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横山民间传统文化推动横山文艺事业产业化输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08
/ 2

复兴横山民间传统文化推动横山文艺事业产业化输出

曹闰茗

榆林市横山区文化和旅游文物广电局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横山区的文艺事业得到大力发展,横山说书和横山老腰鼓的演出水平达到了国内一流的高度,横山的文艺事业也到达了巅峰。作为一名文艺从业者,下面,我就横山文艺工作开展情况作如下报告。

一、横山文艺事业发展的背景

横山地处晋陕蒙交界带,自古就是边塞军事要冲、兵家必争之地,是陕西革命发祥地之一,在这里曾建立了陕北第一个红色政权赤源县苏维埃政府;发生过影响全国的由习仲勋策划的横山起义和刘志丹两打横山等重要红色革命运动;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等革命家也在这里战斗生活过;这里曾出现过大小八位帝王。悠久的历史文明,独特的地理位置,赋予了这块土地厚重的文化底蕴。

当前,横山作为国家级陕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的核心区域,拥有国家级非遗项目1项(横山老腰鼓)、省级非遗项目4项(横山陕北说书、横山道情、横山炖羊肉技艺、马坊牛王大会)、市级非遗项目13项、县级非遗项目21项。共有各级代表性传承人127名,其中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1名、省级代表性传承人4名,市级代表性传承人13名,区级代表性传承人109名。

  1. 横山文艺事业发展现状

是成立了机构,取得了成绩。近年来,横山文艺事业发展迅速,成立了说书、道情、戏曲、音乐、书法、美术等12个文化协会;现有9个专业演出团体,其中1个属于国有事业单位,另外8个属于私有演出团体;全区有歌舞娱乐场所5家,全部分布在城区。各机构和团体积极发挥弘扬传统文化、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作用,群策群力,横山近年来取得了四项国字号桂冠,先后被授予“中国秧歌(老腰鼓)之乡”、“中国曲艺之乡”、“中国陕北民歌之乡”和“中国民间文艺之乡”。

是培养了人才,打出了品牌横山说书、横山老腰鼓等先后20多次受国务院、文化和旅游部、中央电视台邀请参加演出。群文演员参加中共中央纪念抗日战争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胜利与和平》文艺晚会、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永远的长征》文艺晚会、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在党的旗帜下》文艺晚会、新中国成立70周年《奋斗吧 中华儿女》舞蹈史诗等演出。群文作品《咱是说书唱曲的人》在“河南省马街书会”上荣获一等奖;《刮大风》参加了中法文化交流会获得铜奖;《看今朝》参加了中央春节团拜会;说书艺人受邀赴乌兹别克斯坦参加首届国际民间口头说唱艺术节等。特别是2019年10月1日,横山腰鼓在天安门广场参加了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联欢活动演出,这是横山腰鼓规格最高的一场演出,影响巨大、震撼全国。

二、文艺事业发展面临的三大困境

1.从业者实力差,缺少资金发展。一方面,横山文艺是以传统文艺为主,它缺乏现实文化资本,横山文化产业还没有真正进入工业化时代,很大程度上仍然停留在文化的自然经济阶段和计划经济阶段。另一方面,区内教育培训机构数量多,但师资力量不足不优,400平米以上手续齐全的机构很少,文艺从业者对自身要求不高,目标较低;群众对孩子文艺培养的目的简单,没有培养专业文艺工作者的高标准,导致区内文艺水平整体较低。要突破这些差距就要解决政策、资本、技术、人才等问题。横山作为文化资源大区,政府虽然发展文艺事业热情高,可是经济底子薄。政府在与民间资本对接中,也没有找到特别有效的途径,所以民间资本也介入少。

2.文艺从业人才匮乏。横山文艺工作缺乏高端人才和领军人物。目前,我区文艺事业处在起步阶段,规模小、盈利少,无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真正懂文化、善经营、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以及高层次的文艺人才少之又少。横山优秀的文艺经营管理人才匮乏,已经成为制约横山文艺事业向规模化、高层次发展的关键因素。

3.文艺创作滞后。横山通过努力,推出了《马家婚事》等十余部文艺作品在全省夺得了大奖,横山说书也登上了2018年团拜会的舞台,《吉祥腰鼓》获得了群星奖,横山老腰鼓也打进了北京,在天安门广场参加国庆演出,但总的来说,还没有形成气候,缺乏大量优秀文艺作品来支撑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

三、下一步努力方向

是培育人才,实施“人才兴文”战略。紧紧抓住“培养”和“聚集”两条途径,构建培养、管理、使用、引进人才的良性循环机制。建议政府出台《文艺人才激励机制》,通过“引进优秀人才、培养本土人才、用好现有人才”等举措,逐步造就一批高素质、复合型的文化建设人才和德艺双馨的文艺人才队伍,为文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据不完全统计,从横山走出去的全国文化知名人才就有20多人,在榆林市民歌博物馆唱歌的民歌手40%是横山人。这些人才都是可以为我们发展文艺事业的现成资源。我们要抢抓机遇,出台相关政策,鼓励这些人才为我们发展文艺献计献策。同时,尽快培养发展文艺事业的专业人才,要加强本土文艺人才培养;尽快打造一支懂经营、善管理、能创新的专业人才队伍。

二是要整合资源,促进产业化输出横山是黄土文化、草原文化、红色文化的汇集地。我们要充分挖掘文艺资源、传承好横山特色文艺。一是整合历史文化资源。依托历史名人和历史事件,将大夏帝王李元昊、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等对历史有着重要影响的历史人物和历史故事等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整合,创作出优秀的作品。二是整合红色文化资源。积极扶持鼓励打造一批以横山起义等红色革命为题材的红色文化剧目、书籍、歌曲、网络作品等文化艺术精品,大力弘扬革命精神,唱响一张文化名片。三是利用文艺作品带动经济发展,实现产业化输出。我区的“羊文化”、“酒文化”、“饮食文化”、“传统手工艺”等,都潜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通过文艺作品为这些特色打出广告,进而刺激消费。横山说书、横山老腰鼓和陕北民歌等艺术表演在全国已有很大影响力,我们要因势而进、乘势而上,打造响誉全国乃至全球的文艺精品。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