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历史教材教学策略的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06
/ 2

统编版高中历史教材教学策略的初探

曹先能

和县第三中学

 摘要:本文围绕统编版高中历史教材的教学策略,笔者提出了自己的初步认识。一、更新思想观念,适应新教材 二、依托新课标,优化新教材 三、提升历史阅读能力,引领学生自主学习 四、渗透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关键词:策略 观念 优化 阅读 素养

2020年,安徽省推行新教材改革,高中历史学科采用的是统编版高中历史教材,统编高中历史教材的编写理念、体例、 内容与此前人教版教材相比有很大区别,这对一直以来致力于人教版教材教学与研究的教师来说,既是一次机遇,也是一次挑战,那么如何才能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呢? 本文进行了一些教学策略的初探,希望对广大教师的教学有所帮助。

一、更新思想观念,适应新教材

1树立“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的观念。时代在不断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结构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历史教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专业的知识,还要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透过现象发现事物本质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新课改强调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所以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和自主发现。首先,教师要改变传统的师生观和改进对新教材的处理方式,营造有利于学生充分发挥的氛围。其次,教师要运用探究、 自主学习、讨论交流等多种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其中。最后,教师要对学生踊跃的表现给予肯定,鼓励他们开拓思维,引导学他们想学、 想问,只有学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的深化对历史知识的认知和感悟。

二、依托新课标,优化新教材

统编高中历史教材内容繁多,时间跨度大,而现实教学中课时紧张,所以教师必须优化教材,开展主题教学使每节课的主题更加明确,结构更加清晰,重难点更加突出。而优化教材必须依托新课标,新课标是教材编写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所以教师要依托新课标,对新教材进行优化。

  1对某些单元围绕一个主题进行优化。新课标指出”认识社会各阶级为挽救民族危局所做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根据新课标的内容要求,我们可以将《中外历史纲要(上)》的第五单元至第八单元围绕“民族危机的加深和各阶级的斗争及探索”为主题进行整合。整合为专题(1)民族危机的逐步加深,(2)农民阶级的斗争,(3)地主阶级的探索,(4)资产阶级的改良和革命,(5)大地主、买办资产阶级的统治,(6)无产阶级的斗争及探索,这样对比分析后,学生会更加坚信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确立是中国历史的必然。

  2对每课内容围绕一个核心将各个子目录进行优化。新课标指出“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概述新中国巩固人民政权的主要举措,认识新中国为民主政治建设和向社会主义过渡作出的努力”,根据新课标的内容要求,我们可以将该课内容分为三部分,一建立新政权,二巩固新政权,三建设新政权。这样开展的主题教学使结构简化、线索明确、重点突出,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三、提升历史阅读能力,引领学生自主学习

高考命题注重考查学生对新材料的信息获取和解读能力,所以历史阅读能力倍加重要,新课程改革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提升阅读能力是推动学生自主学习最为关键的一环,很多学生不会自主学习是因为没有掌握有效阅读的方法。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去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要注意以下几点:

1培养问题意识 针对知识密集、重难点比较集中的材料,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能够带着问题去阅读,知识问题化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探索欲和提高学生分析、归纳等思维能力。

2培养编写提纲和做阅读笔记的意识 对于阅读理解难度大、体量大的材料,要培养学生编写读书提纲和做好读书笔记,定期举行读书交流会等活动,让全体同学分享这些阅读成果。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强化对材料的记忆、理解,而且通过分享还能拓展彼此的知识面,提高大家的学习成就感。

3培养比较阅读的意识 把同类内容的材料进行对比阅读,通过对比阅读,找出异同点,不仅能加深对知识的记忆,还能有助于总结一般性规律。如可以选择资本主义萌芽时期、工业革命时期、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三个不同时期资本主义列强对外扩张的相关史实,引导学生对比分析出“资本主义发展的水平决定了它侵略扩张的方式”的结论。

4引导阅读地图的意识 培养学生从地图中获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如我们可以结合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29页“农村革命根据地示意图”和第141页“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形势图” 分析前后两个时期中共革命的指导思想、革命对象、分布区域、政权性质等众多问题。形象、直观的地图增强了教学效果。

四、渗透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高中历史新课标指出“掌握历史知识不是历史课程学习的唯一和最终目标,而是全面提高人文素养的基础和载体”。而且近年来,高考命题注重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这些为我们的历史教学指明了方向,必须将历史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贯穿于教学之中。

首先,要引导学生走进历史。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历史感。可以将将课堂与时政热点相结合,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可以通过阅读交与流来深化学生对历史的认知。

其次,引导学生研究历史。可以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研究历史的能力。通过材料的整理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史料实证能力,通过制作时空坐标尺,强化时空观念,培养学生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评判历史事件价值的能力。通过合作探究、对比分析,培养学生用唯物史观来阐释历史发展规律。引导学生阐述历史内涵,提高历史解释能力。

最后,引导学生形成核心价值观。如能够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展示中国古代辉煌灿烂的文学,艺术等成就,让学生体会到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展示现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可以通过历史名人故事和名言,加强对学生从人格教育。可以通过当下中美关系培养学生国家主权平等的意识,引导学生树立国际竞争与合作等意识。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