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结构的设计与施工策略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08
/ 2

土木工程结构的设计与施工策略分析

孙梅玲

海阳市一鸿置业有限公司 山东海阳 265100

摘要:为优化土木工程施工建设质量,提出加强工程结构设计与施工技术研究的建议。文章阐述土木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概念,其次探究两者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分条探讨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与施工技术要点,最后结合实践经验对提升工程结构设计与施工技术有效性的策略做出分析。

关键词:土木工程;结构设计;施工技术;要点;提升策略

1引言

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土木工程建设期间需对设计理念与施工技术做出革新。在过去,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与施工分离,信息交流不融洽,最终影响工程施工进度与质量。强化工程结构设计与施工技术之间的协调性,明确结构设计与施工要点具有很大现实意义。

2主要概念

2.1土木工程结构设计

在土木工程建设中,结构设计是一项最基础工作,该项工作通常结合建筑行业推行的有关设计标准,将维持与提升土木工程承载性、耐用性为始发点,加强工程建设过程中梁、柱板等结构的设计。同时,设计过程中要保证位置设计与材料选择的合理性,结合多方面因素,连续提升工程结构设计的科学性、可执行性。若土木工程结构设计缺乏合理性,将会影响工程施工进度,诱发各种质量问题,甚至对用户生命财产安全性构成威胁。

2.2土木工程施工技术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是工程建设的重要依托,施工技术贯穿于土木工程建设全程。常见的施工技术类型有地基基础施工技术、混凝土施工技术、深基坑支护技术等。混凝土是土木工程建设期间的常用材料,在使用混凝土施工技术过程中,应加强混凝土原料配比与搅拌过程的管理,以确保混凝土性能与工程建设标准相符。为确保各项施工技术效能的有效发挥,应全面掌握工程施工现场实况,进而制定最佳的施工技术方案。

3促进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与施工的有效措施

3.1加强对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人员和施工技术人员的培训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我国土木工程在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对施工技术进行创新,以为土木工程建设带来更多的新鲜空气,促进土木工程建设质量的提高。在土木工程发展过程中仍然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有待进一步改善和解决。为此必须创新土木工程的结构设计理念,以解决结构设计和施工技术之间存在的问题,能够统筹管理二者之间的关系。要加强对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人员和施工技术人员的培训,以全面提高土木工程建设队伍的素质。土木工程所涉及的部门比较多,每个部门的工作人员都有其职责,建设质量的好坏也受工作人员的影响,因而不仅要对土木工程建设中的施工管理人员进行培训,还要为结构设计人员和项目评估人员提供培训机会,以使其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从而更好地投入到土木工程中。在土木工程建设中,设计人员和技术人员要避免将过多的主观因素带入施工过程中,以免施工出现问题和误差,影响了土木工程施工的质量。

就目前而言,我国土木工程结构设计和施工技术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突破,而且也拥有工作经验丰富的设计人员和技术人员,但是土木工程结构设计还不够全面,未能在设计的时候考虑到施工中所存在的问题。这是由于土木工程的相关人员在理念上还较为落后,无法满足新时期下的土木工程设计要求,所采用的施工技术也不具备时代性,为此必须加强对土木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以为社会提供更多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3.2土木工程建筑中的深基坑支护设计和施工技术

现阶段的土木工程建筑结构设计图中,并不包含深基坑支护设计方案。土木工程的设计单位通常都是以建筑总平面图为依据,考虑到其建筑物的分布状况,再与基坑侧壁的土壤质量和高度相结合,以提出有效的建议,然后交由施工单位自行设计。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使得我国土木工程建筑中的深基坑支护设计更为科学,但却未在整个土木工程建设行业中普及,仍然存在着一定的技术风险。为此,土木工程建设中的设计人员必须更换观念,重视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从而在深基坑支护设计中采用科学的施工技术,确保支护工作的质量。

3.3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来进行高层建筑的建设

在过去,并未在土木工程结构设计的过程中,标注高层建筑钻孔灌注桩基础所需要的施工技术,而是将这一选择权予以施工单位,不利于协调结构设计和施工技术之间的关系。设计人员可将所需要的施工技术和设备在设计中表明,以防止施工单位为节省工程造价而选择不合适的施工技术,影响了工程质量。将工程结构设计与施工技术相结合,可确保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所采用的施工工艺符合标准,防止设计图中的要求与施工技术不相符而影响了桩基的质量,从而加快施工进程。

4提升土木工程结构的设计及施工技术有效性的策略

4.1质量控制

质量安全始终是土木工程施工期间的共性追求,其与建筑体可靠性、人们财产安全性密切相关,不可有丝毫马虎。工程设计是影响建筑物质量安全的决定因素之一,其包括结构设计与材料选择两项内容。施工技术是否能遵照设计者在结构布设与材料取舍的思路,加强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的管控,合理布设施工流程,加强对进场原料、料件质量的检测,重视隐蔽工程和分项工质量的检验等,以进一步提升建筑物的质量安全水平[5]。质量安全是设计与施工技术相互配合的首要原则,针对工程设计与施工期间存在的问题,应加强信息交流,制定最优处理方案,使工程建设质量得到技术保障。

4.2经济性

市场经济环境是施工方追求经济利益的主要推动力,土木工程施工方与设计方均需要从中获得一定利润,这就提示工程结构设计与施工技术均需追求经济性原则。设计方在迎合建筑体使用需求、美观性与文化需要的基础上,也需考虑施工方利益获得情况,这也是促进工程施工设计图纸转化为现实成果的主要方式。

4.3 环保

最近几年中,国家、社会、民众均给予环境保护工作一定重视,环保已成为现代企业发展中重点关注的问题,土木工程相关的企业同样如此,一定要从结构设计与施工两方面抓起,尽量满足环境可持续发展需求[6]。在设计初期,积极将环保思维融入其中,首先材料选用与工程结构规划等与环保要求之间的相符性,为绿色施工目标的实现创造基础。合理将太阳能、循环用水等低碳环保技术导入工程设计中,促进环保理念在居民、用户生活、工作过程中贯彻落实。在具体施工中,难免会产生建筑垃圾、声、光污染、废水等环保问题,一定加强施工技术的控制,规避盲目施工的问题,采用合理措施处理以上问题。环保同样是设计和施工技术有效配合期间需遵照的主要原则之一,两方应积极发挥各自优势,制定多样化设计与施工方案,针对现实问题提出多种处理措施,进而真正做到环保。

5结束语

在土木工程建设中,如何使土木工程的结构设计和施工技术有效配合是其重要的研究课题,受到业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土木工程建设质量既需要科学的结构设计来予以保障,又需要先进的施工技术给以支持,缺一不可。为促使土木工程中的结构设计环节和施工技术使用的相互配合,则必须从施工各方面来探讨二者间的关系,要创新土木工程施工工艺,规范施工工序,以使其更符合施工标准;要加强对设计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培训,以提高设计人员和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培养其良好的职业素养,从而使其能够友好相处、协调合作,为土木工程建设质量提供重要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周艳娇.浅谈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与施工技术两者之间的关系[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33).

[2]张丹斌.土木工程中施工的技术与设计初探[J].科技致富向导,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