网格的概念是建立一个信息共享系统。在物理网络互联的基础上,设计了系统级联网络,实现了各级调度单位之间的资源共享与协作。电力系统是一个复杂多变的整体。在对实时数据进行分析时,往往会受到相邻互联电网或上级电网的影响,影响当地电网分析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在互联电网时代,数据分析方法面临着挑战。网格技术的出现解决了电力系统中数据共享和计算分析的问题。基于网格技术,构建互联电网检测系统广域分布式EMS,实现各级电网的资源共享和协同分析,保证电网稳定运行。

3.3 数字化

数字化就是电力的信息化,是未来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 的主流发展方向。主要包括管理数字化、信息数字化、决策 数字化、通信数字化。 管理数字化是指整个操作流程的信息化。信息数字化指 的是模拟信号到数字信号的转换。决策数字化指的是对电网 实行经济调度、稳定控制。通信数字化指的是变电站与主站 之间的通信数字化。

3.4 智能化

智能化是我们不断努力希望最终达成的终极目标,也是 我们发展的重中之重。 智能电网调度技术运用调度数据集成技术,对电力系统 进行综合整合,实现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监测、预警、防控 及优化等等。关键的技术手段主要有事故处理技术、预防控 制技术、优化调度技术、智能预警技术、和事故后建工作。

3.5 标准化

标准化主要包括执行和制定两个方面。针对终端和客户 端建立的电网新标准模型,只有进行标准化的才能达到真正 的市场效果,以接口标准为主,解决异构系统的操作问题。

3.6 市场化

随着电力需求的增加,电网的输电能力也在不断扩大,甚至出现了负荷过载、电网拥挤等问题。市场化是电力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符合历史发展趋势。因此,应将电力市场营销系统与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相结合,将更多的市场因素融入到传统应用中。只有这样,才能解决电力市场化改革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促进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当前电网调度工作的核心内容,其运行是否顺畅直接影响到电网运行的安全。而管理水平则直接影响着调度自动化系统的运行状况,针对目前工作中存在的一些不足,按照各级电力调度设备不断更新的方法,可以不断推动我国各级供电公司调度自动化控制系统的逐步升级,最终实现电网调度的智能化,从而达到更好的调度效果确保调度自动化系统安全高效运行,确保电网运行安全。

参考文献:

  1. 李小四.浅谈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发展[J].河南电力.2012(01)

  2. 黄斐.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管理技术探讨[J].机电信息.2012(06)

  3. 虞晨曦,张浩.从继电保护技术看电力系统技术发展方向[J].机电信息.2011(18)

  4. 刘丛乐.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J].通信电源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